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美国“印太经济框架”来势汹汹:13国、25亿人口、占全球40%GDP

根据韩联社报道,由美国牵头的所谓“印太经济框架”(IPEF)在23日正式成立,韩国日本等13个国家作为初始成员国加入。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介绍,该机制的成员国覆盖的人口拓展到了25亿,GDP占到了全球的四成。显然,来势汹汹的“印太经济框架”就是为了排挤中国,但这个目标可能仅仅是个“美国梦”。

IPEF框架下涵盖了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和印度。尽管名头上有25亿涵盖人口,但是贸易壁垒高昂且人口众多的印度就“贡献”了接近15亿,剩下的小兄弟们撑死了也就9-10亿的规模。

说白了,这个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还是美国及其盟友还有部分摇摆小国们组织起来“自娱自乐”的组织。

从组织成员上看,IPEF的构成很大程度上与TPP重合,但是美国商务部22日的声明指出,该协议不是TPP的2.0。

事实上,这份协议框架既是TPP的2.0版本,也不是。

所谓的这份协议框架是TPP的2.0版本,指的是其条约内容和基本特征上,很大程度继承了特朗普时期退群的TPP协议。而所谓的不是TPP的衍生品,因为这份协议框架目前还基本上是空白——没有谈判、没有详细文档、没有法律背书。说白了,美国人不管亚太区域内部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现状,就是要搞这么一个东西出来,让亚太区域内部签署上述协议的国家,按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标准进行产业生产,并且按照美国等发达国家主导的关税标准进行贸易。

显然,这份协议要是真的签了还落实了,那除了美国之外的12个国家可真的是插自己两刀还一心为了美利坚了。

事实上,早在签署TPP的时候,各个国家陷入旷日持久的谈判的关键原因,就是亚太区域内的部分发展中国家无法直接或者在短期内通过升级调整的方式按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制定的生产标准进行区域内部的贸易。同时,美国拉拢的部分东南亚国家参与TPP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东盟内部的牵制。东盟认为,这种拉拢部分组织内部国家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会使得东盟组织内部出现分化。

同时,按照美国方面主导的关税政策,在IPEF下的贸易合作,实际上是各个国家以超低价向美国供给简单工业品,诸如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而美国则可以利用所谓的“规则”,向这些国家以较高的价格出口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

而这种打从娘胎开始就不平等的“规则”,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白宫宣扬的“基于秩序的国际关系”中的“秩序”一词的主要内涵。

复旦大学教授沈逸在22日对IPEF协议做出评价,当前就各个国家迅速就IPEF协议达成一定的共识基础的现状来看,这种协议实际上就是一种简单的站队:签归签,签了,就代表我跟美国还是“表面兄弟”,但是美国不要指望签了上述协定之后我就要停止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或者在贸易之中偏向于你美国;这些东西想都不要想。

与其说这是一份13个国家都认可的、经过仔细讨论且具备法律效益的文件,不如说是拜登自己提出的一个不切实际的设想,而签字的这些国家仅仅是表示自己尊重美方提出的这个设想,没有其他的含义。

当前,如果美国真的想要形成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印太经济合作框架”,则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美国要能够向印太方向投入足够的资金,用这种单方面的投入来获得地区内部国家的认同,这种认同指的是认同美国主导上述协议。说白了,就是大家尊你美国为老大,但你得给大家好处。

第二,美国要能够平衡签署协议的国家之间的利益,尤其是站在产业链高端方向上的日韩与站在产业链中下游的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当前,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均担忧,美日韩会利用自己的市场地位使得这些国家成为贸易上的“傀儡”。

第三,美国必须要拉东盟全部,或者至少是东盟国家的大部分一起。很不幸,这个目标当前的美国几乎没有条件可以达成。在5月12日-13日召开的美国-东盟峰会上,用1.5亿美元“天价援助”让东盟摸清美国的底的拜登,已经丧失了东盟国家方面的信任,最起码是东盟国家不再相信美国能够履行自己在贸易领域的承诺。

拜登花了这么大力气搞一通表面工作,其实目的就只有一个:向世界再次强调,中国才是美国要花主要力气应对的对手,同时亚太地区才是美国全球战略之中最重要的区域。华盛顿当局希望通过这种强势表态,让地区内的国家自发性地站到美国一边。

在维持现有欧亚两个大的战略方向的战略布局的前提下,美国在印太方向投入的资源还不太够。因此,美利坚的盟友们与中国“保持距离”对于华盛顿而言是不够的,这些盟友还必须站到美国的一边,想美国之所想,急美国之所急。

美国越是这么搞,就越是在告诉全世界,美国没办法在欧洲和亚洲方向上“两个都要”,所以,美国必须在亚洲和欧洲之间进行所谓的优先级区分。那问题来了,当前的欧洲,能够接受美国的这种表态吗——欧洲冤大头也白当了,乌克兰的军队也白干了,北约的援助也白搞了,美国人都说了,欧洲是“次要方向”。

这个事情就大了——这是欧洲绝对不能接受,且白宫绝对不能言明的一种态度倾向。

从传统的大国博弈的角度,IPEF类似的框架,实际上是一个战略,是一个必须具备连续性的、中长期运营的战略安排。那么问题来了,美国能不能扛得动这个框架从粗略到细化的过程?或者另一个美国不喜欢的问题:你怎么保证共和党上台后这个机制不会再来一次“退群”。

国家大战略的执行,第一原则就是实力至上。美国在中国的家门口搞这些,值得我们重视,但我们更应该以充分的信心和定力予以应对——这里是中国的家门口,在这里比谁的实力辐射效应大,美国人可能“选错了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