X

无谋之战,是日本军史上最悲惨的败仗!伤亡竟高达六万余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的挑衅者和侵略者其实就是由日本、意大利还有德国组成的法西斯主义轴心国。日本一直都以法西斯主义发达国家自居。在二战的时候,虽然抗日战争是主要战场,但是日本在这个阶段进攻的国家可不止中国,还有蒙古、菲律宾、印度、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当时日本侵略派所谓的“大东亚共荣”本来就泡影,这不过就是日本人想成为世界霸主建立“日不落帝国”的借口而已。

在1944年,日本一名高级军官,对印度进行了侵略战争,但是这名军官可以说是指挥毫无章法。非但没有打到侵略的目的,反而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自己损失了6万多名士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这个人有事谁呢?这中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今天的故事,看看当时所谓来自强国的士官是怎么在印度作战的。


一、战争背景

在二战期间,日本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其实这并不是日本想自大的同美国开战,而是暗地里有着自己的计划。珍珠港被偷袭之后,美国加入了战争,太平洋战争开始了。

这个时候日本玩了一手“灯下黑”,从太平洋处牵制住了美国,为自己在东南亚的侵略行为创造的机会,而且对于物资的运输上,日本也不用害怕自己的物资会被美国人截获。就这样日本的侵略脚步就彻底在亚洲的南部和东部展开。

到了1942年8月,日军已经彻底占领了缅甸,这个时候的日军虽然拥有了一定的物资,但是连年征战这些并不能带来什么有效的帮助。然而作为侵略者,日本军队在没有实现自己的狼子野心之前是不可能主动收手的,于是他们又准备进攻印度。


就在筹备的阶段,太平洋战场上的情况开始逐渐失控,这是因为一直以来日本都以为自己的作战能力要强于美国,或者说他们认为自己与美国有一战之力,毕竟只是牵制美国为自己创造机会。随着美国的攻势越来越猛,再加上在中国战场上此时的日本军队也并没占据上风,情况逐渐变成了日本控制不住的了。

就是因为这些外在条件,让东南亚的日军的物资非常紧张,尤其是随着太平洋战争陷入苦战,没办法,进攻印度的计划就被延期了。

在不久之后,德国与苏联的斗争为进入了非常焦灼的时候,苏联也开始逐渐让德国招架不住了。这个时候德国赶紧联系了自己的轴心国队友日本,德国的意思是,想让日本在敌后做一些事情,从而让同盟国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日本上。这样就可以给德国的反扑制造机会。


日本在听说之后,认为这个时候可以开辟第二战场,为队友德国制造机会,于是被搁置很久的侵略印度的行动开始了。不过这次的进攻有一定的复杂性第一要注意军事力量的损耗,因为现在多方战事都对日本不利;第二就是要吸引苏联等国家的注意力,为德国创造机会;第三就是要小心同盟国对自己发起进攻导致损伤进一步扩大。

为了可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日本人可以说是煞费苦心,把身在缅甸打了败仗的一个高级军官调离,派来了另一个军官,他的名字叫做牟田口廉也。

这个军官在日本军队中的地位是不低的,但是这都是来源于他做人做事没有原则,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军衔还有在军队中的地位,为了提高自己的军衔可以说是不择手段。


在对外侵略的过程中,牟田口廉也没有一点人道主义,他知道自己伤害的人越多,搜刮的物资越多,自己的功劳也就越大,也就越容易晋级自己的军衔,提高自己在军队中的地位。就抱着这样一个身为侵略者的扭曲心态,牟田口廉也来到了缅甸代替指挥进攻印度。

其实一开始也没有人看好他,这次决定让牟田口廉也来进攻印度,其实就是利用了他急功近利的性格,如果说军队在印度打出了一点“名堂”,那么根据牟田口廉也的为人,肯定能把能搜来的物资全部都带走,这样可以大力支持前线的战斗。

为了自己的地位和军衔可以更进一步,牟田口廉也想都没想就赶紧从缅甸奔赴印度发动侵略。当时日本和美国已经在太平洋打得不可开交,本来是想为自己创造机会的日本,此时此刻被逼无奈只能是真的把这次对峙当成真正的战争来打。


日军把大量的精锐还有资源都调到了太平洋战场,并且还有一些从其他地方搜刮来的“民脂民膏”也都一并投入。在战争时期,这个时候在战场上打不打已经不是某一方说了算了,所以日本也只能硬着头皮接美国人的拳头。可以说此时此刻,不管是从哪来的物资,都只能拿去填太平洋战争中的窟窿。

眼看这种情况,当时日本很多军官都劝牟田口廉也应该想审时度势看看情况,不能盲目冲动。这个时候正好各地的军队都是比较艰难的,能分配给在南亚的物资非常的少,所以很多军官都劝牟田口廉也这场侵略战不能打。

