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长津湖—一个中国人不愿回忆美国人不敢回忆的地方

很多年以来,长津湖战役由于过于残酷,给中美双方军人都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成为“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原本对朝鲜战局影响巨大并且应该广为流传颂扬的这场血战,却一直被善意地回避,中国人不愿回忆,美国人不敢回忆。随着长达三小时的电影《长津湖》的热映,这场70年前发生在朝鲜盖马高原冰天雪地里的战役才真正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


长津湖战役过程图

长津湖‬战役‬的‬艰难‬和‬惨烈‬程度‬远远‬不是‬一部‬电影‬《长津湖‬》所能‬表现‬出来‬的。

长津湖位于朝鲜盖马高原,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1950年11月底,这里的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最低到零下43摄氏度,是50年来有气象记录的最低气温。

极寒天气完全超出第9兵团的设想,据第20军副军长廖政国回忆,“当时什么资料也没有,连1:5000的作战用图,军司令部也只有一份。”

由于第9兵团对这场严寒却没有充足的准备,更由于战事紧急,第9兵团提前入朝,导致冬装没有完成补给,除了最后一批入朝的部队分到一些防寒大衣外,最开始入朝的部队士兵均身着南方那薄薄的棉衣,脚上还穿着夏季胶底鞋,甚至最先入朝的20军有些部队还戴着大盖帽。

志愿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任荣曾回忆:“鸭绿江北岸的物资堆积如山……我们没有制空权,又缺乏交通运输工具,再加上朝鲜公路狭窄也很难走,又逢大雪封山……物资运不上去。”

曾担任27军参谋长的李元将军在2006年时回忆:“给一幅地图,一个翻译,部队就稀里糊涂地过了鸭绿江。一到这边,部队马上上山。一路上看到老百姓穿的白衣服,上衣很短,裤裆吊着……战士就问,这到什么地方了呀?这时才告诉他们,这里是朝鲜,抗美援朝,这就开始了。”

志愿军投入兵力三个军十二个师,总兵力约十五万人,其中20军50569人,26军48894人,27军50501人,全兵团总兵力约十五万人。此战九兵团减员高达四万人,其中冻伤达三万多人,冻死4000多人!

根据官方出版的《开国第一战》披露的伤亡数字是“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减员28954人,冻死1000人,冻伤严重而不治3000人。冻伤减员达兵团总数32.1%,严重冻伤达22%。”

根据27军和20军的军史资料,27军减员1.9万,其中战斗伤亡8339人,冻伤减员10588人。20军减员两万,其中阵亡4339人,负伤2890人,其他减员764人(失踪被俘),冻伤减员11200人(死亡62人,严重冻伤6262人)。26军虽然直到12月5日才参战,且无确切伤亡数字,但是估计战斗伤亡约5000人,冻伤减员也在万人左右。


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在冰雪中行军

而装备一流的美军,穿着厚厚的棉衣,睡觉时还有鸭绒被,天上有飞机空投保障,补给充足,后勤体系完善,即使这样,在酷寒之下也还有7000余人被冻伤,数百人被冻死。电影《长津湖》中所呈现的画面,展现的只是长津湖战役的冰山一角,此战役的艰难和惨烈程度远远不是一部电影所能表现出来的。

中美两国军人在一个基本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地方并且在双方装备实力后勤保障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下打了一场让双方都铭心刻骨的大仗。

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的钢铁意志和牺牲精神给美国人难以磨灭的印象,美陆战一师作战处长后来回忆:“我相信,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军队不顾伤亡的狠命攻击是每一名陆战队员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长津湖战场气候条件的恶劣程度远超志愿军九兵团和美陆战一师的预期,敌我双方都为此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在这场荣誉感和意志力的比拼中,狂妄自大的美国人怎么也想不到志愿军在自身后勤匮乏、通信不畅、攻坚火力不足的情况下竟敢于和世界上精锐的部队对抗?

