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历史 | 两个世纪的纪念—记海外华文媒体诞生200周年

1815年世界上第一份海外华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东南亚的马六甲面世,被近代新闻史学家戈公振誉为“开千古未有之创局”。他指出:“至是,中西文化融合之机大启。”

两个世纪过去了,中国从晚清政府治下任殖民者宰割的弱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步跨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也经历了从初步成长到成熟壮大的过程,海外华文媒体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在2015年召开的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所说,无论是战火烽烟年代或改革建设时期,遍布全球各地的华文媒体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她鼓励海外华文媒体肩负新时代使命担当,并希望华文媒体做和谐侨社的建设者、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中国故事”的代言者和中外友好的推动者。

200年来华文媒体一路筚路蓝缕,辉煌与苦难并存。海外各地先后出现了5000多种华文报刊,无数感人的故事和传奇绘就了华媒发展史、华侨华人史乃至中华民族历史的华彩篇章。

打开了解世界的大门

1807年,受英国伦敦布道会的指派,英国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从伦敦转道纽约,乘坐美国轮船前往中国传教。离开英国前,他为传教做了一些准备,除了学习医学等知识外,还在伦敦的博物院学习了中文《新约》、《合璧字典》。他曾向一位华侨请教过汉语,在日记中他记述道:“我不会忘记在伦敦时教我中文的第一位老师容三德,是他初次给了我接触和领悟中文的机会。”

经过近4个月的海上航行,马礼逊好不容易到达广州。但他很快发现,在中国他不仅不能传教,而且几乎没有立锥之地。由于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马礼逊的到来很快引起官府的注意,他只能隐居在美国商馆,之后又流落于法国商行。马礼逊决定从学好汉语开始,他穿起长袍,梳起长辫。但是清朝的律法规定,中国人不得教夷人学习中文,违者杀头,他的学习只能偷偷进行。据传,他的中文老师每次来授课的时候,都携带着鞋子和毒药两样东西。这是为了一旦被发现,可以辩称是来买鞋的。毒药则是防止被发现时无法推脱,服毒自尽用的。

1809年马里逊被聘为东印度公司的中文翻译,终于有了东印度公司职员的合法身份,可以公开在广州和澳门活动了,但传教仍然是不可能的。马礼逊给英国教会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现在我附寄一份清朝谕旨英译本给你,使你们知道印发中文的基督教书籍,是要被判死刑的。”

1814年,传教无望的马礼逊转道南洋群岛考察,最终选择了华侨华人相对集中,又离中国不远且交通便利的马六甲(位于现在的马来西亚内)作为传教基地。1815年8月5日马礼逊和另一位传教士米怜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记传》,采用书本样式、木板雕印。该报为月刊,最初大约每期印刷500本,后来增加到1000册,最多时达到2000册。为了将《察世俗每月统记传》送往中国国内,马礼逊他们雇佣了中国人梁发担任发行等工作。每逢广东等省举行县试、府试与乡试时,梁发就携带报纸与宗教书籍前往考棚进行分送,剩下的报纸则借用船舶,送到南洋群岛、暹罗等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

主编威廉·米怜的助手梁发

此后,外国传教士相继在雅加达等地创办了《特选撮要每月纪传》、《天下新闻》等华文报刊。19世纪早期美国西海岸发现了金矿,大批华侨华人前往当地开采矿产,美国基督教会传教士也于19世纪中期在旧金山创办了《金山日新录》、《东涯新录》等华文报刊。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殖民主义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外国传教士获得了在中国国内办报的自由。自此传教士逐渐转入中国国内创办华文报刊。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等华文报刊除传播基督教教义外,还传播了包括西方政治制度、科技、地理、历史等在内的西方新知识,为长久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封建社会打开了了解世界的大门,对传统意识和观念形成了有力冲击,推动了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由于19世纪早期清王朝闭关锁国,英、法等国家却在世界各地推行殖民扩张,罗伯特·马礼逊等传教士创办的华文报刊本质上是配合殖民主义扩张的需要进行的。中国人民大学的方汉奇教授认为,传教士所办的报刊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某种文化侵略的性质。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真正能够代表和反映海外侨胞利益的华文报刊,即由华侨华人自己创办的华文报刊出现了。

