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1989年日本裕仁天皇离世,我国派大使参加葬礼,获得中国外交胜利

1989年1月7日,日本第124代天皇,裕仁天皇死于十二指肠癌等多种病症,终年87岁。

早在1988年9月下旬,日本相关部门就不断公布裕仁天皇的病情,让国民早做心理准备,但当裕仁病逝的消息传出后,还是有四个日本国民选择自杀追随裕仁而去。

裕仁

日本内阁决定于2月24日为裕仁举行大国葬,并邀请世界各国领导人代表参加葬礼,中国也同样接到了参加裕仁葬礼的邀请。

那么我国最终有没有派人前去参加葬礼呢?在葬礼期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国的代表又背负着怎样的特殊任务呢?

颇具争议的日本天皇,肩负特殊任务的特使

1926年12月24日,日本昭和天皇裕仁正式登基,裕仁是日本的第124代天皇,也是日本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天皇,同时也是日本历史中最受日本国民狂热追捧的天皇。

裕仁

裕仁在位期间是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空前强盛的时期,再加上日本政府对裕仁尚武、机智的人设打造,以及日本政府军国主义的宣传,使得裕仁在这一期间被日本民众狂热追捧。

特别是在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日本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过上了好日子的日本民众更加地追捧裕仁,甚至绝大多数的日本人更是将裕仁视作神明。

军国主义的发展必定是局限的,日本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变得缓慢,而军国主义也开始利用日本人对裕仁的狂热对外发动了战争,战火肆虐了几乎整个亚洲。

日军

虽然此时的日本天皇基本上没有了任何的权力,但是裕仁却也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因为军国主义正是利用了他在日本国民心目中的形象,才能够对外发动战争。

二战结束后,日本天皇本来也应该被国际军事法庭追责,但因为日本与美国的利益交换,使得日本天皇免于遭到追责和处罚,因此日本的许多信仰日本天皇的国民,才认为日本天皇没有罪责。

实际上,日本在二战期间所有的侵略行为,都是得到了日本天皇的认可的,甚至是一些作战计划也都是以日本天皇的名义所发出的,如果没有天皇的支持,日本军国主义想要发动战争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裕仁

显然日本政府也是知道这一点的,因此他们便开始引导日本的舆论,开始努力地洗清日本天皇的罪责,如此一来他们也可以洗干净自己身上的罪责。

但也有日本国民认为日本天皇对战争是负有责任的,如日本社会党的委员长土井多贺子,就曾公开发表过这种言论,还引起了激烈的社会反映。

认为裕仁天皇没有战争罪责的日本媒体,则大肆报道、宣传裕仁的生平事迹,极力渲染裕仁与国民同甘共苦、关心国家的正面形象,企图以此来帮助裕仁洗脱战争的罪责。

裕仁

然而日本对外宣战时,是以天皇的名义宣战,所以无论怎样洗脱罪责,裕仁发动战争的事实都是存在的,因此裕仁的罪责是无法洗脱的。

但是当时的美国为了获取在日最大权利,赦免了裕仁天皇,让他逃过了应有的处罚,这便给予日本人给裕仁开脱的机会。

而且在侵华问题上,日本国内仍存在的军国主义分子,拒不承认侵华战争的事实,妄图篡改历史,将这一段罪恶的历史从日本历史中抹去,以为自己像鸵鸟一样将脑袋藏起来,别人就看不到它了。

钱其琛

不过考虑到中日两国友好关系,以及争取日本人民的希望,以及裕仁天皇对侵华战争的责任以及众多在日侨胞的感情,我国决定派出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以“国家主席特使”的身份参加裕仁天皇的葬礼。

钱其琛此次前往日本,不仅是参加裕仁天皇的葬礼,还带着特殊的任务:

一是就2月14日,时任日本首相的竹下登在国会答辩时,说的“上次大战是不是侵略应由历史学家作评价”的模棱两可的话语进行质询,虽然在2月16日,日本驻华大使约见我国副外长时曾说:“竹下首相对过去那场侵略战争曾做过明确表态,至今没有任何变化。”,但我国需要一个肯定的答复;

二是要对2月14日日本内阁法制局长官在国会答辩时所讲的“不论从国内法还是从国际法看,裕仁天皇都没有战争责任”的话,进行质问,确认日本是否承认侵华战争;

三就是借裕仁天皇葬礼的机会,继续开展外交工作,扩大我国的外交范围。

钱其琛

钱其琛部长就这样肩负着重担踏上了前往日本的飞机,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我国会派出外交部长参加日本天皇的葬礼,其实在世界上,葬礼并不仅仅是一场葬礼,这对日本来说是给自己的天皇举办葬礼意义重大,他们也可以通过这场葬礼来维护与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而我国也可以借此机会,当面对日本首相提出一些问题和质询,同样也可以通过日本天皇的葬礼,开展外交工作扩大外交成果,还能够展示我国的大国胸怀,因此我国才会派出钱其琛部长前往日本参加裕仁天皇的葬礼。

