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南京拦截阳性食品,多国冷冻链引爆疫情!新加坡坐不住了

前两天是天津冷链工人中招,今天又爆出南京截查到来自阿根廷的冷链食品中有新冠病毒,好在这批货抵达南京后储存于冷库,未流入市场。


而从今年6月至今,已有至少10余省份在冷链冻品中检出新冠病毒阳性。



南京截查到海外冰鲜带病毒


海外进口的冷链食品中,不断传出被查出带有新冠病毒。


今天,南京方面又传来消息,一批由阿根廷进口的冷冻食品被查出带有病毒,还好被相关部门成功截查。货品11月9日抵达南京后便储存于冷库,未流入市场。



冷藏分公司职工及其密切接触者都进行了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专家怀疑进口冷链海鲜

就是武汉疫情源头


接二连三地发生冷链病毒传播,这引起相关部门的思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昨日表示,前段时间北京新发地疫情,使我们首次对冷链运输的冷冻产品产生关注。


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并证实:污染的食品经冷链运输,可以跨国引发新冠暴发疫情。



专家们也认为,回顾年初武汉早期疫情,在华南海鲜市场,病人也主要集中在冷冻海产品区域。那么结果很明显,疫情源头很有可能就是冷链运输进口的海产品。


冷链食品传毒

或成为新趋势


吴尊友昨天还专门给大家做了一个释疑,这对大家认识冷冻食品和病毒的关系非常有帮助,一起来看看他怎么说。


一般来讲,在摄氏零下20度的环境中,病毒可以存活数月之久。即使是普通的冷链运输,病毒也可存活好几周。



如果是在新冠疫情高发地区污染的物品,包括食品或外包装,经过冷链运输,则可把病毒带到非疫区,如果工人不知情,又没有做好防护,那便会引起接触传播,引爆新的新冠疫情。


现在全国各地曝出的病例正式如此。


专家支招

1.超市雪柜里看准了再拿


有的通心粉们立刻就想到了,家里上次团购屯下来的冻牛肉还有一大包,去超市看到整齐摆在雪柜里的那些红得诱人的肉肉,还有亮晶晶的鱼虾,也想买点回家。


这些冷冻食品还能吃吗?大家在雪柜里挑来挑去,会不会被传染?怎么吃才会更安全?



其实雪柜里的冷冻食品、包装和设备与其他非食品包装和环境的接触都是一样一样的。专家说过的,常见的触摸物体表面,按电梯按钮,抓门把手这些都是接触,不过普通消费者面临的风险极低。


看准了再拿,尽量少翻动少接触,减少接触的次数,自然就是减少被感染的次数。


专家支招

2.柜台前少说话


香港大学病毒学教授金冬雁也曾经提醒市民,相较于飞沫传播,冷链食品的接触性感染途径比较罕见。


但大家在逛超市时经常能看到,有些人喜欢边打电话边挑东西,有的还喜欢拉着同行人一起,在打开的雪柜前品头论足。


这样边买边笑还是等疫情过去了再做吧。


专家也建议,带好口罩,夹紧鼻子上方的金属条,购物时尽量不要说话,避免飞沫沾染到食物表面。


专家支招

3.食物要煮熟煮透


很多通心粉也担心,目前很多网上的团购活动中,都有冷冻食品,这些食品能放心吗?



专家建议,私人团购时,最好能让商家提供产品来源地和卫生许可。拿回家后要尽快食用,每次烹饪时要煮熟煮透。


冷链食品本身检测严格

安全度高


新加坡杜克大学医学院新兴传染病项目副主任Ooi Eng Eong教授曾说过,从受污染的进口冷冻食品中获取病毒是可能的,但风险非常低。



因为国际公认的食品处理标准非常严格,为的就是防止病原体的传播,也将防止这种病毒的传播。


国立大学索威霍克公共卫生学院传染病医生徐立阳副教授也表示,处理食物感染的概率非常小,远低于被另一个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的人感染的可能性”。


政府只会越抓越严

个人防护不能松懈


早在疫情发展的初期,新加坡食品署就对食品安全非常重视,相信政府也会密切监察事态的发展保障大家的食品安全。



冷冻食品在新加坡很常见,正规超市购买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最重要的还是外出购买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出门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吃东西前勤洗手,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