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曾经拍摄过一部反映中国近代移民的电视连续剧《下南洋》,名字听起来很豪迈,但故事的背后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国弱则民穷,彼时无数中国劳工、难民跨海涌向东南亚,只是为了讨口饭吃。
而他们凭着勤劳和智慧,不仅得以在他国立足,他们中的一些还成为了一方巨富,据不完全统计,无论是大马、新加坡,还是菲律宾、印尼,它们的首富都是华人,甚至有媒体称,华人几乎掌控了东南亚半数的经济。
不过彼一时此一时,如今的中国已不比当年,实际上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当初下南洋的粤商、闽商后代们又调转船头涌入了中国大陆,在自己祖籍国的土地上掘金,同样创造了商业传奇。
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就是掘金中国的杰出代表。
郭鹤年出生于马来西亚,他的父亲郭钦鉴正是清末民初下南洋的一员,14岁就从福建漂洋过海到了马来西亚谋生,当过店员、开过咖啡馆,经过多年努力才有了自己的公司,经营大米、大豆和白糖。
郭鹤年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不过兄弟三人中,郭鹤年从小就表现出了经商的天赋,18岁被父亲送到了新加坡读书,同时帮着打理家族在新加坡的生意,在新加坡名校莱佛士学院,郭鹤年与新加坡三任总理李光耀、拉扎克、侯赛因·奥恩成为了校友。
但没过多久,日本占领了新加坡,郭鹤年家族在新加坡的生意被迫关门,不过郭鹤年并没有因此停止学习做生意,而是进入了日本三菱公司在新加坡开的米粮部工作,一直到1945年,家族生意恢复后,郭鹤年用父亲给他的3万美金在新加坡创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仍主要经营米面、杂货。
不过,还没等公司进入正轨,父亲郭钦鉴就因病突然去世,家族一度陷入了混乱,1948年,郭鹤年与兄弟、堂兄等8个人把手中的资源都合在一起,组建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而25岁的郭鹤年则因突出的领导力被推举为公司主席,从此挑起了家族的重担。
1957年是郭鹤年的把公司推上新台阶的一年,那一年他创立了马来西亚第一家炼糖厂,彼时马来西亚炼糖属于空白市场,仅用了5年的时间,郭鹤年就控制了马来西亚80%的糖业,1962年获封马来西亚“糖王”。
之后郭鹤年又顺势切入了中国、古巴、印尼等海外市场,在全球糖业也一度占据了20%的市场份额,成为“亚洲糖王”,这也是郭鹤年在家族传统的米面生意外的第一个成功突破。
之后郭鹤年开始扩展他的经营领域和商业版图,先后创办了食用油公司、饲料加工厂、玻璃厂、矿厂、船务公司、贸易公司等,利用他在政府、工商业界的关系,郭鹤年踩中了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节奏,每一样业务都大获成功。
1971年,郭鹤年进入酒店行业,在新加坡创建了第一家豪华酒店,取名香格里拉,如今香格里拉已经成为了全球知名的顶级豪华连锁酒店,是亚洲最大的酒店集团,故郭鹤年又被称为“酒店大王”。
1988年,郭鹤年到香港居住,斥资20亿港元买下了香港电视公司31%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1993年,又以26.5亿港元收购了当时香港销量最高的《南华早报》,郭鹤年于是又被称为“传媒大亨”。
2004年,郭鹤年第一次登顶马来西亚首富,而从这以后的15年里,他再也没有让出首富这个宝座,郭鹤年在马来西亚的影响和地位,就相当于李嘉诚在香港、比尔盖茨在美国,作为马来西亚最有钱的男人,他就是财富和成功的代名词。
而郭鹤年在中国大陆的主要生意,则正是其家族经营了多年的传统米面粮油。
今年A股创业板将迎来一家粮油上市公司,它的名字叫金龙鱼,就是你已经吃了很多年的那个金龙鱼食用油、金龙鱼大米、金龙鱼面粉,而郭鹤年正是金龙鱼这个粮油品牌的缔造者,从1991年第一瓶金龙鱼小包装食用油进入中国市场,金龙鱼已经叱咤28年。
实际上,金龙鱼也是中国市场上最早的小包装食用油,可以说是金龙鱼把中国老百姓从散装油时代带入了小包装油时代,根据AC尼尔森的数据,金龙鱼食用植物油已经垄断了中国40%的市场份额,而金龙鱼大米、金龙鱼面粉的销量也是行业第一。
另外金龙鱼旗下还有挂面、调味品、牛奶、豆奶、餐饮用油、特种油脂、油脂化工等多种有产品和业务品类,而除了金龙鱼,还有“欧丽薇兰”、“胡姬花”等子品牌,金龙鱼的上市招股书显示,金龙鱼在中国一年赚走1600亿,相当于每天4.5亿。
作为金龙鱼在市场上的最大竞争对手中粮集团旗下的福临门,2018年的销售收入不过780亿,只是金龙鱼的1/2。
当然除了金龙鱼,郭鹤年的香格里拉酒店也已遍布中国,根据香格里拉集团2018年报,全球101家酒店,中国占了49家,而全球22亿美元的营收中,有12亿美元来自于中国大陆和香港,也就是说中国支撑起了郭鹤年酒店业务的半壁江山。
另外,郭鹤年在北京还有一处人人称羡的物业,那就是国贸中心,1984年,在别人都对中国经济予以观望的时候,郭鹤年却出资5亿美元建起了当时北京最高的建筑国贸中心一期,这也是北京最早的CBD,为此,1990年,郭鹤年还得到了邓公的单独接见,如今,国贸中心光一年的租金收入就有几百亿。
当然,郭鹤年的生意经能在中国通行无阻,也是源自于其本人的一颗“中国心”,以及对事业永不停歇的追求。
实际上,郭鹤年与中国大陆最早的生意来往源自于1973年,彼时中国尚未改革开放,国内原糖供应短缺,于是彼时的华润集团找到了郭鹤年这个糖王,希望他帮助采购30万吨原糖,但预算很有限,而这么大规模的采购,必然引起糖价的上涨,直接买根本没办法。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郭鹤年先在伦敦原糖期货交易市场低价买入大量的期货,然后悄悄安排人到南美多个国家采购数万吨原糖,很快,中国购入大量原糖的消息传到伦敦,期货市场应声大涨,郭鹤年又抛售了期货。
就这样一买一卖,不但买到了足量的糖,中国还在期货市场赚了500万美元的外汇,而郭鹤年在这中间一分钱都没有挣,纯粹帮忙。
1990年,北京召开亚运会缺钱,郭鹤年听说后,直接以个人名义捐赠了200万美元。1997年,香港回归正逢亚洲金融风暴,很多富豪对香港踌躇不前,而郭鹤年则坚决不撤资,而且还把自己的居住地干脆定在了香港。
另外,多年来,郭鹤年在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除了捐款,还先后资助了7万多名学生,同时在中国21个地区捐建了30多所学校,同时还专门成立了“金龙鱼慈善公益基金会”,发起了多次公益慈善项目,累计帮助了30多万人。
而郭鹤年从25岁算起,从商已经71年,如今96岁高龄仍在战斗,他掘金中国,也在建设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