志愿军通过这场血战表现出来的坚韧意志和牺牲精神让美国人大惊失色,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刚刚成立一周年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竟有这样一支令人生畏的武装力量。

1950年12月,在接近零下40摄氏度的恶劣天气中,20军59师177团2营6连奉命埋伏在距长津湖2公里处的死鹰岭上,紧紧扼住了美军撤出长津湖的生死要道。全连官兵坚守阵地,以战斗姿势受冻牺牲,成为一尊尊巍然屹立的冰雕。在寒冷面前,125名志愿军官兵选择死守战位,即使在严寒中牺牲,也要保持好战斗状态,这就是让美军闻风丧胆的“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这个连队来自上海的一位志愿军战士宋阿毛牺牲前写的这段话:

我爱亲人和祖国,

更爱我的荣誉!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

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冰雕连

被称为“百旅之杰”的20军军史有这样一段记载:

1950年12月5日晚,20军58师奉命将阵地移交26军后,向南继续追击美军,这时58师连日苦战、冻饿交迫、减员严重,172、173、174团分别缩编为8、11、17个排,全师能作战的仅为35个排约800人;

要知道58师可是华野第一师(原一纵一师),善于野战攻坚,在华东战场屡屡立下奇功,威名赫赫,堪称王牌中的王牌。可短短的一个星期的血战一个师竟损失百分之九十五的兵力,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难怪9兵团司令宋时轮在战后留着泪说:“我怎么向陈老总交代啊”;

12月8日,58师拼尽全力将173、174团还能作战的35个排约800人在黄草岭地区一线阵地与美军激战阻截美军撤退;

58师战至下午15时,1350,1304高地和黄草岭阵地全部失守;

随后,58师将173、174团还能作战的人员组成四个连由师参谋长胡乾秀率领反攻1304高地,胡乾秀和174团政委郝亮在美军飞机随后的攻击中英勇牺牲;


胡乾秀

12月9日,由于夜间气温骤降零下40度,58师守卫水门桥阵地的172团的两个连全部冻僵,阵地被美军夺取从而顺利架桥;

见到美军从水门桥脱离险境,58师师长黄朝天暴跳如雷,下令要对担任爆破水门桥和阻击任务的172团团长执行战场纪律。172团团长要求黄朝天亲自来阻击阵地查看情况,再做结论。黄朝天来到了阵地,呈现在他眼前的是担任阻击任务的两个连的战士们仍然保持着战斗姿势,完全变成了冰雕。这位出生入死几十年的钢铁汉子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伏地大哭。

多年之后,长津湖之战的参与者回忆那些冻死的战友说:“战士瞪得眼睛很大,脸上都是冰,冰化以后面容很安详。这种场面确实我从来没见过,没见过一次冻死这么多人。”

12月9日,20军60师1081高地守备部队全部牺牲。美军史料说道:坚守1081高地的中国兵忠实的执行了任务,顽强战斗到底,无一人生存;

12月9日,58师从11月27日到12月9日连续攻击尤其是12月7日至9日连续30个小时的特大暴风雪,全部人员冻伤、粮食弹药补给耗尽、已无力出击。

即便如此,12月10日下午,20军军长张翼翔副军长廖政国仍然决定追击,集中58、60师所有能够行动的百余人员由60师参谋长蔡群帆率领追击美军,172团团长仅带领一个班的人员尾追攻击美军20余里;

1950年12月11日,20军58师奉命在下碣隅里、古土里整理待命就地休整,仅以小部队随26军追击美军。

1950年12月8日,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向上级汇报时说:“第9兵团经近半月激战,部队已经极度疲劳,特别是冻伤减员十分严重。以79师为例,3日至7日战斗伤亡2297人,冻伤减员2157人,全师缩编为5个步兵连、2个机炮连。94师有营长及连干部被冻死,280团团长和参谋长冻失踪。80师239团3营6连在攻击新兴里之敌时,受敌火力压制即卧倒冰地上,最后打扫战场时,发现全连除一个掉队战士与一个通信员外,其余200多名干部战士呈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阵地上,细察尸体,无任何伤痕与血迹……”


战役结束,正值西方“圣诞节”的前一天,美国著名摄影记者大卫·邓肯问一个美国兵:假如我是上帝,你想要得到什么?士兵低头沉思了一会,艰难地说出一个词:“tomorrow(明天)。”

显然“明天”已经成了许多美军眼中的奢侈物,这中间就包括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绰号“斗牛犬”的沃克败退途中车祸丧生,他是美国在整个朝鲜战争中死亡的级别最高的将领。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吹嘘的“圣诞节攻势”彻底成为泡影,死亡的噩梦却成了美国大兵的“圣诞”礼物。

美陆战一师作战处长后来回忆:“我相信,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军队不顾伤亡的狠命攻击是每一名陆战队员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美国作家约翰·托兰在《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中,用钦佩的语气写道,“中国军人唯一的防冻措施,不过是用猪油和牛羊板油把脚糊住以防冻伤,但他们却展现了人类战争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勇气和意志力。数十万官兵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严寒下,徒步跋涉雪原冰河,穿越弹幕火海。”

长津湖战后,有美国人说:“美国人大概从未受到过如此严重的创伤和挫折!”

