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不屈不挠,打造出泰国建筑行业的知名品牌;大半生艰辛耕耘,终成就一代爱国华商典范。巫庭光与祖国同行,一路风雨兼程。”这是巫庭光获颁“2007中华十大财智人物突出贡献奖”之赞誉。
爱迪生说:“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辛和勤奋劳动而得到。”似乎,拿这句话来诠释巫庭光这位丰顺客家后裔在泰国的传奇建筑人生,再合适不过了。
一座客家人屹立在泰国建筑界的传奇丰碑
泰国新华工程建筑有限公司创始人巫庭光
数年前,当年过七旬的巫庭光,登上泰国大曼谷30多层的建筑楼盘顶层,他也许可以仰天大笑,因为那四周高楼大厦,有他的付出,有他的心血,有他的自豪。
巫庭光,用他大半生的艰辛耕耘,在异国他乡,在数不清的磨难中镌刻了一座客家人屹立在泰国建筑界的传奇丰碑!
巫庭光,8岁随母亲、姨母徒步从广东丰顺老家出发,途经湖南、广西、越南和老挝,沿途行乞6个多月,赴泰国和从未谋面的父亲相聚。回祖国读书,25岁的巫庭光再度重返泰国,白手起家,终成泰国建筑界巨子。
1966年,巫庭光创办“新华工业社两合公司”,又于1969年易名为“泰国新华工程建筑有限公司”,大半生耕耘,打造出泰国建筑行业知名品牌。在泰国及国外,到处都有巫庭光家族旗下企业承建的工程项目,除了高楼大厦及住宅公寓,还有医院、学校、工厂、仓储码头、桥梁,甚至有飞机库等各项工程建筑。
2009年,巫庭光(左3)及夫人黄暹凤(左4)出席新华工程建筑工程四十周年庆典
2017年11月7日上午,巫庭光在曼谷病逝,享年82岁。巫庭光,是客家人后裔,1939年生于祖籍广东丰顺。
巫庭光虽是广东丰顺人,却和福建有不解之缘。他八岁时历尽艰辛赴泰国找父亲,然父亲已另立家庭,父亲的变心,迫于生活压力,母亲改嫁,巫庭光度过了一个不幸的童年。
迫于亲戚的压力,父亲将他接回家,送他到平民小学上学,但他却得不到家的温暖。1953年,15岁的巫庭光遇上侨生归国求学热潮,他又回到祖国。起初,他先是到厦门爱国华侨陈嘉庚故里,在集美华侨补习学校的预备班读书;1954年至1960年间,他又就读于福建南安国光中学。
国光中学,是陈嘉庚女婿、爱国侨领、东南亚橡胶大王、教育家、慈善家李光前先生在故乡南安创办的。
李光前(1893-1967)先生,原名李玉昆,祖籍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芙蓉村。1938年,李光前在故乡南安独资创办国专小学。至1943年,他已在家乡创办了国光中学、国专小学一、二、三、四校及国专幼儿园、国专医院和影剧院。1952年,李光前用自己的大半财产设立了“李氏基金会”,积极捐助文教及社会公益事业。直到1967年李光前逝世之后,基金会依然遵照他“取诸社会,用诸社会”意愿,捐款支持各项科技文教活动。
巫庭光(左2)在香港北角和国光中学香港校友相聚
一直以来,巫庭光对国光母校有十分深厚的情感,他和国光校友、同学也建立了很深的友谊,他也是泰国国光中学校友会创会会长。
中学时光,对于缺乏家庭之爱的巫庭光,从国光母校老师、同学那边得到了真挚的情谊,这也是一份倍感珍惜的爱。从他的传记《磨炼》文字里,可以感受到那份浓浓的校友情。
2009年12月,在泰京帝日大酒店4楼甲塞戌厅隆重举行巫庭光辖下的泰国新华工程建筑有限公司创业40周年暨其七秩荣寿及自传《磨炼》首发仪式,国光中学各地校友会纷纷发来贺电,来自日本、马来西亚、香港及泰国等地的集美侨校及国光中学校友也应邀出席助庆。
光阴太瘦,指缝太宽,日后,巫庭光每逢和校友相聚时,总忘不了五六十年代的中学生活,回味无穷。当年,由陈嘉庚、李光前翁婿分别创办的集美侨校及国光中学,除了招收国内生外,还有许多来自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日本、印度等国的大批归国侨生。多少年后,他们特别珍惜这份校友情,也忘不了母校芙蓉乡的面线糊、炒米粉、芥菜饭。
