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学家泰勒·科文最近应邀访台,演说谈“台湾大未来”。尽管谈的是“大未来”,但科文却惊奇地发现,时隔30年再访台,台北却变化无多,建筑、小巷、满街摩托车都是当年记忆中的景象。科文的感慨,30岁以下的年轻人听来可能不知所云,但对曾经历台湾辉煌成长的世代而言,恐怕就很不是滋味。
台湾原地踏步30年,究竟是什么因素使然?
被《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之一的科文,游历过上百个国家和地区,1990年初曾经来台的他,对台湾样貌的缺乏变化感到讶异。科文说,与30年前相比,广州有90%的不同,香港、首尔、新加坡10年的变化就很大;而台北则是亚洲城市中变化最小的,85%没改变。科文推测,原因可能是台湾薪资停滞了30年,以及大量资金移往大陆投资所致。
变化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可跟自己比,可跟别人比。台北跟自己比,30年变化不大,生活在其间的台湾人或许没有那么强烈的感觉;但与其它城市的成长相较,即难掩退化的疲态。对30年前目睹过台湾“小龙”英姿的科文而言,落差便很强烈。
科文是经济学家,其思考是从经济面切入;但要找出台湾30年缺乏成长的病因,恐怕得从政治面思索才更能发现真相。原因是,政治领域的对峙,耗掉了台湾绝大部分的能量,阻滞了制度的兴革,也羁绊了经济发展的脚步。以都市的容貌为例,台湾的“都更”频频遭遇阻碍,民进党若“在野”便全力抗争,若“执政”即敌视抗争,也因此“朝野”始终无法订出更符合公共利益的制度。这种是非黑白反复的泛政治化作风,让台湾难以进行制度化的治理,遑论都市风貌与时俱进。
更明显的例子是,蔡英文近日“过境”纽约,会见了台湾17个“友邦”驻联合国代表,敦促他们在联合国力挺台湾——这也是个30年不变的场景。把“过境”当成出访的主戏,其实只是重演陈水扁时代“出口转内销”的政治戏码,有选举操作效果,却无实质外事意义。绿营长年推动“台湾加入联合国”毫无寸进,又因手段及目的背离,不断丢失“邦交国”。最荒谬的是,民进党11年前曾推动“入联公投”未遂,蔡当局最近为了明年大选干脆把“公投”关回铁笼,她自己却还在美国大演“入联秀”。
这出戏又是演给谁看的?
台北在美国经济学家眼中竟成30年不变的垂老城市,听来令人唏嘘。且看,郝龙斌时代极力推动“双子星”案,目的在翻转西区轴线,最后竟以“弊案”收场。其后柯文哲续推此案,好不容易稍见成果,却遭民进党当局认定得标的企业为陆资,以“安全疑虑”为由驳回。如此不断蹉跎,即已耗掉9年,台北轴线如何翻转?再看从筹划到兴建逾25年的大巨蛋,如今遭柯文哲卡住,而困在不建不拆的“幽冥之间”如同废墟。如此,台北怎会有建设新貌?
台北市的容貌老旧,其实也集中反映了台湾的停滞。
仔细检视,这些都和政治因素息息相关:第一,是不健康的政党政治:蓝绿政党不断陷于相互拉扯及彼此报复的角力轮回,从而耗尽了台湾往前推进的力气。第二,是歧异的“国家认同”不断撕裂社会:在“统独”及族群分化下,台湾已经永久失却了早先危机年代的团结及奋起精神,遑论齐心打拼。第三,民主被政治的技术化掏空:“执政者”将行政权力当成自己的“统治”工具,行政官员被迫抛弃“中立”而服膺政党指挥,法制被依“执政党”的需要量身打造,民主徒有政党轮替之躯壳,却已失去目标。
一位美国经济学家对台湾印象的感叹,道出了人们对台湾发展迟滞的无奈。争论了30年的核四议题仍瘫在那里,“抗中”及“台湾入联”的话题又凌驾了“拼经济”,台湾选举一成不变的走马灯只能在原地打转。
(本文摘编自台湾《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