葬礼现场

1989年2月24日上午,裕仁天皇的葬礼在东京新宿御苑举行,共有163个国家和27个国际机构派代表参加了葬礼。

美、法、西德、印尼、印度、菲律宾、孟加拉等国总统,比利时国王、英国女王王夫泰国、新加坡、巴基斯坦和韩国总理都参加了裕仁天皇的葬礼。

葬礼进行当天清晨,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此时的日本不算寒冷,但也说不上是暖和,参加葬礼的各国使节、政要乃至总统、元首一级,依次在会场提前搭好的黑白帐篷中落座。

裕仁天皇的灵柩车在细雨中从皇宫出发,经国会议事堂、赤坂御所前往新宿御苑,日本当局并未阻止日本的群众前来哀悼裕仁天皇,灵柩车经过的各个路口都有日本群众前来迎送裕仁天皇。

日本当局还在各个重要的路口派有乐队奏哀乐,直至灵柩车到达新宿御苑。

灵柩到达新宿御苑后,先进行皇族仪式,然后再进行国家仪式,仪式结束后,新任天皇明仁天皇、竹下首相以及原众议长、参议长等先后致悼词。

致悼词结束后,参加者在哀乐中默哀,然后由数十名礼宾人员抬着装有灵柩的“葱华辇”(日本天皇出行专用的舆,因其顶上有葱型吉祥物装饰而得名,后专用于盛装天皇灵柩),走至新宿御苑的门口,并将其装进灵车,前往皇族武藏陵墓地下葬。

至此日本的国葬仪式就此结束,竹下登邀请各国参加葬礼的政要、使节和总统,于当晚参加在赤坂迎宾馆举行的招待会。

中国的“葬礼外交”,取得了巨大成果

2月24日当天下午,日本首相竹下登按照计划单独会见元首及以上贵宾,但在会见的贵宾中,竹下登破例会见了我国的钱其琛外长,这在竹下登的会见时间表中是临时添加的。

竹下登此举是为了当面向钱其琛外长,对自己于2月24日在日本内阁答辩会上的言论进行解释,竹下登表示:他对发展中日友好有一贯的信念,强调愿坚持在《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

竹下登

也就是说,竹下登承认侵华战争是侵略战争的事实,并会以此为基础与我国继续发展关系。

钱其琛外长对竹下登首相敢于承认错误的态度进行称赞,并表示:只有正确对待历史,才能发展中日友好。

日本外务大臣宇野宗佑,在会见钱其琛外长时,再次为竹下登,在国会的答辩进行了辩解,宇野宗佑称:“竹下首相的答辩未能充分表达其真意,并对此表示遗憾。日本对战争性质问题的认识已经写进了《日中联合声明》迄今并无变化。”

宇野宗佑

钱其琛面对宇野宗佑的辩解,也表示感到欣慰,但也希望“日方能够正确、慎重对待历史。”

至此钱其琛外长肩负的前两个任务已经完成,他得到了竹下登的当面回答以及日本方面的明确答复,也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答复,而且这两则会见消息,在当天就被报道了出来,有些日本报纸称:肆意天皇葬礼当天日方就向中方解释历史认识问题,这提醒日本政府不能草率的对待历史问题。

在国内外各方的压力下,竹下登在2月27日的国会答辩上,对其在上次答辩会上的发言作出了修正,明确表示:上次战争给邻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其侵略的事实是不可以否认的。

钱其琛

参加裕仁天皇葬礼的各国领导人以及各国派出的特使,都借此机会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接触,钱其琛外长也就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分别会见了英国、西德、印度、南斯拉夫等国的外长,取得了一定的外交成果。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钱其琛外长与印度尼西亚国务部长穆迪约诺进行的会谈,当时的印度尼西亚尚未与我国恢复外交关系,两位国家代表举行的会见,标志着两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就会恢复外交关系。

钱其琛外长与印尼国务部长穆迪约诺都认为,两国恢复外交关系的时间已经逐渐成熟,可以通过驻联合国代表团进行接触,然后再商谈何时正式恢复外交关系,以及如何宣布的具体事宜。

苏哈托

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之后又会见了钱其琛外长,苏哈托称:“印度尼西亚一直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可通过联合国接触,必要时两国外长也可会晤。”

1990年8月8日,中国印度尼西亚两国外长在雅加达签署了《中国印尼复交谅解备忘录》,中断了23年外交关系的两个亚洲大国终于恢复了外交关系。

时事社报道称,这便是中国外交的胜利。

就像英剧《是!首相》中吉姆哈克所说的“他这一死为世界做的贡献比他活着一辈子做的贡献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