巫庭光(左2)和国光中学校友在自传《磨炼》首发式上留影
1960年,在国光中学六年的巫庭光,考入福建农学院。大学四年,除了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他也经历了国内那段动荡时期。
戴上“右派份子”帽子,巫庭光不得不递上“出国申请书”,1964年,25岁的巫庭光重返泰国定居。
最初到泰国的那段时间,父亲希望巫庭光能成为自己身边得力助手,也希望他能独挡一面,那时,父亲带他见客户,收账、买材料。不过,在父亲创办的“华光公司”,由于家庭关系的复杂性,特别是日常涉及“权”和“钱”上,巫庭光对此“敏感问题”均不敢涉入,故而伸展不开。父亲那边也不理解,以为他都是大学生了,却只好整天“死工作”。
从工人做苦力开始,巫庭光将自己大学所学的工科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也让父亲改变了成见。
巫庭光(中)在项目工地
当时,华光公司做一项泰国码头仓库的大工程竞标,其中,项目包括一个大冷库及配套五个仓库,但要求的工期紧,且施工难度大。其中,这个工程最难的是用一千多根支撑顶棚的钢梁。也因如此,很多公司放弃了竞标。
当时,父亲也犹豫不决,怕做不好。巫庭光却拍胸脯向父亲保证,您尽管接下来,我有办法按时完成。后来,在施工时,他运用分包计件方法,一千多根钢梁在短短三个月内奇迹般地完工了。此时,让父亲对他的能力刮目相看,巫庭光也逐渐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也在公司树立起威信。
在读书时期,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是他最喜欢的小说,巫庭光后来说,那些环境、人物和事件似乎在他身上重演了。由于后母担心他会争夺财产继承权,她不断在父亲耳厢边说巫庭光这个不好那个不是,最后,父亲给他10万泰铢,并以之为条件将巫庭光逼出家门。
1966年,巫庭光白手起家,创办新华工业社两合公司,不过,最初仅有4个工人。
亲身深入工地的巫庭光
因专营暹罗SILO集团的建设项目,让巫庭光赢取了人生第一桶金,也让他在泰国业界小有名气。
SILO集团,是一家泰国专营土特产的大财团,1990年代初,正是泰国大米、水果等农产品大量出口的高峰期,当时急需囤积农产品的桶仓。那时,暹罗SILO集团除了建造装卸码头外,还要建多栋仓库及10个相连的桶仓群。经人介绍,巫庭光承包钢架结构工程,后来有接下几个工程,不到一年,新华工业社已发展成为一家有50多人规模的建筑公司。
1969年,公司易名为“新华工程建筑有限公司”,巫庭光的事业也迅速崛起。新华工程建筑公司曾是连续三年承包暹罗水泥集团公司工程最多的泰国建筑公司,并奠定其在泰国建筑界的龙头地位。暹罗水泥集团,是泰国最大的托拉斯集团,对建筑工程承包商的挑选极为严格,并将他们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当时,巫庭光的公司被评为甲级建筑工程公司,暹罗水泥集团总经理对巫庭光说:“全泰国有几百家建筑公司,每一家的情况我们都很了解。不管工程是否标到,新华公司能被邀请,就已值得你们骄傲。”
97年亚洲金融风暴,像暴风骤雨一样摧残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经济,巫庭光的公司也劫数难逃,三十年惨淡经营的心血付诸东流,几乎一夜之间由“富翁”变“负翁”,当时公司被两家银行机构列入MPL评级(注:破产企业),很多员工都以为这次公司是死定了。
