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梅州夫妇收养一名弃婴,后成为美国商业大亨,为中国豪捐超2000万

1947年,印度尼西亚为对抗荷兰殖民者,早日摆脱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的独立自主与民族解放,爆发了轰轰烈烈的独立战争,印尼整个国家顿时陷入了战乱之中。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长期居住在印尼的人由于生活所迫,不得已含泪抛弃了自己的孩子,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便是这些弃婴中的一位。

不过与别的弃婴相比,这个被抛弃的婴儿无疑是幸运的,就在他刚被抛弃的时候,恰巧遇到了一对旅居印尼的中国夫妇,这对夫妇来自于广东梅州,是当地的客家人,向来有着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高尚品德。

于是,他们并不在乎这个孩子是一个外国人,毫不犹豫地将其给收养了,领回家后还用心地呵护他成长,并让他从小就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他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

此去经年,这名婴儿在养父母的抚养下逐渐长大成人,后来又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美国成为了一代商业大亨,跻身世界名流之列。

但功成名就后的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养父母,更没有忘记对他影响极深的中国,他一直对中国有着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所以,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从1979年以来就开始陆续给养父母的家乡梅州捐款,前后总计豪捐了超过两千万元的人民币,用于支持梅州的公益事业,而那个时候我国的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可以说这笔钱对梅州的公益事业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此事一经报道,这名商业大亨一下子便在国内“名声大噪”。

那么,这位美国商业大亨到底是谁呢?他的养父母从小又对他进行了怎样的教育,才让他如此“心怀中国”呢?他的故事又有着怎样的传奇色彩?我们今天的故事便要从1947年开始说起。

幸运的弃婴

这名商业大亨的名字叫做熊德龙,收养他的养父母分别名叫熊如淡、黄凤娇,熊德龙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这和他的养父母对他的良好教育脱不开关系。

1947年,梅州客家夫妇熊如淡、黄凤娇旅居印度尼西亚,喜欢孩子的夫妻俩本想在孤儿院收养一个中国小孩,偶然间看见了一个卷发碧眼的孩子,夫妇看这个孩子一直盯着他们看,他们心中莫名升起了一股亲人般的感情,于是便当即决定收养这个孩子。夫妻俩给这个孩子起了一个中国名字,叫熊德龙。

熊德龙无疑是十分幸运的,熊氏夫妇没有在意他是个荷兰与印尼的混血儿,悉心照料他,并向他传授家乡梅州的客家文化。

养母黄凤娇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自己的家庭也不是很富裕,但在家乡梅州的客家文化熏陶下,也是一位知书达理、贤惠善良的客家妇女。

梅州客家

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下,熊德龙日日夜夜聆听着客家淳朴悦耳的山歌,学习着《增广贤文》里的忠孝节义。

自打熊德龙懂事起,熊氏夫妇就经常为熊德龙讲述“岳母刺字”等传统文化故事,让中华民族爱国爱家、孝敬父母等传统美德就在熊德龙心里扎下了根。

在熊德龙童年时光里,他的养父母无论海外的生活如何艰辛,有怎样的困难,逢年过节的时候也会为梅州的亲人寄钱,询问梅州老乡们的生活情况。

有一年熊德龙家实在穷得揭不开锅了,熊德龙的母亲见家里的经济条件实在过于困难,便依依不舍地从自己的储物柜里拿出了她仅有的、珍藏多年的手镯,准备拿着它到首饰店换钱,准备把换来的钱寄回老家,好让家里的老人有钱过年。

熊德龙

当时只有八九岁的熊德龙和母亲坐在破旧的三轮车里,看着母亲卖掉心爱的手镯时,对人生还懵懵懂懂的熊德龙对此感到十分疑惑,这时母亲对他说了一句足以影响他一生的话:“孩子,就是再苦再穷,也不能忘家忘本啊!”

当时的熊德龙还不能完全理解母亲说的话,但“人不能忘本”的道理却也因此深深刻进了他的心里,也正是这句话,让熊德龙深知尽孝之难,长大以后的熊德龙经常抽出时间,陪伴自己的父母,让自己的父母度过幸福的晚年,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熊德龙没有中国人的长相,但受到客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却有着中国人的心,在他的心中,他就是客家人的儿子,他们家虽然生活在印尼,但却一直说着客家话和普通话。平常的熊德龙说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很难将他的中国话和他的异国面貌联系起来。

虽然异国的生活环境混乱不堪,局势动荡,但身为中国人的熊德龙父母,仍然坚持过着中国的节日,到了春节,熊德龙一家也会团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饭,给梅州的亲人们报平安。

打工中的惊喜

熊德龙的童年的生活固然温馨,但生活的重担仍让熊德龙的家庭喘不过气,为了让艰辛的生活有所缓解,熊德龙放弃了学业,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当时的熊德龙才十六岁,正是读书的最好年华。但是想到家里贫困的状况,想到父母现在的处境,熊德龙还是走上了社会,

