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日政客再提“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德媒鼓吹保台,东盟拒站队

日本政客再提台湾,中日关系仍旧微妙

12月11日,日本自民党政调会长、众议员萩生田光一前往台湾出席了一场关于台日关系的论坛。

如此敏感的时间,如此敏感的身份,萩生田光一自然是为了宣扬日本的激进政治思想而来的。在演讲中,他声称八月初的台海周边演习中,5枚中国导弹落入日本专属海上经济区,印证了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等同于美日同盟有事”的发言正确性。日本无法接受“以武力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动,呼吁节制军事行动,停止升级紧张关系。

在这场演讲中,他还大肆鼓吹日本仍然作为“和平国家”继续前进,但“单单歌颂和平不足以确保日本和平受到保护”,所以日本才会持续增加军费。他将日本扩军的责任一股脑推到中朝身上,认为中国增加军备开支,朝鲜试射导弹,日本才需要增加军费。进而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认为日本扩军不但没有对周边造成危害,反而是在维护和平。

这就是典型的因果倒置和概念偷换了。安倍这句话的本意只是为了讨好美国,把日本对台海局势的参与往美日同盟上引,通过拉美国做挡箭牌来减少日本承担的压力。但到了萩生嘴里,却成了日本指责中国的印证。

而且他所声称的“五枚导弹”,并不是五枚完整、能爆炸的导弹,而只是五枚导弹的残骸。在国际水域演习时,产生的导弹残骸自然落入水中废弃,是全球各国通用的方法,日本自己也在用。这个时候故意把残骸说成“五枚导弹”,显然是玩文字游戏,故意夸大事实,让这件事有更浓厚的“军事侵犯”色彩。

此外,日本一直在强调的这片所谓的专属经济区,是日本单方面划定的,由于中日在该海域的领海基线距离不足400海里,不足以保障国际法规定的双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而日本希望争取更多利益,不愿意遵守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大陆架划界方案,所以自己单方面划了一条经济区中线。但实际上两国的分界还在商讨中。

而且国际法并不禁止一国在另一国专属经济区内演习,只要导弹残骸没有落到12海里领海范围内,就是完全合法的。在这个问题上大作文章就不止是文字游戏的问题了,这已经是公开违反国际法,对中国强词夺理了。

至于日本的军备扩张,也完全是照着弹孔画靶心。中国常年将军费占比维持在稳定低位,军备扩张倾向根本无从谈起,军费支出的提升更多是经济体量增大造成的必然结果。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普遍现象,根本没法当作军备扩张的理由。

警惕日本打着“和平”的幌子扩军备战

倒是日本作为一个“和平宪法”约束的“和平国家”,在10年代之前一直保持着规模远大于中国的海上军事力量,并且频繁与美国在中国周边进行针对中国的海上演习。与其说是中国军事力量进步导致了日本扩军,不如说是日本和美国的军事压力迫使中国建立起一支与自己体量相称的现代化军队,以保证自身经济发展安全。

对日本政客这些玩弄政治话术、通篇本末倒置的发言,我们要保持充分警惕。尤其是日本政客打着维护和平的幌子去利用矛盾。

最早在19世纪,日本开始扩张海军的主要政治借口就是周边的清朝海军力量过强;到了一战时期,日本又借用西方列强的矛盾,侵占中国山东利益。一直到二战时期,日本都是打着维护和平的旗号入侵东北和东南亚的。

对日本这样的国家来说,“和平”二字背后,往往隐藏着最大的野心。日本修宪、联合国宪章改革,都是日本一直推进的。通过这些手段,日本希望获得正常国家的地位,拥有真正的军队,台海矛盾和中日矛盾,也只不过是日本政客手中的工具而已。

只不过在台海问题中,日本是最没有发言权的国家。中国外交部就曾多次强调过,日本在台湾问题上负有严重历史罪责,没有资格在台湾问题上说三道四。在严峻的国际局势面前,拱火,不会得到好结果。

德媒鼓吹“保台”,称台湾是地表最重要的地方

如果说日本的拱火是野心造就的常态,那德国在台海的拱火就有些莫名其妙了。

本月10日,德媒《每日镜报》就刊登了一篇文章,大篇幅宣传了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影响力和台海形势。文中将台湾形容为“地表最重要的地方”,认为失去台湾芯片供应,全球发展就会停滞不前。

文章撰写者甚至还给美国塔弗兹大学史学家、《芯片战争:争夺全球最关键技术》一书作者米勒去信,询问对方对台湾局势的看法,并得到了“全球经济繁荣取决于台湾安全与否”这个回答。

此外,作者还引用了德国智库“新责任基金会”半导体分析师克莱因汉斯的说法,认为在台海动武是经济上的“敢死队”的行动,而且半导体也无法用武力夺取。

因此,该文章鼓吹西方民主国家无论是出于自己利益还是团结,都应该“设法保护台湾”。德国更是首当其冲,如果台海冲突爆发,德国将遭遇二战以来最大的经济发展威胁。

这篇文章从头到尾,就是为了一句话:台湾出事,德国不妙。借此煽动德国民众给政府施压,要求政府改变对中国的态度。

现在放出这篇文章来,简直是给德国政府添乱。因为不需要等到台海生变,现在德国的繁荣经济已经在面临二战后最严重威胁了。来自俄乌冲突的能源危机和来自美国的贸易战正在严重威胁欧洲发展,德国这个欧洲经济和技术的龙头更是首当其冲。

