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即将登陆美国的《长津湖》,将是今年中国面向世界的最强文化输出

《长津湖》自上映以来,收获诸多好评的同时,也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截至目前,《长津湖》的票房已经突破56.56亿,暂列中国影史票房排行榜第二位。

距离第一位《战狼2》的56.9亿仅有一步之遥。

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长津湖》自从上映后,不仅引发了全民观影的“现象级”热潮,更引发了席卷全国的“长津湖效应”。

小到幼儿园的孩子,大到耄耋之年的老人,有人因为《长津湖》学习历史,有人因为《长津湖》啃冻土豆,也有人因为《长津湖》,走进一辈子从未踏进过的电影院。

《长津湖》唤醒了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精神,它将中国人的热情和爱国情怀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尤其看到很多台湾同胞看完《长津湖》后热泪盈眶的样子,让我们所有人觉得,中国人打断骨头连着筋,和平统一的历史伟业也必将能实现。

11月11日,《长津湖》在中国香港、澳门以及新加坡院线放映。而让人欣喜的是,11月19日,《长津湖》即将登陆美国和加拿大院线,12月2日还将在澳大利亚上映。

对即将到来的《长津湖》,外国不少网友很是兴奋,有的网友表示,自己真的很想看一看《长津湖》展现出的不同于好莱坞的视角。

作为“抗美援朝”重要战役之一的长津湖战役,这段历史曾经也多次被美国学者研究过。无论从美国人的角度还是从世界的角度,这都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彻底扭转战局,将整个战争往中国胜利方向推进的关键战役。

事实上,《长津湖》登陆美、加、澳院线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抗美援朝”战争,无疑代表着战争的主要双方——中国和美国。

这部从中国人民视角出发拍摄的史诗级战争大片,到了美国就完全转换了角度。而从美方的视角来看,这到底是会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又到底能收获美国人怎样的评价,想来颇有些意味深长。

其实除了美国,《长津湖》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上映也颇具意味。要知道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敌人,并不仅仅是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更是所谓的“联合国军”,这个“联合国军”由16个国家的军队组成,虽然美军兵力占总数的90%以上,但其他国家依旧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参战部队,其中就包括加拿大派出的一个旅近7000人以及澳大利亚派出的一个营近1400人。

这也代表着,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是这场战争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在跟随美军入朝作战后,他们已经将自己陷入了战争的泥淖。不知道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本国对这场战争的看法如何,但相信《长津湖》上映后,会有不少加人和澳人去查看这段历史,研究战争带给他们的究竟是什么。

事实上,从美国普遍的观点来看,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在朝鲜战争,尤其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头上取走了胜利。美国历史学家沃尔特·拉夫伯认为,“事实上,朝鲜战争是美国第一次被迫接受的僵局,而在10年后开始的越战中,美国的败局更是确凿无疑。”

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则凭借这场战争打出了真正的国威和军威,美国人约瑟夫·古尔登曾在《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中写道,“志愿军顽强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使陆战队肃然起敬”。

在以美国视角为基础拍摄的纪录片中,美国老兵们回忆起战斗的志愿军是真的肃然起敬。美国朝鲜战争前线观察员亚历山大说:“我们非常尊敬中国军队。”

美陆战第一师的里弗斯,在朝鲜战争后迫切想要见到中国军人,他始终不理解,那些手脚冻坏的中国军人,是怎样向他们发起进攻的。

因为在当时,美陆战第一师的士兵们,用的都是全世界最好的保暖装备,有全世界最好的后勤保障,可他们依旧又冻又饿,痛苦不堪。

从他们的角度来说,或许永远无法理解,这些缺衣少穿手脚冻坏的志愿军战士,是从哪儿来的力气,一次次向着阵地冲锋,被枪打中都不会倒下的。

他们只能用一个词形容:“超人”。

事实上,哪有什么超人,只要是普通人,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都会极其难受。可相比于他们保家卫国的战斗意志和炽热的爱国情怀,极寒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了。

这些大无畏的志愿军战士,宁可被冻成“冰雕”,也要完成战斗伏击任务,宁可手脚被冻掉,也要追击敌人的坦克和汽车,宁可几天不吃东西,也要完成穿插,完成包围。如果对面的“联合国军”能代表世界上的一部分,那他们真正让全世界看到了,战争虽残酷无情,但也有不惧怕战争的血性男儿,他们脑子里想的心心念念的,都是家国的和平。

二战之后,全世界或小或大的战争,都跟美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人或许不是好战的人民,但美国绝对是好战的国家。

我国有一个概念,叫“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科技发展到“地球村”这个概念的时候,人类快已经成为一家。正因为战争的血腥和无情,和平才显得异常珍贵。正因为有那么多勇敢的志愿军战士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我们才痛恨每一场战争,痛恨每一个挑起战争的国家。

在11月16日的中美领导会晤中,中美关系最主要的三点原则,第一是相互尊重,第二是和平共处,第三是合作共赢。三个双方都承认的原则,没有一条是关于冲突和战争的,这也显示出中国和美国在新时代所追求的和平主题。

要保卫和平,远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事,全人类都应该对来之不易的和平倍加珍惜,要学会求同存异,要创造和谐共赢的局面,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各自和共同发展,也容得下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各自共同发展。

要坚持互利互惠,不玩零和博弈,不搞你输我赢。

从古至今,战争都是人类的本质,可要让整个世界繁荣昌盛,和平才应该是永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