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十九大工作报告涉台谈话确立新对台政策。蔡英文近来陆续间接隔空响应,提出接近“一中”的模糊说法,包括出访启程前罕见的正面评价蒋经国突显传承,却依旧闪避问题核心。对此,香港中评社发文进一步观察,蔡英文此行出访南太过境美国受高规格礼遇被“筹码化”,就长远的大局看对台湾并非好事,亦无助两岸和解。
从绿营最近陆续高谈“习蔡会”,以及蔡英文不断出牌可看出她的急迫感。但蔡英文目前要突破僵局的两大障碍。
第一,她摆脱不了党内“独派”掣肘,特别是来势汹汹的赖清德,让她更加谨慎。蔡英文去年520上任迄今,虽陆续出招表示要建立与大陆所谓的“互动新模式”,民进党要有两岸关系“新论述”云云,实际上却有益发保守倾向。去年就职演说还谈“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今年几场重要演说都以“新四不”(承诺不改变、善意不改变,不会在压力下屈服,不会走回对抗的老路)取代。标识“一中”的所谓的“中华民国宪法”不见了。接下来,2018又有地方“九合一”选举,在派系牵制下,蔡英文要转向压力很大。这也是蔡英文近日虽已有接近一中的表述,却又无法说出“九二共识”或接受两岸同属一中的深层原因。
第二是外部因素,美国周旋于国共、两岸之间有悠久历史,根据美方自身利益出手,收放自如,依附强权的台湾别无他途只有“被筹码化”而已。这次蔡英文在夏威夷过境的参访活动公开让媒体采访,已是访问的规格,不止是过境。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日前通过“台湾旅行法”草案,一旦正式成为法律,包括美国部长级官员、将级军官及行政部门官员皆可访台,美国与台湾地区的高层互访将成常态。
但可回头看看陈水扁案例,陈水扁2000至2004第一任曾与美国有一段蜜月期,2003高调赴纽约领取“国际人权联盟”颁发的“国际人权奖”,任内还二度在巴拿马会晤当时的美国国务聊鲍威尔,更曾在美国提出制订“台湾新宪法”之说。美国的大开绿灯让绿营、“独派”受到鼓舞,主张应强势与大陆对抗,再加上后来扁家贪渎事件爆发,开始向“台独”倾斜推正名、公投,愈来愈激化。
但后来,美国并没有一直挺下去,超过了一个临界点,美国在“美中关系利益”下就转向了。被弃的陈水扁从风光赴纽约领奖到第二任期美国不理他,连本土都不让他过境,且口出恶言,整个拉黑,也不过就是几年的时间。
以目前国际情势,美国、中国大陆、台湾地区的关系并非等边三角形,特朗普11月初亚洲行之前,先以高规格接待蔡英文过境企图做为与中国叫价的筹码。台湾断然不可能拒绝美国的示好,在野党也不敢反对,美国的拉力会滋养台湾的分离主义,让两岸关系更难解,陈水扁当局即是前例。更清楚的是,不对等的美国、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三方关系,台湾只是其中的棋子。
十九大揭橥的新对台政策,有软有硬,硬的部分,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必须坚持的方针。六个任何(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则描绘出行动策略。
十九大报告涉台章篇,软调部分“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碍。”指引蔡当局打破僵局的路,亦即底限。综合观之,这对台湾的门坎并不高。“中华民国宪法”是一中,现状是一中,不独就是一中。只要蔡英文亲口说出来,两岸即可恢复对话。
大陆现行对台政策,呈现一个相当大跨距,从只要认同两岸同属一中就可以谈,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亦即从一中屋顶到一国两制都存在可能。马英九任内2015年11月新加坡“习马会”,实际上已为一中屋顶模式开出了一条可能的路。
台湾僵局无限期拖下去的可能性不大,尤其眼看着国民党重返执政可能性不高,也在往本土化倾斜,两岸迟早要摊牌。在被迫摊牌时,台湾能选择的空间就不可能有如此大跨距。
编辑:小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