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最灿烂的六个世纪
庄迪君
春秋诸子
公元前8到2世纪,学术史上称为轴心时期,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等哲学家和数学家,西亚有犹太教的先知,印度有释迦摩尼,中国则有春秋诸子。
周朝的衰微不但不引发学术思想的衰败,反而是因为诸侯对真才实学的需求,周公旦片面的儒家思想不受待见,而引发诸子百家学术思想争鸣的局面。这情况还当真挺像文艺复兴后的欧洲大陆。这半个纪元以来的世界格局更是如此!
先秦诸子都传承黄帝和尧舜的仁义价值观,不像西方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思想)那样偏向精英阶层利益的最大化。借用杨鹏的话:“中华文化应该回归春秋时代,那是思想最开阔,内涵最丰富,人格最高尚的时代。”
春秋时代中国人的人格到底有多高尚呢?杨鹏举了许多历史案例,我仅看诸子在这方面的思想内涵。孔夫子讲仁义礼智信五德;孙子也讲智信仁勇严五德;老子讲道德最为直接,干脆把著作取名为《道德经》;张良的师傅黄石公写《素书》,开章明义就是定义道德仁义礼。其实早在数百年之前姜太公已经讲仁义忠信勇谋六守了。
即便是被视为自私到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的杨朱,他那“既不能损一毫而利天下, 也不能悉天下奉一身”思想的初衷是要通过发扬个人主义来争取庶民的人权,与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不谋而合,不过却不像亚当斯密(Adam Smith)那么精英主义和急功近利。
亚当斯密放任精英发挥自私贪婪的天性,通过自由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来刺激经济发展。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建立在资本主义的金字塔结构上,利益最大化依赖维持科技、军事的优势以及与殖民地或第三世界上下家关系来贯彻。这是这300年来亚非拉国家的祸害,未见消停。
另一方面,把仁义道德视为儒家的专利是儒生往自己脸上贴金。大家都知道“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儒家最高道德标准,却未必知道孙子“进不求名,退不畏罪,唯人是保”的大我精神。我认为道德标准最高的是墨子“摩顶放踵为天下”的无我境界。
中国老百姓普遍传承了这个仗义的品质,章回小说的说法是仗义每出屠狗辈。这血性应该是中国没有被西方或日本所殖民的原因。
这也是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能扛住英国和独立后的执政党政治压力,哪怕坐牢和吊销公民权,也能坚持保存1400间小学和60间中学不变质的内因。
反而是利欲熏心的精英成为负义的读书郎。1961年华文中学改制的风波验证了这个说法。那是执政党内马华公会精英陈修信、李孝友等的杰作。李孝友晚年后悔了,陈修信等从不言悔,应该与自小接受英文教育有关。
自小接受英文教育的留英精英李光耀更是能为英国人所不能,彻底铲除新加坡的华校,包括新马的屠狗辈一分一毫募捐创办的南洋大学。
春秋战国黄老名相
都说在春秋战国时代,儒、墨为显学,但是诸侯并不买账。被器重的春秋战国名相如管仲、百里奚、晏子、范蠡、吴起、申不害、乐毅等大都是姜太公的翻版。他们都并非儒墨,而是道术兼通的黄老道家通才。汉儒把他们硬生生地叫做法家,这是罢黜百家的一个关键内涵。
这些黄老通才不论是在经济、军事、政治,管理和技术方面,都有具体的方案。他们被器重的衡量准绳,其实就是在实际意义上,做到孔夫子所说的:“治国平天下”而已。
周游列国求官的孔子为什么不受待见呢?答案正是因为儒家重道轻术或片面的思想无法富国强兵,更谈不上治国平天下的缘故。这就像人事部经理想当总经理不受待见一样。
我有一个猜想,在春秋时代,黄老道家应该像在战国的稷下学宫一样是显学。少正卯教的应该就是在齐景公跟前把孔子比下去的黄老道家思想,才会使得孔子恨之入骨,要暴尸三日泄恨。
无论如何,在春秋时代,到齐国留学的人才就不少,秦国开国名相百里奚就是一个,我猜想老子也是一个,而并非从地上冒出来的。
在黄老通才当中,年纪最大的管仲被视为春秋第一相。《管子》第一篇《牧民》中的一句:“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就贯穿经济、政治和道德价值观。
韩国名相申不害也是黄老通才,《史记》如此描述:“申不害者,教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上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著书二篇号曰《申子》”。
申不害主张君主要无为,而大臣要有为。他主张任命官吏必须名实相符,授官以能,而不是根据出身血统或关系。管经济的必须懂经济,管军事的要会用兵,管行政的则要懂管理,任何人都不能滥竽充数。从施政中可见申不害的全能,同时思想的中心是做事而不是做人,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搞讲人际关系。