促进南洋华侨社会的成长

1891年7月27日,南洋(东南亚)华文报刊《星报》第一版刊登了一篇文章《论外洋宜公设书院训华人子弟》,文中写道:“中国移民娶马来土妇为妻,将所生之子送往学西语,……设若几十年甚或几百年之后,彼等便将完全忘却华语矣。届时,成千上万之中国人势将沦为蛮夷,披头散发,左袒右襟也。”这段文字充分反映了当时南洋侨胞中有识之士的普遍担忧。因为南洋早期华侨华人大多为来自中国东南沿海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文化水平较低,有的人甚至不识字。有些侨胞与当地居民通婚后,逐渐被同化。这些有识之士担心南洋侨胞“沦为蛮夷”,希望通过办报传播中华文化,开启民智。创办南洋第一份华文日报《叻报》的薛有礼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薛有礼出生于侨商世家。他的祖父薛佛记是当时新加坡首富,也是新加坡福建帮的开山祖。父亲薛荣樾经营船务,深具爱国思想,尤其注重对子女进行中国传统教育。他对薛有礼办报非常支持,亲自到国内为《叻报》购买报馆设备。

星报

为了专心办报,薛有礼毅然放弃了新加坡汇丰银行买办的职位。抱着开启早期华侨社会风气、以中华文化教育华社民众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薛有礼于18 81年12月10日创办《叻报》,他专程聘请香港报人叶季允担任主笔。叶季允在《叻报》工作达40年之久,这位主笔通过评论等文章,向南洋侨胞大力传播传统伦理道德,发表了包括《论教子弟》、《论诚实乃为人之本》等在内的300多篇评论。这些文章在侨胞中广受欢迎,叶季允被誉为“南洋第一报人”。

《叻报》当时已经包括了社论、新闻、电讯、等现代报刊体裁,成为南洋二战前经营最久的、最有影响力的华文报刊,一直到1932年才终刊。新加坡历史学者柯木林在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前夕,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薛有礼希望通过报纸的力量使当地的华人更有教养,所以,他说虽然办报非常痛苦,也不容易,但是他可以接受这样的挑战,他用了四个字‘独任其难’。”

东南亚是海外侨胞传统的聚居地,随着华侨华人的不断聚集和经济的发展,华商也有了解商业信息的需求。因此,包括新加坡的《星报》、《南洋总汇报》和《中兴日报》、槟榔屿的《槟城新报》,菲律宾的《华报》、《岷报》和《益友新报》等在内的东南亚早期华文报刊陆续出现。这些报刊关注祖(籍)国时局,并与清政府驻新加坡领事馆创办的文学社加强联系。1881年清政府为了加强对海外侨胞的管理,设立新加坡领事馆。华文报刊与清政府驻新加坡领事馆创办的文学社一起在南洋侨胞中开展征文、月课等活动,并将征文获奖者的名字和文章刊登在报纸上,提升了南洋侨胞的文化水平。

东南亚早期的华文报刊促进了南洋华侨社会的成长,以及侨胞对祖(籍)国和中华文化的认同。而19世纪中后期,北美、欧洲相继出现由华侨华人自己创办的华文报刊。1856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出现第一份由华侨创办的华文报刊《沙架免度新录》,这在华文媒体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随后,侨商先后创办了《华美新报》、《檀香山新报》、《萃记美华新报》、《华人记录》、《旧金山唐人新闻纸》等华文报刊。但因为资金短缺,这些华文报刊大多持续时间较短,但是在传承中华文化、传播信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华文报刊掀起全球爱国潮