当时,泰国几乎所有的地产公司都倒闭了,建筑工程也首当其冲,巫庭光的新华建筑公司所有资产都被银行冻结,工程停工,由于很多公司破产,很多在外部的工程款更是收不回来。可另一方面,巫庭光公司长久合作的材料商及分包公司款项,却要如数付清。当时,新华建筑共欠银行一亿多泰币,另外还欠几十家材料商四千多万泰币。
巫庭光夫人黄暹凤接受次子巫祖汉新婚夫妻递上的婚庆蛋糕
事业上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一手创办的公司负债累累,频临倒闭的边缘,夫人黄暹凤虽有几许埋怨,但还是劝慰丈夫:“没关系,最多我和你去街上卖粿条。”
2009年12月,是巫庭光七秩荣寿,也是泰国新华工程建筑有限公司创业40周年,当时到场参加鸡尾酒会的,有泰国首富苏旭明先生夫人周美满女士,以及泰国银行界、建筑界、房地产开发商、多国的建筑材料供货商、建筑设计公司及顾问公司等商界、金融界和侨界、宗亲界知名人士、校友及友人。
举办庆典的泰京帝日大酒店,就是由巫庭光旗下泰国新华工程建筑有限公司所承建。庆典上,泰国盘谷银行之嘉宾代表对巫庭光公司挺过金融风暴,在持续发展中所取得之骄人成绩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许。
当时,40周年庆典标志下面,是一行英文“NOTHING IMPOSSIBLE”,那就是巫庭光常说的“没有甚么是做不到的”!
巫庭光一家:左起女婿许建鸿、女儿巫佩芝、夫人黄暹凤、长子巫祖和、次子巫祖汉、侄冯子泰潜
没有甚么是做不到的!创业从来不易,九死一生,是一条充满泥泞之路,深一脚浅一脚踩出来的。
在最艰难的那些日子,巫庭光足不出户,整天沉默寡言,不屈个性让他苦苦寻求黑暗隧道那一线生机,坚信自己能东山再起。他开了家庭会议,除了夫人黄暹凤,还有长子巫祖和、次子巫祖汉等四个儿女,他说:“出现今天的局面,不是爸爸不努力,不是爸爸决策失误,是大环境造成的,我们难以躲避。灾难发生了,我们败得很惨,但是我觉得还不能轻易认输,我们还没有完蛋,我们要东山再起。现在我需要你们的理解和支持,你们都回公司帮爸爸可以吗?”
当时,大女儿、长子大学都不是学建筑的,可面对公司的生死关头,她们毅然辞掉外头的工作,回到父亲公司,一道共渡难关。
另一方面,他在大酒店召集所有债主来碰面,他诚恳地交代自己企业当下困境,将财务情况如实道出,并郑重声明:“我巫庭光不是赖帐的人,只要新华公司存在一天,欠你们的帐就一定会还!请你们给我时间,请允许我分期付款。如果你们到法庭起诉新华公司,公司肯定会破产,银行就会来查封公司,我巫庭光会坐牢,但你们的钱还是还不了。”
最后,巫庭光取得大家的谅解,并在确认欠款数额及还款时间的合同上签了字。十年之后,2017年,巫庭光和新华公司从债务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所有的款项全部还清,公司信誉再度树立起来。“十年磨炼、东山再起”口碑,让他重获金融界及合作材料商支持,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不死鸟”新华公司又再次屹立于泰国建筑界,名列前茅。
吃过山珍海味,最好吃的是母亲的菜脯饭
巫庭光(左2)
办企业,巫庭光常说自己的经营思想是“中国特色”:“我的事业成功,经验是从中国来的,我当年留学中国,我身上有很鲜明的中国特色,除了专业知识,还有唯物辩证法思想。”
大跃进有句口号:“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巫庭光将它改动一下,变为自己企业战略理念。“多快好省”四个字,在他的建筑人生中,又变为“快好省多”。
巫庭光说,“快”,就是工程竞标方案出手要快,工程建设速度要快,效率要高,争分夺秒是竞争取胜的前提。“好”,就是工程要达标,符合客户的要求。“省”,则是省时、省工、省料,要降低成本。“多”就是工程业务量要多,产出多,利润多。