得益于童年时期受过的良好教育,熊德龙在经商方面展现了自己特有的才华,各种技艺往往一学就会。虽然有磕磕绊绊,但是机智过人的他往往能抓住商机。

熊德龙

在商界混出一定名头以后,熊德龙便想要出来自己打拼出一番事业,但熊德龙明白创业有风险,因此一时间自己也难以做下决定,但好在他的父母和亲友们都很支持他,很快,他就摆脱了打工人的身份,自己开设了一家小海绵厂。

凭借着熊德龙自己的远见和谋略,他的海绵厂事业越办越大,在商界也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地位和影响力,渐渐地,这个小小的海绵厂再也不能承载他的远大理想。

很快熊德龙就把自己的企业发展成一家强大的跨国公司,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熊德龙一直坚持着诚信为本的理念,也因此许多客户乐意于选择与熊德龙进行合作,公司规模也得到了极大地扩张,且涉及了包括金融、房地产、传媒在内的多个领域。

熊德龙与客户开展交流合作

对如今自己取得的成就,熊德龙坦言,他在商业上的造诣,和自己在童年时候所接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熊德龙的养父曾以“慎独”教育他,告诉他要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按照道德规范行动,不可违背原则,这是一种自律。

他用“孝敬父母、忠义朋友、信誉事业”的座右铭每天警醒自己,只有真诚待人,以和为贵,才能受到其他客户的信任和赞赏,让自己在从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时至今日,熊德龙早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美国商业大亨,美国大兴银行、好莱坞大都会酒店、熊氏地产投资有限公司、新加坡国际金叶烟草有限公司、香港皇玺洋行等几十家著名企业都在他的名下,影响力遍布全球。

进军新闻业

熊德龙在商界大获成功后,开始为自己进入新闻出版业做准备。1993年,熊德龙斥巨资收购了美国华文报纸《国际日报》,当时熊德龙开设《国际日报》可谓白手起家,报社里几乎没有设备,一台陈旧的印刷机和一台计算机可能是这里最贵重的财产了。

但是熊德龙并没有放弃向新闻业进军的计划,他通过当年为《国际日报》提供原材料的纸厂老板,找到了新闻工作者李卓辉,而李卓辉也帮助熊德龙将他的事业推向了新高度。

李卓辉本是福建南安人,他当时父母定居印尼,因此李卓辉也就在印尼出生,他是一位敢说敢写、针砭时弊的新闻工作者,曾从事《忠诚报》编辑工作。

李卓辉

当时印尼反动派猖獗,但李卓辉却敢于“为正义执言”,当时的李卓辉不顾军方警告,锐评当下时政,刊文宣传革命,还发表了庆祝中国国庆十六周年的社论。

但这种正义的言论最后却受到了军方的打压,李卓辉不仅丢了工作,还差点进了监狱。

李卓辉被迫转行,此后他先后做过教师、纸厂厂长、电器代理商,但心中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最终还是让他回到了最热爱的新闻工作中,为那些在印尼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们发声。

熊德龙正是看上了李卓辉这种一丝不苟、正义直言的态度,两人合力创办《国际日报》,熊德龙负责外部事物,尤善于公关,通过演讲获得了许多印尼和中国的援助;李卓辉负责内部事物,业务能力强,在报社中的工作如鱼得水。

李卓辉成为总编辑

他们二人通力合作,将《国际日报》做到了新的层次。李卓辉在《国际日报》工作中,和许多中国的编辑一样,自己进行社论的编写。即使到了出国访问的时候,李卓辉也会按时把社论传回报社。有了李卓辉的帮助,熊德龙的报业发展如虎添翼,很快扫除了一穷二白的局面。

李卓辉在介绍自己的《国际日报》时,也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当时的印尼报业落后中国不少,《国际日报》为了摆脱这种局面,与中国展开多方面的合作,向国内的报纸行业“取经”。同时《国际日报》与时代接轨,积极筹办国际手机报和网上数字报项目。

熊德龙和李卓辉所构想的网上报纸,与我们现在的手机阅读十分相似。这种网上阅读的方式,不仅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还经由他们二人,带去了印尼,造福了印尼的广大人民。

2001年元旦,熊德龙开始出版发行印尼版的华文《国际日报》。熊德龙以其出色的智慧和他的爱国情怀,想要在报纸行业上回馈中国。熊德龙承印和发行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版》和香港《文汇报》,后又增加了中国英文报纸《中国日报》,以扩大中文报纸的影响力。

梅州的呼唤

熊德龙先生曾说过,他虽然没有中国人的长相和血统,但对中国有很深的情感,他有一颗百分之百的中国心和一腔百分之百的客家情。

他虽然身在海外,却心系中国,在海外屡屡表达自己对于中国和故乡的热爱。熊德龙想到父母在儿时对于自己的教育,愈发向往中国,向往自己的家乡梅州。小时候父母讲过的“爱我中华”,让熊德龙每时每刻都想去他的家乡看看。

在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时候,熊德龙心中怀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对父母的感恩,带着夫人首次踏上了中国这个神秘而又亲切的国家。

熊德龙来中国

当熊德龙踩在中国大陆上的时候,他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他感叹道:“这就是我养父养母的祖国,我现在踏进来了!她,也就是我的祖国啊!”

