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珍珠港事变:陷入中国战场的日本,只能连续发动战争使得自己毁灭

珍珠港事变是二战时期大事件。在珍珠港事变前,轴心国中德国与日本的势力十分庞大。在欧洲战场,法国被灭,英国龟缩于英伦三岛,苏联在德军的闪电战下苦苦支撑,日本侵占中国的大片领土,并且为了石油和橡胶开始进攻英美荷法四国占据的东南亚,整个世界的反法西斯局势十分危急,而在珍珠港事变后,日本更是直接吞并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前沿阵地距离日本本土多达5500公里,法西斯势力到达历史之最。所以珍珠港事变是一个标志,我们需要了解珍珠港事变的前后事件。

日本侵略中国

自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清朝军舰“济远”舰和“广乙”舰开始,日本陆续对于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试图实现占领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和内蒙古,最后入关占据中国的大陆政策,大陆政策的总目标是占领富饶的中国,以此为根基征服世界。当然这并不是日本人的突发奇想,而是日本历史上的政治传承,早在663年,唐朝和日本在如今朝鲜半岛的锦江入海口发生了著名的“白江口之战”,唐军大败日军,由此赢得了近一千年的和平。到了日本战国时代后期,丰成秀吉一统日本,连续在1592年、1597年两度发动侵略朝鲜半岛的战争,意图占领朝鲜半岛使之成为侵略中国的跳板。

到了德川幕府末年,日本各大思想家提出了“海外雄飞论”,他们认为只有吞并中国和朝鲜,才能赢得生存空间。其中最为著名的人是佐藤信渊,佐藤信渊在自己的《天柱记》和《混同秘录》中疯狂鼓吹日本需要侵略中国获取中国的广袤领土和丰富资源,此后吉田松阴继承了“海外雄飞论”,并且在《幽囚录》中提出要征服靠近日本的堪察克、鄂霍茨克、琉球以及朝鲜,吉田松阴的学生是明治维新的元老木户孝允、伊藤博文、山县有朋,在老师的影响下,这些人搞出了征韩论,在日俄战争胜利后,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获得了中东铁路南满支线的军队驻扎权,从而进入中国东北。

在192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黑色星期四”事件,美国股市的狂跌引发了世界经济大萧条,日本在大萧条中损失惨重,在1929年到1931年,基本农产品的平均价格下跌了43%,中小地主纷纷收回佃农手中的土地,这使得大量农民失业。同时1930—1932年日本全国的失业率达到整个工业界劳动力的15%,日本的社会危机全面爆发,这使得日本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开始了对外转移矛盾,其中的手段就是侵略中国,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的石原莞尔中佐和板垣征四郎大佐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由此开始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大序幕。

日本在侵略中国过程中,由于日本军队急需大批军需物资,这使得日本战时经济开始繁荣。根据《二战简史》的记载,在1931至1936年期间,日本官方军事订货金额高达70亿日元,日本的大企业三菱、川崎、浦贺船渠、日产、日氮等十大民营军需企业的利润平均增长48%,可以说日本的经济靠着战争又变得活跃起来,但是这种繁荣是虚假的繁荣,日本民众并没有受利,而且随着战争的扩大,大批民众被日本政府强制送入战场,可以说民众成为日本政府的炮灰,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战场的扩大化使得日本的战略物资比如石油急缺,这使得日本开始谋求进入西方列强控制下的东南亚。

英美由纵容日本到反对日本

英美最初在远东地区扶持日本试图让日本前去制衡沙皇俄国的武力扩张,在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期间,日本战胜沙俄成为远东第一强国,日本开始把自己的触角伸向中国和东南亚,而美国和英国生产的商品倾销市场主要就是中国和东南亚,这使得日本谋求的资本发展和英美的利益发生冲突,英美并不愿意日本独霸中国,所以日本很早就对于美国就筹划了战争准备,在1907年日本就以美国的假想敌,此后日本和英美发动军备竞赛,但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英国国力亏损不愿意在远东加强海军军事能力,美国民众不愿意参战导致美军无法增加海军实力。

为了遏制日本的扩张,美国、英国、日本、中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9个国家,在1921年11月到1922年2月经过谈判签订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提出限定海军的军事实力,按照条约的规定,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5国的海军比例规定为5∶5∶3∶1.75∶1.75,并限制主力舰的排水量吨位不得超过3.5万吨。此后又签订了《九国公约》,提出各个国家在中国的通商机会均等,相当于各个国家瓜分了中国的经济利益,这使得日本独霸中国市场的梦想破碎,于是日本和英美列强的矛盾加深。但是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英美想要促成日本和苏联大战,一味出卖中国的利益。