对于二代,他告诉子女要明白这样的事理:“不只是成为一个好人,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聪明、精明、高明人,做个有自信、勇敢、机智、敏锐的人。”
前排中为巫庭光姨母胡细桃(前排中)和大姐巫红光(前排右)
一生从磨难中成长起来的巫庭光,座右铭是“人受气,要忍气,要鼓气,要争气,然后才能出气。”
在自传《磨炼》,他说出了很多自己人生历练及感悟。他说,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是童年的不幸经历磨练来的。
巫庭光的父亲,祖籍广东丰顺,父亲和母亲在曼谷唐人街相识相爱,母亲生下大姐巫红光后,家里生计艰难,第二个孩子因生活条件极困难而夭折,巫庭光是第三个孩子。当时,家里一贫如洗,父亲将怀孕的母亲、大姐送回广东丰顺山村老家,1939年,巫庭光在丰顺一个穷山村出生。
巫庭光的父亲在老家行四,一下子多了三张口,又没带一分钱回来,巫庭光的五叔、五婶很不高兴,天天冷言冷语,母子三人日子自然艰难。巫庭光生于冬天,母亲从泰国回来也没有带回御寒衣服,临盆那天,爷爷送来自己盖的棉被,母亲从屋外抓一把稻草铺在床上,含泪生下了巫庭光。
这个出生经历,让巫庭光很感恩母亲,孝顺母亲,直到老人家91岁养老送终。巫庭光的母亲,是潮州人,当时在丈夫老家待不下去,只好求救于在泰国的父母。后来,外公将潮州祖屋腾出来,安置巫庭光一家三人。
终于熬到抗战结束,1946年思念远在泰国丈夫的母亲,不顾父母的反对,一定要重返泰国。当时,国内局势混乱,兵慌马乱,土匪盛行,8岁的巫庭光随着母亲、姨母胡细桃,从广东,过湖南、广西等省,在穿过越南、老挝,沿途行乞6个多月才到泰国。
巫庭光和母亲、姨母初到泰国三人合影
当年,母亲和母亲亲妹妹胡细桃、还有8岁的巫庭光,进入越南境内时,已身无分文,仅剩下―小袋米和一包菜脯(闽南及潮汕话,即萝卜干),煮成一锅菜脯饭。
巫庭光在《磨炼》书里说,母亲宣布,这是我们最后一餐,吃完这顿饭后就要开始当乞丐了。
巫庭光说:“我一生到过许多国家,吃过许许多多的山珍海味,但若有人问我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菜脯饭。’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那一餐菜脯饭,巫庭光永远也忘不了那美妙的香味,和吃菜脯饭那个兴奋的心情。
沿途行乞6个多月那段童年苦难的经历,巫庭光说:“这六个月的乞丐生涯,奠定了我做人的基础,造就了我一颗善良宽容的心。”后来,他也养成心平气和、随遇而安的性格。
千辛万苦来到曼谷找父亲,父亲已娶了另一个女人。父亲的变心变脸,让母亲接受不了,也伤害了巫庭光幼小的心灵。无奈和无望下,母亲改嫁当地一位在乡下种烟的潮州人。小时候,因一度跟随母亲那边的丈夫改姓,巫庭光又成了邻居小孩捉弄和羞辱的对象。
即便后来迫于亲戚的压力,父亲把巫庭光接回去,可在那个有后母的家,他没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巫庭光的母亲,叫胡甜桃,从小生活在暹罗(今叫泰国)北柳府地区,从小没有上过学校。后来,巫庭光在《母亲》一文最后的歌词写道:
这本歌子看到完,略知甜桃受艰难,唐山八年受尽苦,行乞七月回暹邦。
千里寻夫被遗弃,满腹冤情泪悲伤,原想投江东流去,无奈幼子在身旁。
忍耐吞声再挣扎,一切希望在儿郎,一句一字皆实事,海外寻夫故事扬。
本文内容为一波说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和摘录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