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日本核污水处理再引争议:东电曾多次排放地下污水,排放标准受质疑,国际组织警告“或损害人类DNA”

文丨关珺冉 王 编辑丨漆菲

“辐射物质5年就会跨越太平洋到达美国西海岸,10年后会随着洋流再次流回东亚,30年后将遍布全球。”当有关“日本将把上百万吨核污水排入太平洋”的消息传出后,中文舆论场类似评论不绝于耳,话题热度屡上热搜。

这缘于日本首相菅义伟在10月21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不能始终不确定福岛核污水处理的相关方针,会尽快作出负责任的决定。”随后有消息称,将以10月27日为限,下达将超过120万吨核污水稀释后排入太平洋的最终决定。这不仅在日本国内掀起轩然大波,更引起全球的批评声浪。

碍于多方压力,日本产业经济大臣梶山弘志于10月23日召开记者会,否定了27日下达最终通牒的说法,并表示“日本政府会听取多方意见再做决策,现在还没到可以做决定的时候”。一直以来,日本在处理核废料问题上都强调“安全”与“责任”,仍显得难以服众。“口口声声说安全可排放,那为什么还储存至今?”“太平洋是你一家的吗?”一时间,日本政府成了网民群嘲和质疑的对象。

福岛核电站地下水的净化装置(来源:福岛民报社)


“花销最小,速度最快”的方案

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已经过去9年,尽管日本政府在2013年就做出了“废炉”(停止福岛核反应炉运作)的决定,但距离核燃料棒冷却至少还需要40年。这一事实让核废料处理问题悬而不决。

应对“高烧不退”的核燃料棒,“灌水冷却”成为最节约成本的一种解决办法,其代价是每天产生约170吨的高辐射污染水。由于技术能力有限,目前东京电力公司(下称“东电公司”)只能对污染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清除稀释。

2015年,日本投入使用 “多核素去除装置(ALPS)”,随后又建立了二次净化处理系统,它们能将锶、铯等60余种放射性物质浓度降至一定的标准值以内,但放射性物质氚基本除不掉。这些经过去污作业的处理水被封存保管,有待技术升级后再做后续处理。

为了储存处理水,东电公司在福岛第一核电站腹地内建起储水罐,每个储水罐造价高达1亿日元。截至今年9月,东电公司在核电站厂区内建设了1044座储水罐,储水量达到120多万吨。而污水储罐建设将于今年年底结束,总储水能力上限为137万立方米。而从2022年下半年起,日本将会出现核污水无处储存的巨大难题。

作为岛国的日本,本就土地资源有限,加上由于日本各地方自治体的强烈反对,目前面临包括处理水、污染土壤在内的福岛核污染垃圾无处封存的社会问题。根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估算,东电公司为处理福岛核事故将耗资81兆日元(约合519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污染水处理费占比最大,高达51兆日元。这与日本经济产业省预设的8兆日元的污水处理费相去甚远。

今年3月,东电公司向日本政府提出包含地下掩埋、注入地壳、以水蒸气形式排放到大气中、以稀释水形式排入海里、转化为氢化物排放等五种处理方法。其中,以稀释水形式排入海里的方案得到东电公司的力推。日本《朝日新闻》认为,该方案是五个方案中“花销最小,速度最快”的处理办法。


福岛第一核电站(来源:河北新报)


日本参照标准受到学者质疑

福岛第一核电站早就有过向海洋排放污水的经历。据东电公司的消息,第一次可追溯到2014年8月,当时通过一系列试验,处理了约4000吨地下水。这之后,有关地下水的提取、净化和排放一直持续进行。2015年9月14日,东电公司从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的水井中抽取净化后的污染地下水,排入海洋。约两周后,排入附近港口的污染地下水达到3310吨。有评论认为,污染地下水的排放是迈出处理水排入海洋的第一步。

日本经济产业省在今年7月公布的资料中宣称,把含氚的处理水排入海洋是国际惯例,日本会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及日本相关法规,将处理水稀释到“1升排放水氚含量低于1500贝克勒尔”后再排放。

日本政府参照了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提出的标准,制定了防治核辐射的相关国内法规。据悉,ICRP将被辐射量限度定为每年1毫西弗——作为辐射的衡量单位,毫西弗与贝克勒尔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从人体视角出发,后者是从辐射物质的视角出发进行衡量。这一建议虽然没有国际法地位的约束力,却被很多国家作为拟定国内法的根据所采纳。