1910年12月20日,在马来西亚槟城乔治市(当时属于英国殖民地的槟榔屿)打铜仔街120号的一座两层临街骑楼内,孙中山倡导的《光华日报》创刊。孙中山亲自为报纸题字:“光被四表”。《光华日报》创刊后,积极宣扬民主革命和爱国思想,深受侨胞欢迎,成为同盟会在南洋的重要宣传机关。《光华日报》是辛亥革命前由孙中山指导创办的众多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之一。据统计,当时革命派在日本、南洋、美洲和国内各地创办了一百二十多种报刊,还出版了大量革命书籍和宣传小册子等。在革命派报刊的宣传下,海外华侨华人纷纷捐款捐物支持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事业,甚至回国投身武装斗争,掀起了全球革命潮。据统计,黄花岗72烈士中有29人是华侨,其中包括林觉民在内的7人是报人。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高度评价华文报刊为“舆论之母”。

现代版《光华日报》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难当头,世界各地的侨胞纷纷创办宣传抗日救亡的华文报刊,还组织起各种抗日团体。华文报刊积极报道祖(籍)国抗战消息,号召侨胞捐款捐物、回国参战,支持祖(籍)国抗日。1939年爱国侨领陈嘉庚领导成立的抗日团体“南洋华侨筹赈祖(籍)国难民总会”发出招募华侨机工回国效力的号召。《光华日报》等积极响应这一倡议。当时槟城华侨筹赈会妇女部职员白雪娇担心父母不同意她回国抗日,化名施夏圭报名参加机工队。临行前,她留给父母一封告别信。1939年5月19日《光华日报》在新闻版上刊登了这封信,信中说:“家是我所恋的,双亲弟妹是我所爱的,但是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此去虽然千山万水,未卜安危,但是,以有用之躯,在有用之日,尤其是在祖国危难的时刻,正是青年奋发效力的时机。”当时南洋华侨青年备受鼓舞,纷纷报名参加南侨机工,奋战在祖(籍)国抗战的第一线,为抗战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1941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槟榔屿。《光华日报》坚持抗日,社址被日军占领,书记陈文彬惨遭日军酷刑殉难,几位翻译和职员也被日军逮捕后杀害。菲律宾《华侨商报》社长于以同拒绝为日军服务,1942年英勇就义。抗战胜利后于以同的儿子于长城和于长庚恢复了《华侨商报》,如今这份报纸已经走过近百年历史。现任菲律宾商报社长于长城之子于庆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还记得有一次我爸爸告诉我,日本人可以杀死我的爷爷,但是他们不可以消灭他的报纸。”据悉,当时因抗日而牺牲的还有《星洲日报》等报刊的10多位报人,其中最著名的烈士是著名作家郁达夫。

抗战时期,在全球华文报刊的舆论引导下华侨华人团结御寇,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庄国土说,“华文报刊动员大家来抗日,形成对中国的认同,对国家认同意识,对华侨社会的凝聚力。价值怎么估量都不过分。”

1945年《光华日报》复刊。这份海外华文报刊的“元老”,现在已成为马来西亚北部最畅销的华文报纸。《光华日报》董事骆南辉表示,105年来《光华日报》一直秉持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

二战后东南亚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1955年中国取消了双重国籍。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海外华侨纷纷加入当地国籍,成为外籍华人。包括《光华日报》在内的海外华文报刊的属性也由华侨报刊转变为华人报刊。菲律宾《世界日报》总主笔侯培水认为,虽然华文报刊的属性改变了,但是由于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同样使用汉字作为传播媒介,华文媒体和中国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历史的渊源,也是现实的需要。