熊德龙急切地前往自己的故乡梅州,想要寻找自己的根。他回到了父母的家乡梅州,看望了家乡里的亲人。梅州的乡亲们对于他的到来十分惊喜,纷纷置办酒席款待熊德龙。

地方政府也十分重视熊德龙的归乡之旅,盛情邀请熊德龙游览梅州,让熊德龙亲身体验父母口中美丽的梅州。熊德龙参观了梅州故乡的工厂和学校,对于故乡如今的发展感到欣喜,表示自己也想参与到梅州的建设当中。

最后熊德龙参观了叶剑英元帅的故居,临走前的熊德龙不禁评价:“梅州真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看到家乡的发展蒸蒸日上,熊德龙先生无比欣喜,表示自己也要为梅州的发展添砖加瓦。自1979年以来,他先后为嘉应大桥、剑英纪念大桥、市华侨博物馆、梅州市梅县人民医院凤庚楼、发明桥、贤母桥、德龙大桥、如淡长廊等社会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捐资逾二千万元人民币。

嘉应大桥

近年来,熊德龙先生不停地辗转于雅加达、上海、北京和广州之间,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他对于中国和印尼两国的经济建设,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让他被云南、广东和贵州等八个省政府聘请为经济顾问,并获得了20多个城市授予的荣誉市民称号。

2015年8月22日,熊德龙先生前去贵阳参加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他为贵州的迅速发展而兴奋不已:“一下飞机又是不一样的感觉。我在车上看到高楼大厦、处处美景。当年‘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说法,现在被推翻了!”

熊德龙在华文传媒论坛演讲

一共三天的论坛,熊德龙先生忙得不亦乐乎,很多记者都对他进行采访。而熊德龙先生在发言过程中强调最多的词语就是“贵州情结”和“中国情怀”,熊德龙也常常把“我们贵州”挂在嘴边。

熊德龙先生曾深情地说道:“我对贵州非常有感情,我可以跟各位嘉宾说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贵州真遗憾!”

爱国在行动

熊德龙看着梅州正在发展的教育事业,内心泛起很大的波澜。想到自己小时候出去打工的生活,熊德龙深知教育事业的重要性。而现在,有足够经济实力的熊德龙不忍心看着家乡的孩子们没有学上,他要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熊德龙给自己养父所在的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泮坑小学和水白中学捐款,资助他们修建新的教学楼,改善教学质量。

熊德龙回到故乡

1984年冬,梅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创办嘉应大学。熊德龙听闻此消息,想到故乡山区仍有不少孩子没有上学,一人捐款人民币210万元,为梅州建设了一座现代化的德龙会堂。

熊德龙不仅独捐巨资,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联系美国各大城市的华人群体,向他们募集钱财,并用于嘉应大学的启动资金。熊德龙的诚心打动了很多华人华侨,华人华侨们纷纷捐钱捐物,支持嘉应大学的建设。

1985年10月7日,嘉应大学举行首届开学庆典。熊德龙原本的计划是为他开办的银行进行揭幕仪式。但在他收到嘉应大学的请柬之后,熊德龙改变了主意。

熊德龙放下手里的工作,将银行开幕的事情交由夫人打理,自己则率领30多名华侨回来参加学校开学庆典。

在这个隆重的开学庆典上,熊德龙先生的到来激起了全体师生的热情,嘉应大学的董事会当即决定:授予对筹办嘉应大学有突出贡献的熊德龙先生为嘉应大学创办人的光荣称号。

嘉应大学

此后的二十多年时光里,熊德龙倾其所有,不断向大陆进行捐款和投资,也为近3000名中国基层干部提供了出国培训的机会。而在国外,熊德龙团结各国华人华侨,以自己的真诚的态度,为身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华人社区提供帮助。

1995年10月1日的中国国庆节,熊德龙举办了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中国国庆节升五星红旗的活动。他主动联系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冯树森夫妇、阿市市长参加活动,同时参与活动的还有很多华人华侨和中国留学生,以及其他美国朋友,这在整个美国洛杉矶轰动一时。

熊德龙亲自将五星红旗升起的那一刻,他的眼泪止不住的留了下来。当天,熊德龙还租借了两架飞机带着横幅飘过洛杉矶上空,横幅上赫然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许多华人华侨被他的爱国行为感动,让国外也掀起了一阵热爱中华的活动。

2015年,改编自熊德龙先生真实故事的电视剧《亲亲中国爹娘》上映,这部电视剧以熊德龙先生为原型,讲述了熊德龙先生的一生。

熊德龙与《亲亲中国爹娘》的宣传海报合影

熊德龙先生曾用这样一句话概括他自己:“我身体内没有一滴中国人的血,但我有一颗百分之百的中国心和一腔百分之百的客家情,我深深地爱着我的中国……” 让我们向熊德龙先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