1939年7月24日,英国与日本签订《有田克莱奇协定》,英国承认日本对于中国的侵略。在1940年欧洲大战爆发时,英美为了防止日本和德国合流,大力拉拢日本,美国政府默许私人企业把大量的军事物资,特别是石油和废铁卖给日本,使得日本的战略物资得以保证。1940年7月英国关闭滇缅公路,停止向中国提供武器弹药。美国在1941年3~12月的日美谈判里,美国为了维护自己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的利益,同意承认伪满洲国的合法性,让日本延缓从中国撤军,这是使得日本在远东地区的侵略活动十分猖獗,也是日本想要南下的重要基础。

东南亚的荷属东印度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尼西亚,当时的印度尼西亚是东亚地区的石油宝库,石油年产量800多万吨,日本每年需要的石油不过是500多万吨,由于荷属印度是荷兰人掌管,荷兰人的依靠是英国和美国,所以日本想要获得荷属印度,必须和英美谈判,所以石油是英美制衡日本的一张王牌,而且当时日本侵略中国的所需要的石油都是美国提供的,一旦美国停止石油供应,日本的战争机器将无法开动。日本急切的南下东南亚触犯了英美的利益。1941年7月28日,当日本占领占领法国的东南亚殖民地时,石油禁运开始。

珍珠港事变始末

美国驻扎在殖民地菲律宾的部队是东南亚比较强大的军事武装,日本进入法国东南亚殖民地的举动被美国视为入侵英国殖民地新加坡和荷属东印度的第一步,所以美国才会对于日本实行石油禁运,如果没有石油来源,日本海军将会在两年内丧失移动能力,而且以石油为基础的工业也将完全瘫痪,对于日本而言这不异于一场美国对日本的毁灭战争。而且对于日本的军部而言,当时英、美、中、荷四国对于日本进行作战,形成了对于日本的战略包围圈,这使得日本军部极为恐慌,意图发动战争打破包围圈。

1941年9月2日,日本陆海军的重要军官取得一致意见,决意在外交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通过战争解决日美矛盾。9月6日日本召开御前会议,参与会议的日本各个大臣通过了军部的意见,于是日美谈判开始了。但是此时的日本的政坛又发生了重大变化,在1941年主持日美谈判的近卫内阁倒台,东条英机在10月17日被昭和天皇下令组阁,成为日本的新任首相。10月18日东条英机组阁,东条英机一方面对于美国继续保持谈判的趋势,一方面在暗地里积极备战。在11月29日召开的天皇和重臣恳谈会上,大多数人并不认可对美国开战,只有东条英机强烈支持,致使日本各个大臣同意打响战争。

对于如何打击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海军力量,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那就是在开战之初就要击沉美国的太平洋主力舰队,严重打击美国海军和海军士气。山本五十六使用的海军战术也是当时最为先进的战术,就是使用航空母舰的海军航空兵一举消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因为二战初期的海军战术还是以前大炮巨舰的战术,即使用威力巨大的战列舰进行对轰,以此决定海军的胜负,但是在1940年11月英国海军袭击意大利塔兰托军港时,英国航空母舰伊拉斯特里亚号上出动24架飞机就摧毁了3艘意大利战列舰,这种新战术让山本五十六大受启发。

1941年12月7日凌晨,南云忠一指挥的以6艘航空母舰为主力的日本海军舰队到达珍珠港,旗舰“赤城”号航空母舰上升起了Z字旗,正如30多年前的日俄战争期间东乡平八郎升起Z字旗一样,日本海军再度响彻Z字旗的含义:帝国兴亡,在此一战。由于这一天是星期天,大量的美国官兵在休息,毫无防备。7点55分日本轰炸机的第一波袭击潮来临,9点40分第二波袭击潮来临,在近两个小时的轰炸中,美国太平洋舰队中的8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4艘其他舰艇和188架飞机都被摧毁,美国军队伤亡近3400人,日本一举摧毁当时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

结语:日本帝国的毁灭

珍珠港事变之后美国对日宣战,随即德国和意大利对于美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火开始在世界的每个角落燃烧,不过由于中美英苏的体量远远大于德国、日本、意大利,这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在1941年就已经注定,虽然日本在1942年6月之前狂飙猛进,吞并整个东南亚,但是在中途岛战役之后基本上战略优势就已经消失殆尽,以至于最后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