现在俄油限价政策刚刚落地,向WTO状告美国的进程还未开始,中德关系也在恢复的关键时期。

朔尔茨正处在高度的神经紧张状态下,他需要不断观察原油市场,并等待限价政策逐级反映到宏观经济上,判断其中利害,再和盟友讨论要不要继续限制油价,甚至讨论要不要执行气价限制。同时他还要在欧盟内部讨论和美国的贸易战问题,商议状告美国的诸多细节。在做完这一切之后,朔尔茨还要回应德国商界扩大对华贸易的要求,和幕僚制定后续的中德合作走向。

可以的话,朔尔茨现在一定不想碰台海这个刺球,再怎么要表态,也只能是口头的几句。结果自家的媒体在这么忙碌和关键的节点上,突然把舆论炒热,将台湾称作“地表最重要”。要是民意被煽动起来,朔尔茨在对美和对中的立场上都会变得尴尬。

德国自身难保,鼓吹“保台”纯属添乱

这一下就容易把朔尔茨的轻重缓急给打乱了。现在德国的第一要务就是处理和美国的贸易战,保住德国制造业,否则国内企业和投资大量流向美国,即便未来有再充足的芯片,德国也没有产品可供配装了。朔尔茨必须把这种舆论声音压下去,先处理最紧迫的危机,防止美俄两国“挤死”欧盟,一切其他事务都得在德国不发生大衰退的前提之下,再去处理。

而在这个节点上致力于给德国捣乱,煽动德国民意的,也不是别人,正是台当局。《每日镜报》接受台当局外事部门的资助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在台当局的资助下,这家媒体能够说出“台湾是地表最重要的地方”这种非正常言论来,也能避重就轻,指黑为白,发表一些虚假言论。

首先,台积电确实没被军事手段抢走,但是被政治手段抢走了。美国台积电4纳米制程工厂已经在6号完成设备迁入仪式,3纳米工厂也在建造中。这两座工厂由台积电投资,从台湾迁移设备,将整间无尘室打包运送到美国,再让上千名台积电高级工程师赴美帮助美国建立生产力

随着这两座工厂投产,全球最尖端的芯片产能也会慢慢转移向美国,再谈台湾的芯片制造业垄断地位,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其次,就算台海生乱会影响全球经济,这也并不取决于中国的态度,而取决于西方的态度。台海问题是中国主权问题,台海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干涉中国内政,西方愿意放手,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台海自然和平,芯片供应自然稳定。大陆对台湾芯片也有很高的需求,根本没理由推动局势升级。

而现在中美欧三方都希望暂时放下台海问题,先处理经济危机。这时候再出来鼓吹“保台”,实在是有些不合时宜。

中美之间不站队,东盟希望保持独立

有反面案例就有正面案例,既然有德国这个莫名其妙卷进舆论漩涡的,自然也有理智和中立化的。

东盟是今年美国最想拉拢的地区之一。为了拉拢东盟和印度,美国专门搞了一个“印太经济框架”,来绑定美国和东盟、印度的关系。印度早前就因为缺乏实质性利益而主动退出组织。如今看来,连东盟也不怎么认可美国的战略。

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就在最近驳斥了美国东盟联合说,表示“中美冲突下,我们东盟国家不会选边站”。同时他还希望两岸之间能恢复“一个中国”的共识。

杨荣文对中美缓和的信心比较强,他认为现在美国需要抽出更多精力关注俄乌战局,很可能会继续推进中美缓和。中美首脑峰会之后,中美关系就不太可能进一步恶化,甚至可能会稍稍好转。

在中美首脑峰会后,拜登重申了“一个中国”政策不变,公开表示不认为台海短期内会出现冲突。这有助于中美厘清界线,维持现状以寻找中美关系支撑。台海形势暂时形成了脆弱的平衡,让中美两国的后续行动能有操作空间。

今年岛内“九合一”民进党的惨败也反映出了台湾人民的民意,岛内人民想要和平稳定的生活,不想让台当局推着台湾走向战争。类似乌克兰这种鼓动战争的手段,在台湾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这时候东盟保持中立是明智的。东盟和中美都有合作关系,站在哪一边,都会失去一些利益。而东盟和中美双方现在都没有明显的冲突,为什么要选边站,白白损失利益呢?

对东盟这样的小国集团来说。外交形式仍然没有摆脱小国外交的基本方略,只要大国冲突没有真正爆发,还可以在两个大国之间斡旋,两头通吃,就没必要倒向其中一方。对小国来说,当下是比长远未来更重要的因素。把握好每一个当下的机会,小国才可能有长远未来。

不过现在东盟经济整体上对中国依赖更强。来自中国的投资和产业转移是东盟近年来重要的经济增长动力;离岸人民币的结算体系也逐渐成为东南亚重要的国际结算方式。所以杨荣文这样的东盟政客还是希望台海能保持和平稳定,中国能成为一个发展更加稳定、影响力更大的经济体,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加速发展。

但东盟的根本原则还是自身的利益,杨荣文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新加坡采取的立场是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而非其他国家的利益。一个中立的东盟给我们更大挥洒的空间。”

中立化的立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频繁地改变外交政策,让国家外交关系有更好的一致性和延续性。中美缓和前后,很多国家就因为外交转折过于迅速而十分尴尬。现美国的高级官员代表团已经抵达中国访问,后续中美关系很可能真如杨荣文所料,走向底部支撑。如果明年年初的布林肯访华也能顺利,那东盟将是这波中美外交风波中最大的赢家之一。

中美之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现在中美关系最好的发展方向就是落实扩大中美巴厘岛会晤达成的共识,推动中美关系回到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我们只能期待这条路走得顺利,不会再有如此多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