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日本企业向东南亚倾斜

日本企业将重点放在东南亚市场的姿态愈发明显。在5年时间内,日本企业在东南亚的驻在员工数和投资额与在中国发生逆转。受中国人工费上涨影响,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生产,消费品企业期待内需扩大也开始进驻东南亚。受中美贸易战影响,日企将出口基地从中国转移至东南亚的动向也出现增加,但日企向东南亚集中也伴随着人工费上涨和货币贬值等风险。



东南亚的经济规模相当于中国的2成左右。有声音担心,将人员和资金从中国向东南亚转移,日企将错失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成长。

在东南亚设立海外总部

日本外务省的海外在留邦人调查显示,2017年驻东盟(ASEAN)的日本员工人数较2012年增长了32%,达8.3万人。另一方面,驻华日本员工人数同比减少16%,为7万人。在近5年,东盟与中国发生逆转。驻东盟的日本员工人数还超过了北美(5.5万人)和欧洲(3万人),成为日本员工最多的海外地区。

驻华日本员工人数在反日游行激化的2012年达到顶峰后转为减少。受人工费上涨和日企与当地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影响,很多日企缩小了中国业务。

尼康于2017年关闭了中国江苏省的数码相机工厂。汽车销售陷入苦战的铃木也于2018年9月决定退出在华生产。在中国一度运营近600家门店的大型女装品牌HONEYS(好俪姿)因与电商的竞争中销量低迷,被迫退出中国市场。

东南亚的日本员工在不断增加。2012年驻泰国的日本员工达到3.3万人,增加33%,驻新加坡员工为1.3万人,增加28%。还出现了日本企业在东南亚设立海外总部的行动。例如日本邮船、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在新加坡成立集装箱船业务的统合公司。



新加坡资料图

由于美国政府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日本企业转移出口基地的动作也接连不断。松下将汽车音响等车载设备的出口基地从中国转移至泰国等地。

泰国和马来西亚的人工费也在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周边国家转移。尤其是推进经济开发的缅甸,日本员工增至约7倍的1200人。麒麟控股于2015年收购了当地最大的啤酒生产商缅甸酿酒厂(Myanmar Brewery)。

除了人员外,日本的资金也流向东南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ORO)的统计显示,2017年日本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增至2012年的2倍,达220亿美元。另一方面,对中国的投资则减少了3成至96亿美元。除了制造业的设备投资外,服务领域的投资也在增加,例如2018年6月丰田汽车向新加坡的网约车企业Grab出资等。

对华投资减少的不仅是日本,2017年美国的对华投资减少了18%,韩国的对华投资也减少了22%。

从国际结算银行(BIS)的国际信贷统计数据来看,资金向东盟转移的趋势很明显。2018年3月底,日本银行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菲律宾5国的授信额度为851亿美元,较5年前增加了45%。而对中国的授信额度减少了7%至307亿美元。

市场规模仍存在差距

但是,东南亚和中国的经济规模相差巨大。从2017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来看,中国为12万亿美元,而东盟只有2.7万亿美元,还不到中国的4分之1。到2022年,中国GDP被认为扩大至20万亿美元,东盟扩大至4万亿美元,差距进一步扩大。

另外,东南亚还存在政治风险。泰国多次发生军事政变,以及投资收益因货币贬值而减少等汇率风险。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上海事务所长小栗道明指出,“应该根据市场的潜力来决定投资对象”。

免责声明:转载自网络 不用于商业宣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