傲慢的美军统帅麦克阿瑟不得不承认自己过去对中国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他不无沉痛地说:“必须从这样一个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在完全新的情况下,和一个具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强国进行一次完全新的战争!”


史密斯向志愿军冰雕连敬礼

长津湖战役,志愿军创造了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陆战1师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还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通过长津湖血战,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尊严,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

英国牛津大学战略学家罗伯特·奥内尔博士这样评价长津湖战役: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于1950年11月在清长战场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

1950年12月17日,毛泽东发电:“9兵团此次东线作战,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由于气候寒冷,给养缺乏及战斗激烈,减员达4万多人之多。中央对此极为怀念……”

由于在这场战役中中方伤亡数字远远大于美方,有人下结论说,中国输了。但熟悉军史的人都清楚,战争的胜负不完全是由伤亡数字或比例决定的。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阵亡士兵1600万,而轴心国阵营士兵阵亡800万,这个结果并不影响对二次大战反法西斯取得巨大胜利的评价;美国南北战争,北方、南方伤亡比64万对39万,结果是北方战胜了南方。美军战斗减员略高于非战斗减员,而志愿军正相反,这反映了双方后勤保障与医疗条件上的差距。

更何况当时志愿军是在落后于对方几个数量级的武器装备、火力强度、后勤补给、以及全无空军掩护等情况下通过血肉相搏给对方造成了巨大伤亡,并且让对方实现有史以来“最长距离的退却”,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这是一次实力完全不对等的较量,就像一位大病初愈身体虚弱的病夫和一位硕大无比并且体质至为强悍的壮汉相搏,前者虽然遍体鳞伤但却以一种一人拼命,十人难当的精神让对方伤筋动骨并且知难而退,谁胜谁负还有需讨论争执吗?


长津湖战役在冰雪中艰难行军的志愿军战士

70年后今天,我们再回首长津湖战役,志愿军虽然牺牲惨烈,代价巨大,但意义远不止军事范畴。英国战略学家罗伯特·奥内尔博士评价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于1950年11月在清长战场(指清川江、长津湖战场)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

据有关人员回忆,长津湖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到国内,关押在抚顺监狱中的日本战犯态度大变,一夜之间对管教干部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由过去的狂妄无礼变得毕恭毕敬。因为在此之前日本人一直认为不是中国人把他们打败的,而是美国人和苏联人。太平洋战争,日本人领教了美国军队强大和不可战胜。长津湖战役的结果让他们开了眼界,不入他们法眼的志愿军居然把他们奉若天神的美国人打败了,这使得他们从心底叹服新中国的伟大。

这样的事情,同样也发生在北京功德林监狱,这里关押改造的是国民党军战犯。这些被解放军俘虏的国民党军将军们,无法正视其在解放战争中的失败,总是为自己的失败找这样那样的借口,诸如国民党战略上有错误他们不必背锅;解放军绝大部分是农民出身,文化程度低,战术水平差,打仗不正规等等,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到过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留过学或者在黄埔军校、陆军大学毕业,受过系统正规的军事训练,装备精良,颐指气使,却败给了一介农民出身,没有上过军校的解放军将领,心里总是不服气。而长津湖战役,解放军竟然把世界上头号强大的美国军队打败了,这不能不让他们感到解放军是了不起的军队。

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的海军陆战队情报军官帕特里克·罗在一本书写到:

“尽管如此,中国人民志愿军还是在战役中取得了战略性胜利。这支没有机械化装备的部队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国家——美国赶出了朝鲜,而且他们的对手是美国最卓越的将军之一——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之前一直不被承认的中国,作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引起了整个世界的轰动。”


彭德清少将

1979年,长津湖战役时任任27军军长的交通部部长彭德清率中国航运代表团,赴美参加新中国成立后中美海上首次通航仪式。

接待彭德清的贸易促进会的一位美国老兵听说彭是军人出身。热情地对彭德清说:“过去我们都是军人,我还去过朝鲜。”