但是一心想升官发财的牟田口廉也怎么可能会听他们的呢?他只想赶紧去印度战场,赶紧立功。就这样不管多少人劝说,他都我行我素最后算是踩在了印度的土地上。


这位高级军官还有很多事情还有观点都是不正确的,他认为自己就算没有补给的物资也可以拿下印度,还说那些认为这个时候不是进攻印度的实力的人是懦夫。他说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是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没办法地方的,还说自己可以带兵以战养战。意思就是一边侵略,一边把搜刮来的物资安排给自己的军队。

计划很好,但是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被牟田口廉也忽略了,就是这个时候分配给他的军队并不是多精锐,只是一直普普通通的师部。

二、偷鸡不成蚀把米

因为牟田口廉也的自大行为还有冲动的言辞,当时有好几位军官都被他气走了。因为很多人都知道这次的战斗其实就是碰钉子,再加上没有什么军事才能的领导,如果出现了问题,一定会受到牵连。所以聪明的军官就申请返回了。


牟田口廉也直到这个时候也没有审时度势,看清战局,反而让他越来越自大,觉得自己没有这些军官的帮助也可以拿下印度,接下来他决定由自己亲自统兵,进攻印度,建功立业。

就是这个想法,把9万多日本士兵带去了一个万劫不复的境地,最后在牟田口廉也的“英明”指挥下,没有几天,6万日本士兵死伤,只剩下2万多人还能在牟田口廉也的面前活蹦乱跳。

刚刚来到印度的时候,牟田口廉也就已经发现了问题,那就是一切都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军队在战斗的途中,并不是一帆风顺,到最后好不容易取得的物资还根本不够分。

没办法,牟田口廉也就向日本申请给自己分配更多的物资。日本方面,这个时候前线吃紧,确实很难合理分配物资,但是不给又不行,9万多人的部队不能活活饿死。于是就给牟田口廉也所在的15军分配了物资。其中还有不少都是在缅甸活捉的家畜。


拿到物资之后,牟田口廉也发动了英帕尔战役,开始了日本侵略印度的计划。然而在炮火的影响下,这支背井离乡的军队没有合适的落脚点,只能随便搭一个棚子安置这些动物,也就是他们“行走的口粮”,然而在炮火的影响下,很多的动物被吓坏了,还没等战斗正式打响,日本人的军队阵型就被自己部队中受惊的牛羊给冲散了。

本来就没有多少物资,这下子让牟田口廉也的军队士气非常的低迷,作战条件进一步恶化了。出现这种低级错误主要就是牟田口廉也在战斗之前没有提前安排后勤,也没有太注意后勤补给。

在英国还有印度将军的打击下,在物资完全不够的情况下,这场英帕尔战役,让日本军队损失非常惨重。那么当时面对着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日本的部队不向后撤退呢?

原因是这个时候撤退会让损失更加惨重,而且因为物资的问题,现在撤退也会造成更多的伤亡。与此同时中国的远征军在出征缅甸,帮助缅甸对抗日本侵略者。前面还有印度还有英国的联合,榴弹、大炮应有尽有,种种原因,让牟田口廉也只能就在一线让自己的部队做活靶子。


牟田口廉也在这个时候可以说是退不能退,进不能进,而且因为手下好几位军官的离去,自己根本没有解围的方法和机会。最后他领导的将近十万人的部队,在印度英帕尔战役可以说是损失惨重,6万多士兵什么实际的事情都没有做,就都被英国和印度的联合军队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死的死、伤的伤。

最后这场战役被自大的不可一世的牟田口廉也领导下成为了日本战争史上伤亡最沉重的一次战役。也是在二战战场上死伤比例比较大的一次战役,这一切都是因为牟田口廉也一定要固执己见才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其实牟田口廉也的牲口即便当时没有逃跑,日本人也很难在印度实现自己的目的。除此之外,牟田口廉也还有很多的缺点最后导致了他的失败,第一就是过分的高估了自己的实力,第二就是错估敌人的实力,第三就是物资供不上,造成很多日本人其实在一段时间是饿着肚子上战场的。试问这样的领导还有这样的部队又怎么能在英帕尔战役获得胜利呢?


战争是一首残酷的史诗,不允许任何人在战场上任性,尤其是作为指挥官,一定要时时刻刻研究战斗应该怎么打,而不是像牟田口廉也这样只是一位的用自大统兵,以至于打了一场“无谋之战”,甚至连自己的牲畜都没有安顿好,对后来的失败也有着一定的密不可分的影响。

反过来在看我们国家的军官,一直以来都是团结协作,共同进退,每一次决策都会认真对待,因为在他们眼中,自己的荣辱不是最重要的,军队的军官和士兵,还有人民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也应该继承这种精神,发展我们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