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马来西亚的多族群相处之道

图、文/ 汪纯

今年二月份,我去了马来西亚沙巴Sabah

这里的居民差不多有一半是外国人,并不是马来西亚公民,只是在此居住。游客更是来来往往。剩下的一半居民中,杜顺人/卡达山人、马来人、华人、巴瑶族人各百分之十几。马来人是msl,他们在马来西亚全部人口中占的比例超过60%,但在沙巴马来人占的比例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大。马来人总是以原住民自居,但他们其实和华人一样是移民,真正的原住民是一些生活在丛林部落里的少数民族,现在他们多数是基督徒或者是无神论者。所以在沙巴这个地方相当国际化,而且各族群力量均衡。

历史上沙巴曾经被临近的一些苏丹国占领,从1749 年开始被西班牙人占领,从1881 年开始,由英国人统治,被称为“北婆罗洲”。1942-1945年,沙巴被日本人短暂占领,二战后回到英国人手中。1963年,北婆罗洲获得自治,改名沙巴,和马来亚、砂拉越、新加坡,以平等地位共同组成独立的马来西亚联邦。马来西亚联邦成立的时候是由14个州组成,多数州会有自己的名义上的最高元首,多数情况下是那个地方原来的王室,甚至有一个英国探险家,曾经到达其中一个州,并自封为苏丹。而实际上每个州的最高行政长官是部长,而联邦的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理。而沙巴、新加坡(在被从马来西亚联邦除名之前)和沙捞越,跟1963年之前属于马来亚的州比起来,又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沙巴的居民会自称为“沙巴人”而不是“马来西亚人”。从沙巴的首都Kota Kinabalu(亚庇)到马来西亚首都科伦坡的航班,在机场都被归类为“国际航班”。

马来西亚地图

现在沙巴人口约350万人,其中华人大约70万。但因为华人主要都居住在城市里,所以作为游客接触到的华人显得比较多。这里的各种招牌,多半都是用三种语言写成,马来文、英文和中文。事实上中文比英文还要好用,微信也很普及。

国旗和州旗

这里受中华文明的影响相当深。华人占马来西亚总人口的比例曾经接近40%,后来因为出生率低,人口占比一直在下降,但现在仍然是马来西亚第二大族群,占人口比例大约22%,而且是属于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社会经济地位也比较高的那一部分人。我看到的马来华人一般是这样自己在马来西亚有房有车有公司/店铺,夫妻都外出工作,子女在外国读书和工作,看上去跟新加坡人没什么差别。

我们开车在整个沙巴转悠,沿途看到无数的小教堂,还有中国人的宗亲会,但面积最大、位置最好的还是清真寺。看资料说,信ysl教的马来人目前占马来西亚人口比例超过60%,所以我之前还担心如果携带烟草酒水去马来西亚,会不会一下飞机就被警察被抓住关进监狱——如果去中东的话是有这个危险,而沙巴随便一个超市里就有各种酒类出售,根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虽然不少女性都戴头巾出门,但也其他人穿比基尼、热裤什么的也没什么问题。

马来西亚的清真寺

就整个马来西亚而言,msl虽然占半数以上,但即使在英国人统治这里之前,他们也一直都是属于相当世俗化的。英国人的统治让马来西亚更为西化,这里的法律体系很大程度上也是脱胎于英国法律。至于短暂统治这里的日本人,想必也容不下有人以宗教为借口成天神神叨叨。

马来当地生活节奏本来就很慢,除了华人也没人愿意整天持续工作。msl之间可以通过ysl法庭去解决问题,但宗教行为不能超出法律框架。根据马来西亚的法律(1965年的伊斯兰法庭刑事权限法令),宗教法庭的刑罚不可超越“3-5-6”,即3年监禁、5000令吉罚款及6次鞭笞。

马来西亚的msl中,有当权派也有在野党。其中一个反对派“回教党”从中东学来了一些“律法”,主张政教合一,解除世俗法律对于宗教法庭判决的限制。回教党很懂得团结一部分人来和另一部分人斗的道理,他们说巫统推行的“马来人优先”不对,各民族应该平等。也因为是在野党的关系,话说得非常好听,说即使政教合一了,也不会干涉非穆群众的自由。

虽然大多数华人并不相信这种空洞的承诺,也不愿意把关系弄得太僵,把回教党完全推到巫统一边联合起来和自己作对。巫统那头也是一样,看不惯回教党,但也还是想加以利用而不是彻底推到对手那边。

公平地说,“巫统”虽然人品不怎么好,但还算务实。马来西亚的经济是外向型,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美国和中国,和新加坡、中国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也很频繁。这种吓死人又没有一分钱好处事情他们才不想搞。ysl银行这些年在马来西亚办得风生水起,吉隆坡成为ysl世界的金融中心,就很能说明问题。吉隆坡是全世界最大的ysl债券发行国,其它国家发行的债券加起来都没有他们发得多。

所谓ysl银行跟普通银行有什么区别?就是不能涉足烟草、酒类、博彩行业,不能直接以固定利率放贷(但可以收佣金、赚分红、做投行业务),也就是说更接近于投资银行而不是储蓄银行。

我在马来西亚/沙巴呆的这些天,碰到的人不论属于哪个族群,都还算能遵循自己的生活习惯,互不干涉,还可以互相做生意,也算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