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美国“极限施压”吓不倒中国

资料图片

接连对中国输美商品提高税率,放言将令美国企业撤出中国……近来美国政府一系列背弃承诺、蛮不讲理的荒唐举动再次给中美经贸摩擦“火上添油”。究其本质,美方的招数其实很老套——试图用“极限施压”的霸道行径逼迫中国作出损害自身发展权益的妥协让步。然而,就连旁观的外媒都早已看得明白清楚,威胁恫吓唬不住中国,中国有的是反制招数和奉陪到底的底气。

“以美国方式”反制美国

俄罗斯卫星新闻网近日报道称,美国从9月1日和12月15日起将分批对价值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5%的关税。目前,美国政府已经将此以文件形式固定下来,公布在联邦登记册。

作为回应,中国国务院8月23日宣布,为捍卫自身合法权益,中方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约750亿美元商品加征10%、5%不等关税,分两批自2019年9月1日、12月15日起实施,并将自2019年12月15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及零部件恢复加征25%、5%关税。

中国的反制措施一出,引发外媒的关注与解读。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中国计划对美加税的商品涉及5078种产品,其中包括大豆等农产品、原油和小型飞机。曾被加征关税后又被移除的汽车及零部件也重回加税清单。

对此,法新社指出,作为贸易对话中的善意举措,中国今年初暂停对美国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加征惩罚性关税。然而,如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在一项声明中所言,美国提高关税导致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升级,违反了两国元首在阿根廷以及大阪达成的共识。

还有媒体注意到,中国对美国实施的最新报复,首次将美国原油列入加征关税清单,这一应对措施比较克制但重点明确。虽然这些措施与美国的征税规模不可同日而语,但清单上的项目经过仔细挑选,旨在给美国企业带来痛苦而避免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

外媒普遍认为,中国的反制措施精准打击美国要害。更重要的是,这只是开始。

路透社分析称,中国最新关税行动针对的美国商品包括大豆、牛肉、猪肉等。尽管特朗普政府已经向受中国关税影响的美国农民提供了援助,但美国农业带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大部分农业地区对前景的看法十分黯淡,愤怒正在蔓延。”由两党人士组成的“农场主支持自由贸易组织”在一份声明中如是称。

德国财经网指出,中国“以美国的方式”回应了美国的加征关税。在美国经济可能处于衰退之际,中方的决定让美国经济前景“雪上加霜”。而且,中国的弹药还有不少,比如减持美国国债、开列不可靠实体清单等。

英国广播公司也认为,中方可能还会以非关税措施反制美国。这些潜在手段包括对美商投资展开安全审查、增加海关检查、取消与美国企业的订单等。此外,随着美方再度加重贸易战筹码,中方可能也将增加税率作为回应。

中国反击会越来越强

面对国内外沸腾的反对声音,美国政府似乎还没有悬崖勒马之意。8月24日,美方宣布进一步提高对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税率,并声称要求美国企业离开中国。消息一出,国际社会一片哗然。

韩国《国民日报》称,特朗普政府在中方出台反制措施后不到12小时就对华追加报复措施,显示了其恣意妄为及对中国的敌视。而面对美国在使用野蛮手段榨取别国利益的危险道路上越走越远,中国的反击也会越来越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近日强调,中方对美方这种赤裸裸的贸易霸凌行径和极限施压做法表示坚决反对,决不接受。“中方根本不吃威胁恫吓这一套。”

自中美经贸摩擦爆发以来,美国政府动辄对华“极限施压”。最终结果表明,错误手段只会屡试屡败。

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刊文指出,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极端措施迫使中国进行谈判,然而中国对于如何应付胸有成竹。特朗普政府喋喋不休地谈论贸易战正给中国造成痛苦,实际上相当严重地低估了中国。“中国可以忍受关税带来的经济痛苦。他们应对这种痛苦的能力相当强。”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云说。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也在接受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视网站采访时指出,特朗普政府的战略前提是美国可以让一种“施压—受压”的循环持续下去,而且美国对中国的施压程度将以某种方式超过美国本国经济的受压程度。然而,“事情正在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贸易战一年,面对特朗普‘乱流’,中国变得处变不惊”,美国《华盛顿邮报》以此为题刊文指出,特朗普可能以为自己就美中贸易战发表的言论令人一惊一乍,会让中国谈判代表捉摸不透。但其实,他唬不了北京的任何人。中国商务部前副部长魏建国指出,美国政府的恫吓手段对中国不起作用,特朗普以为采取各种极限施压措施,能确保美国的优势,击垮中国,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引述莫斯科大学罗斯福美国研究基金会主席尤里·罗古廖夫的观点称,特朗普赢取中方让步的强权政策将自己逼入了死胡同。“特朗普要么放弃施压,但这对他来说意味着颜面扫地;要么变得更加强硬。于他而言,这两者都不是好的纾困之道。”

“中国对全球贸易至关重要”

8月27日,美国连锁超市开市客(Costco)在中国的首家门店正式开业。首日的火爆景象令美方此前“要求美国企业离开中国”的命令遭遇“打脸”,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中美经贸摩擦难挡中国市场的强大潜力与吸引力。

英国《金融时报》称,开市客在中国开业凸显了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乐观态度。根据美国一家咨询公司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美国企业向中国投资了68亿美元,比过去两年同期的均值高出1.5%。报道认为,这些数据表明,许多美企的战略与特朗普政府要求在华美企考虑搬迁的言论存在冲突。

另据报道,近日,一份调查显示,超八成美资企业看好未来5年在华发展前景。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日前的调查表明,德国在华企业已超5200家,随着中国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会有更多企业在中国增加投资。

“尽管特朗普可能想让美国企业远离中国,但中国对全球贸易至关重要。”《纽约时报》指出,中国是生产各类商品的最有效率的地方,拥有庞大的工业网络,能够供应必需的零部件,还有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劳动力以及高铁、高速公路和高效的港口。许多企业难以完全放弃中国提供的便利及其庞大且不断扩大的消费市场。

《华尔街日报》也认为,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尚难撼动。随着美中贸易战加剧,很多企业试图在其他国家建立新的供应链,但他们很快就发现,没有任何地方能像中国那样可以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金融时报》发现一个转变:许多制造商一度将中国视为出口中心,而如今,越来越多制造商正在为中国国内的消费者生产。数据显示,今年到目前为止,消费开支为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75%。中国美国商会5月份一项调查显示,35%在华美国企业表示,它们正在采取“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来应对关税的影响。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清,与中国经济脱钩就是与机遇脱钩,与世界脱钩,与未来脱钩。如今,只有美国政府选择逆流而行,而其结果如何,早有外媒一语道破——与中国经济脱钩,就等同经济自残。

(责编: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