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经过70年的披荆斩棘、砥砺奋进,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筚路蓝缕,一跃成为令世人瞩目的世界第二经济体。在这样的欢庆时刻,我情不自禁回想起家父和他的挚友在建国之初响应国家号召,冲破重重困难,率先从印尼回国投资工业、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往事。
父亲原名李礼旃,在印尼巨港经商,由于参加爱国华侨社团的活动,结识了挚友王源兴、黄赐麒、薛两清和施子卿。他们都是在巨港经商的著名侨领。
当年巨港爱国侨胞的进步活动并不纯粹是自发的,而是在国内共产党领导和指导下进行的。时与黄赐麒、薛两清联系密切的巨港华侨学校校长陈汉生,是受新华社新加坡分社社长饶彰风派遣到巨港开展联系团结华侨工作的中共党员。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听着从收音机传来的消息,父亲他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海外游子不再是海外孤儿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于是产生了回国投资参加新中国建设的念头。
经过周密的筹备和分头联系,1951年3月,父亲和王源兴、黄赐麒、薛两清、施子卿等五人组成的考察团从雅加达出发,乘坐客轮回国。为避免印尼当局注意回国后的动向,也为了表明新的一页开始,父亲改名“李祝朝”,黄赐麒改名“黄洁”。
考察团从广州北上途经武汉,到达北京得到时任中侨委副主任廖承志的热情接待,并邀请了有关部委负责人与考察团座谈,介绍情况,让考察团一行不但了解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和运行状况,而且更坚定了回国投资的信心。
令考察团一行深感意外又万分惊喜的是,当晚廖承志副主任接到中央办公厅电话:周总理陪同毛主席要接见解放后第一批回国的华侨考察团。轿车急驶进中南海,毛主席亲自站在书房门口说:“欢迎你们,欢迎华侨回国考察、参观,我也想向你们调查点海外华侨的情况,急着连夜把你们请来。”主席还说,“你们是爱国侨领,在海外做了许多工作,我欢迎你们,新中国欢迎你们。”次日,72岁高龄的时任中侨委主任何香凝冒着北京暮春四月的寒风,拄着拐杖来到考察团下榻的中央重工业部第一招待所看望大家,并与考察团全体成员在招待所门口合影留念。
1951年4月,何香凝看望解放后第一批回国的印尼华侨回国工商业考察团。中坐者为何香凝,后排站立左一为王源兴、左三为黄洁、左四为家父李祝朝、左五为薛两清、左六为施子卿。
随后考察团又赴天津、青岛、上海等地参观考察。8月考察团回到广州,这时印尼当局受美国情报局和台湾的唆使,发生了“8·17”排华事件,逮捕华侨社团负责人和爱国华侨400多人。巨港也传来消息:王源兴、黄赐麒、薛两清等巨港华侨总会的侨领都入了“黑名单”,军方将要逮捕十多人。考察团五位成员揆情审势后,决定:考察团任务完成;五位成员不再回印尼,携资举家在广州定居;成立公私合营华侨工业建设公司筹备处,首期投入资金250万元。这样,父亲就结束长达22年的海外生活,回到祖国的怀抱,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在父亲的召唤下,母亲携我们五兄弟姐妹回到广州和父亲团聚并定居。
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林晓亭在所编著的《往事随拾》一书第193页中写到:“考察团的成员有黄洁、薛两清、王源兴、李祝朝、施子卿。他们都是南洋的富商、侨领,欣闻祖国解放,报国之情倍切,决心为国家民族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相约携眷和全部资财,回归祖国。当时,此举在海内外,尤其在东南亚引起极大轰动和影响。这也是我党统一战线史册光辉的一页!”
1951年8月,公私合营华侨工业建设公司筹备处(下简称华建筹备处)在广州成立。1952年初即在广州海珠区破土兴建广州麻袋厂,1953年 8月麻袋厂建成投入生产,共耗资400万元。随后麻袋厂日益发展,到 1956年底结算,麻袋厂已回收全部投入的资金。1953年2月,筹备就绪后华建筹备处升格为广东省公私合营华侨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华建)。华建下设工业、贸易两部,一开始就确定了“以工业为主、商业为辅,商业为工业服务”的发展方针。广州麻袋厂建设旗开得胜后,华建又分头调动和筹集海外资金,动工兴建广州华侨糖厂、筹建苎麻纺织厂,接着又办起造纸厂、水泥厂。三、四年左右的工夫,华建在改变解放后华南地区经济落后面貌、发展生产力,解决社会民生就业,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支援抗美援朝等方面是作出贡献的。除了搞工业,华建还在深圳创办华侨招待所,筹建广州华侨大厦。广州华侨大厦投资250万元,1956年动工,仅10个月就建成并于1957年5月1日落成开业。1955年,经广东省有关部门决定:华建与公私合营华南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成广东华侨投资公司(下简称华投)。华投再接再励配合广州市政府兴建华侨新村和与之配套的华侨小学。在建设华侨新村和华侨小学的过程中,以王源兴、黄洁为首当年考察团的全体成员都按不同的分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和发挥作用。
从1951年回国到1966年,可以说是父亲他们可圈可点、闪光且美好的一段人生经历。考察团成员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回国投资的资金也得到充分的利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他们的事业经过鞠躬尽瘁的努力也取得了斐然的业绩,他们的赤诚爱国之心不泯,初衷不改。他们对祖国的忠心耿耿、无私奉献,将永远感动并激励着后人。
(作者:李向良,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原专职副主委)
本文系独家原创,任何媒介转载须注明来自微信号“统战新语(tongzhanxinyu)”,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征稿动员令
开门搞统战,新语大家办。欢迎各路达人踊跃投稿,统战时评、学习感悟、人物新风、典故新知、诗词漫画……小编的要求就12个字——聚焦统战、文风清新、正向引领。
投稿请发至tongzhanxinyu@sina.com,并附个人基本情况。
您的新语,我们的家园。
统战嬗变
新闻自强
微信号:tongzhanxin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