彭德清笑着说:“你们美国军队不行,只靠飞机、大炮。我们志愿军英勇善战,能够以劣势装备之师战胜优势装备之敌。在长津湖地区,美陆战第一师被志愿军打败了,在新兴里的美军就是被我的部队歼灭的。”了解长津湖战役的人都知道,新兴里守敌美7师31团及其他部队是被27军80、81师全歼的,此役创造了抗美援朝中我军全歼美军一个团的记录。

这位美国人不无幽默地对彭德清说:“哎呀!你要再歼灭多一点,就把我也给歼灭了!”引得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彭德清在参观美国工兵多年经营的里比斯运河时,陪同参观的美国友人说:“今天守备运河的部队要鸣放礼炮欢迎你们,也是欢迎你这位军人代表啊。”稍后,听到了17发礼炮鸣响。以这种隆重的礼节表示对志愿军的尊敬,也是对中国人的尊敬。彭德清有理由为他在长津湖那段辉煌的指挥经历感到骄傲和自豪!

联合国军第二任总司令李奇微则评价说:“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确实是勇士,他们常常不顾伤亡发起进攻。毫无疑问,朝鲜战争使得中国赢得了美国甚至世界的尊重,三年朝鲜战争,使得中国的军力一跃成为世界第三,被西方列强当成大国来看待。”


出席巴黎和谈的中国代表顾维钧

看过电视剧《觉醒年代》的观众可能对当时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陆征祥、顾维钧、王正廷等为争取拒签卖国的二十一条艰难坎坷倍受屈辱的历程都印象深刻。巴黎和会的结果极大挫伤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本以为作为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可不成想这个不是通过实力较量得来的所谓“战胜国”不但没有获得什么权益,反而被诸多列强轮番戏耍了一遍。正应验了那句老话:战场上得不到的,别想在谈判桌上得到。

一位日本教授曾经这样评价朝鲜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政治影响:1949年,你们说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在我们日本无人相信,看看你们中国人,100多年来一个失败接着一个失败,几千个外国入侵者,一两万个外国人就可以直接到你们的首都杀人放火,你们就得割地赔款,后来你们出兵朝鲜,把我们吓一跳,你们把美国人从朝鲜半岛北面压到了南面,我才感觉中国与过去相比不一样了,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一位海外华人曾经回忆:53年前的一天,一位台湾老兵在北美的一个小国家里乘坐公交车,当他刚上车的时候,就被人认出来是中国人,有人甚至惊呼:快看!这就是中国人,就在昨天,他们把我们那个蛮横无理的邻居打的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了。这件事让这位退役老兵非常受震撼,泪流满面,他真切的感受到了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后来他回到了大陆,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抗美援朝打的不仅仅是军事,更是政治之战,中国的参战不仅赢得了苏联的信任、帮助支持,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一句话非常经典:“新中国的民族复兴是从跨过鸭绿江那个时刻开始的。”

国内知名的军史专家徐焰少将曾作客凤凰卫视,他说道:我曾于九十年代随团访问过美国,美国国防部长佩里亲口对我说,美国是在朝鲜战争之后才把中国当作他们平等的对手。抗战胜利后,马歇尔来中国调处,三人小组他是当然的主席,人家站在国共两党之上,怎么可能和你是平等的,后来的朝鲜开城、板门店会谈,还有后来的日内瓦、华沙和谈是平等的,为什么是平等的,因为战场上打成了平手。美国和萨达姆能平等吗,他让你四十八小时流亡,不然就审判你,美国和萨达姆谈什么判呢?正因为战场上打成势均力敌的局势,才能坐下来谈判吗。

曾记否,板门店谈判中,由于旷日持久,傲慢的美国将军坐不住了,他们狂妄地叫嚣:让大炮、机关枪去“发言”吧。“发言”倒是“发言”了,但不顶用啊,志愿军的阵地“打不烂、拖不垮”,稳如泰山。怎么办呢?坐下来再谈吧。西方世界向来奉行实用主义,他们认为:打不过的敌人就是朋友。


徐焰少将

毛泽东在决策抗美援朝前后说过:打得一拳去,免得百拳来;长津湖朱亚文扮演的指导员梅生有句经典台词:这一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下一代打。是啊,和平不是乞求来的,是靠实力、意志、智慧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