日方强调,每升1500贝克勒尔的标准比国际原子能机构设定的每升6万贝克勒尔的相关标准严格40倍。“只有当每天饮用2升氚含量为6万贝克勒尔/升的水,人体一年累计辐射量才会到1毫西弗”。而根据东电公司的报告,福岛核污水经过处理后,铯137浓度降至0.185贝克勒尔/升,锶90浓度降至0.0357贝克勒尔/升。

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储存罐

围绕衡量标准的科学依据,一些日本学者和政府产生了分歧。北海道大学教授长岛美织在《风险政治性的扩散》一书中指出,所谓“依照科学的国际标准”的说法本身是一种“伪权威”。2007年ICRP在其颁布的辐射风险基准中明确指出,辐射量判断基准的推算存在科学依据的不确定性,不能作为个体辐射剂量的判断依据。

长岛还指出,同为国际组织,ICRP和“欧洲辐射风险委员会”(RCRR)、“市民与科学家关于辐射问题科学研究会”(ACSIR)等机构制定的标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众多科学依据中如何选择政策以及政策宣传的依据,这不是科学问题,而是政治判断问题。”

日本渔业从业者表示反对

对于排放核污水入海一事,在日本反应最强烈的莫过于深受其害的渔业从业人员。

10月26日下午,福岛县郡山市正月莊怀石料理店店长铃木正二正在店里消毒,为晚间时段的迎客做准备。郡山市自8月以来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猛增,截至10月21日共确诊148人。铃木向《凤凰周刊》直言:“我反对将核污水排入海里,福岛县渔业、餐厅等相关人员也都反对。一旦排放,会有更多的风评被害,福岛县打捞上来的鱼全都得遭殃。”

“风评被害”是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以后开始流行起来的一个词,当时人们由于担心产自灾区的蔬菜等农产品乃至工业品受到核污染而对其敬而远之,从而对灾区经济形成雪上加霜的打击。

韩国首尔的NGO组织“环境运动联合”举行抗议游行(来源:共同社)

“科学上说,将处理水排入海中是安全的做法。但如何把安全的消息告诉外面,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福岛县相马双叶渔业协同组合的一位相关人员告诉《凤凰周刊》,“我们的鱼几乎都在日本国内贩卖,相比于渔民的气愤,我们更担心市场和消费者的不安。我们能做的只有不停地说,这里是安全的。”

福岛县水产资源研究所的一位负责人也说,目前福岛县的鱼需要证明书才能在日本各大超市售卖。“事实上这里的鱼早就安全了,科学地讲不需要这样的检测,但为了应对风评被害,我们只能继续检测下去。”

在铃木的料理店,目前有约三成鱼类食材来自福岛周边。他表示,如果日本政府决定将处理水排入海里,他只能将店里的食材换成淡水鱼,替代原本从福岛周边打捞上来的海鱼。“福岛的范围很广,虽然郡山市离海边很远,但也会受影响。”铃木一位开寿司店的朋友也说,正考虑改用淡水鱼来做寿司。

考虑到从业者的忧虑,日本政府专门设立了“风评被害对策”工作小组,力争在2022年将核污水正式排入太平洋之前“争取国内外的理解”。在东电公司的报告文书和解决方案中,关于“如何处理风评被害”的论述所占篇幅甚至与污水处理流程的解释相当。

日本全国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全渔联)会长岸宏10月16日与农林水产大臣野上浩太郎举行会谈,对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欲排入大海一事表达强烈反对态度,并称“这会对渔业带来毁灭性影响”。野上回应称,“(全渔联)担心风评是必然的事”,表达出对全渔联立场的一定理解;他还说,为了赈灾重建,最优先事项就是不让渔业者的努力白费,应该来研究处理方法及“风评被害”的因应对策。

2011年起,包含海产品在内的福岛农产品或多或少受到滞销。面对农民的苦苦哀嚎,福岛成为日本政客展现施政决心的舞台。

比起前任们鞠躬下台的窘境,前首相安倍晋三在镜头下捧着一箱福岛鱼干猛吃的画面堪称经典。无论是2012年的众议院选举、2013年的参议院选举,还是2014年与2017年的众议院选举,安倍都把发出选战“第一枪”的地点定在福岛。一位来自福岛县的县民直言,如果没有核事故,自民党不会那么快能卷土重来。“福岛让安倍获得再度成为首相的契机,这七年多也给了他展示才能的舞台,但他却没能好好把握。”