海外华文媒体繁荣发展

1944年著名的美国援华飞虎队战机从湖南芷江机场起飞,执行轰炸汉口日军据点的任务。一架飞机在返航时被日军截击,坠毁在湖北省监利县境内。飞行员跳伞后被当地农民成功营救并转移。2005年,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华文报刊《美中晚报》发起了一场感人的活动—寻找抗战时期飞虎队队员及其后裔与营救飞行员的中国农民及其后裔。8月20日,当年被营救的飞行员格林·本尼达带着夫人、儿子和孙子来到湖北监利。《美中晚报》对飞行员及其家人与当年营救者见面拥抱等全过程进行生动报道,感染了众多读者。飞行员本尼达的儿子在离开监利的告别仪式上说,“过去总以为父亲是在讲故事,此次中国之行,让我亲眼目睹了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我们此次来中国就算是认亲了,我们要永远感谢营救我父亲的恩人,我们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改革开放以来,《美中晚报》等海外华文媒体积极促进住在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并自觉传承中华文化,为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促进海外华社团结发展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世纪以来,海外华文媒体空前繁荣。新加坡的《联合早报》、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印尼的《国际日报》都走上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之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华文媒体还呈现出新旧媒体融合发展态势。西班牙《侨声报》社长戴华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侨声报》努力打造多元化、多功能的新闻社区平台。目前已经建起包括“西班牙侨网”、“西班牙频道”等在内的3个网络平台,2015年还办起了APP手机版,建立了微信平台等。2015年3月,他们与《人民日报·海外版》网络版联合组建的网络平台“西班牙频道”,提供旅游文化咨询,免费发布分类信息,短短5个月之内每天的浏览量已经达到10多万,受众范围更是涵盖了整个欧洲和中国大陆。同时,新媒体增长也很快。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等新型移动终端、微博等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新兴媒体开始成为华文媒体的生力军。

全球华媒人凝聚新起点达成新共识

在2015年举办的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开幕式上,播放了《荣耀与使命—世界华文传媒200年》纪录片。该片通过一个个精彩的镜头,展示了华文媒体200年历程的珍贵历史片段,深深吸引了与会的海外媒体代表和嘉宾。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何亚非表示,在海外华文媒体走过200年之际,召开“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意义不同寻常。本届论坛达成了包括海外华文媒体的薪火传承与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唇齿相依;中国发展与民族复兴为海外华文媒体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新时代海外华文媒体应肩负起自身使命担当、创造新荣耀在内的三点共识。他希望“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能够凝聚起全球各国和地区华文媒体的智慧和力量,在媒体技术变革的大潮中发展壮大,构建全球华文媒体繁荣发展的大格局。

本届华文传媒论坛的主题是“海外华文媒体200年—薪火传承与时代担当”。会议期间,来自63个国家和地区454家海外华文媒体的500位代表,就华文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华文媒体的文化传承、华文媒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机遇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介绍,自2001年以来,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中国新闻社举办的“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举办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已成为全球华文媒体间沟通交流、寻求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华文媒体高层峰会。

美国纽约商务传媒集团董事长冰凌参与了从第一届到第八届的华媒论坛,他说,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不仅为广大华文传媒人提供了学术上交流的机会,也是海外华文传媒人在祖(籍)国的“精神家园”。通过参加论坛大会,海外华文传媒人更加明确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继续为促进祖(籍)国和所在国的交流沟通、友好合作贡献力量。

委内瑞拉《南美新知》杂志社社长余腾波认为,纪念海外华文媒体诞生200周年,就是要继承海外华文媒体先驱勇于承担使命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出海外华文媒体应尽的力量。

日本乐乐中国电视台台长欧阳乐耕表示,每次参加世界华文传媒论坛都是一次重要的学习机会,学习各位媒体朋友的成功经验。尤其是论坛后国侨办和中新社组织的赴各地的参观考察活动,更让海外华媒人看到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据国侨办统计,当前海外华侨华人总数已超过6000万,分布于198个国家和地区。华文媒体更是空前繁荣,世界各地的华文报刊已经超过1000种。此外,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在内的华文媒体的覆蓋人口已超过一亿。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华媒诞生以来的200年,正处于中国从衰败走向富强的转折点,在5000年中华文明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海外侨胞备受外国媒体歧视的日子一去不返,海外华社和华侨华人的经济社会地位早已今非昔比;共享中国机遇成为今天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在新的起点,海外华文媒体将团结和凝聚起全球华侨华人,发挥他们在经济、科技、外交、人文等领域丰富的资源优势,使之成为助力实现中国梦、完成祖(籍)国统一大业的重要力量。(来源:今日中国,详情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