范蠡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典型的通才。范蠡是老子学生计然的学生,计然著有《文子》。大家所认识的范蠡是兵家,其实兵家的宏观思想就是黄老思想,从太公《六韬》中谈兵与范蠡绝、孙武、吴起内容的相似,可见一斑。帮助越王带兵灭掉吴国的就是范蠡。
事实上,范蠡的能耐不止如此。谋划越国复国计划的是计然和范蠡;忍辱负重,十年生计搞经济的是范蠡和文种。当然说到搞经济,大家不可能忘记陶朱公,陶朱公正是功成身退,弃政从商的范蠡。
既雪会稽之耻,范蠡感叹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行意。既已旋于国,吾欲用之家”。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这是典型黄老思想的体现。
范蠡离开政坛后,在齐国的海边经营,第一次经商就积累了千万资产。齐人只知道他叫鸱夷子皮而不知他就是越国名相范蠡,找他去做官。他自嘲说:“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
于是范蠡赶紧搬家到定陶,成为后来的陶朱公。范蠡的著作有《计然篇》、《陶朱公生意经》、《卢氏本草经》。战国稷下黄老学派的代表作《黄帝帛书》的思想内涵,传说与范蠡有关联。
比起黄老通才,儒生的知识面就太狭隘了!军事、经济和技术都不在行!而只会兴礼教,法先王,尊胜贤,师古人而已。用儒家自己的话说是偏颇而不中庸,所以不中用。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评论黄老道家和儒家思想时就是这么说的:“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於大道之要,去健羡,绌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谁说中华文化没有科学?』
中国并非没有科学,而是在西汉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时候被罢黜了!比如汉儒韩嬰罢黜黄老、墨家和名家十子说:“十子不师古人,不法先王,饰邪说,文奸言,以乱天下。他们见闻广博杂乱,论据表面上有据,然而皆不合大道。”
《墨经》记载杠杆实验:“衡,加重于一旁必捶,权重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
译文是,杠杆在平衡状态时,在一边加重量则必下垂。这是因为权重不相等的缘故。要平衡则必须是本力臂短,标力臂长。权是臂长,重是重量,权重就是力矩。把两边的重量增加到一样,则标边必然下垂。那是因为标边得权重的缘故。这就是杠杆原理。
还有光学实验和说明,原文是:“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敝下光,故成景于上。首敝上光故成景于下。故景障内也。”
白话译文是:光线照人成映像,下面显示的是人的高处,高处显示的是人的下部。把足部下面的光线遮住,所以映像形成在上面。把头部上面的光线遮住,所以映像形成在下面。这是障碍光线入室内所形成的效果。这就是针孔相机原理。
墨子说:“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大故有之必然,无之不必然”。
小故是必须条件,大故是充分条件。墨子说“满足必须条件,命题不必然成立,不满足它则命题必然不成立。满足充分条件则命题必然成立,不满足它命题不必然成立或不成立”。这是比黑格尔的辩证逻辑(dialects)更严谨的形式逻辑学(formal logic)。
然而对汉儒来说这是不合大道的奇技淫巧。章太炎考证:“墨子之传,绝于汉后,其兼爱、尚同、天志之说,守城之技,经说之辩,皆亡矣。”
我们的语文老师从来没告诉我们春秋诸子还有社会科学。计然说:“发挥土地资源,引导和奖励农耕,还富于民,国家就富强。积极备战,胜算就出现。物品的价值取决于供应和需求量。物以稀为贵,当数量增长,价值就下跌,直到不值钱。
利用这个自然规律,在物资无需求而无价值时买进,在有价时卖出,不但可以盈利而且能稳定市场。
根据百姓的缺乏和盈余,引导和协助他们进行生产,让他们积累财富。帮助能人成就事业,他们的功业就是诸侯的功业。
天下万事万物皆有利弊,且在持续变化,相互促进和制约。大量消灭蛇蛙则出现鼠患。
用一石二十的价格向百姓购粮,会伤害农民的积极性。用一石九十的价格卖粮给商人,会伤害伤害商人的动力。农民没有积极性,农田就荒芜。商人失去动力就不做买卖。所以粮食售价不宜高过八十,收购价不宜低过三十。这样对农民和商人都有利。”
这是供需和价格经济学。
文科的学者应该花些时间研究汉儒如何罢黜诸子百家。只有这样才能看到被汉儒所罢黜掉的中华文化的真正内涵!如果黄老道家和墨家没有被重点罢黜掉,怎么可能会出现李约瑟(Joseph Needham)难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