而如今,上任一个多月的新首相菅义伟决心要完成安倍“未竟的夙愿”:“福岛的污水问题不能一直推迟,需尽快决定处理方案。”他在最近强调:“再生能源自不必说,也包括确保安全性的核电,将最大限度地活用能使用的能源。”

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义伟首次发表施政演说。

10月26日,菅义伟上任后首次亮相国会,在施政演说中,他做出了迄今最重磅的承诺——日本力争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carbon neutral)”。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这是日本首相首次就实现“零碳社会”给出具体的时间表。此前,日本政府曾表示,将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零排放。日本《产经新闻》指出,想达到目标,意味着日本社会将重启核电的社会讨论。谈到新政府重启核电的态度,原大阪府知事桥下徹说,即使出现反对声音也要去做,这是菅义伟的政治姿态,也是维持菅政权的重要支柱。

外界难以摘下“有色眼镜”

除了借助冷冰冰的数字强调安全,日本政府对于外界最朴素的忧虑始终缺乏关注,譬如“处理水排入海里到底对人有什么样的危险?”“福岛周边的鱼还能不能吃?”“氚以外的辐射物真的过滤干净了吗?”日本政府、东电公司乃至农产品经营者都把“风评被害”列为首要风险而忙得不可开交,这显然与国际社会的感受出现“温度差”。

不光是中国互联网,核污水的处理问题也引发了邻国韩国的担忧。有分析称,此事或会进一步加剧韩日关系的对立。韩国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洛渊于10月22日会见了日本驻韩国大使富田浩司,要求日方公开福岛核电站核污水处理相关信息:“日方应该透明公开所有与福岛核污水处理的相关信息,并在得到国际社会的同意下进行有关工作。”

韩国济州道知事元喜龙表示,希望日本政府停止核污水排放的相关准备工作,就核污水处理方案与他国进行协商。“如果日本政府拒绝这一要求,将与所有当事方联合采取所有手段应对,其中包括起诉日本。”韩国政府还以国务调整室为中心,针对福岛核污水处理问题成立了“福岛核电站污染水排放应对任务组”。

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储存罐

有分析称,韩国有可能加快扩大禁止日本水产品进口的范围,再次开始类似2019年的“抵制日货运动”。韩媒评论,希望菅政权明确认识到,如果强行决定释放核污染水的话,将更难改善韩日关系。“由于污染水的排出造成的健康问题及环境损害,韩日关系可能恶化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对于日本的做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0月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说,日本福岛核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望日本政府秉持对本国国民、周边国家以及国际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深入评估福岛核电站含氚废水处理方案可能带来的影响,主动及时地以严格、准确、公开、透明的方式披露信息,在与周边国家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慎重做出决策。

国际机构及组织调查的结果同样不容乐观。德国一家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对核污染水扩散情形计算建模,结果显示“美国或成最大受害者”:57天内辐射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半年后高剂量辐射大规模扩散;只需3年,美国和加拿大就将遭到污染。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也于10月23日发出警告称,福岛核电站排放到海里的污染水含有放射性物质,有可能损害人类的DNA。绿色和平组织已与东电公司确认该系统并未去除放射性同位素碳-14。“福岛核电站存储了约123万吨含危险水平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及其他危险放射性核素的污染水,如果将这些水排放到太平洋,将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长期后果。”

绿色和平组织德国办公室核问题专家肖恩·伯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即使经过处理,污水中也不可能只含有氚,还有碘-129、锶-90、钌-106等放射性元素,“任何一种放射性核素浓度过高的话都可能危及生命”。

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储存罐

近年来,日本高层使出浑身解数,在各大国际场合推销福岛食品。在10月21日刚刚召开的东盟和中日韩农业大臣会议上,日本农林水产大臣野上浩太郎不遗余力呼吁各国“尽早撤销对日本食品的进口限制”。但截至目前,中国始终未对福岛食品解除进口限制;韩国和美国对福岛部分产品采取进口限制措施;俄罗斯、新加坡、欧盟等14个国家和地区需提交检测证明书后,才可进口福岛食品。

围绕污水处理的争议,始终让外界难以摘下“有色眼镜”。菅义伟在10月18日首度出访东南亚时屡次强调“和平、互助、共赢”的日本理念,但对于核污水的处理,无论日本政府怎么强调“安全”,都让日本在东南亚乃至国际社会中标榜的“大国责任”瞬间破功。

“曾经有比喻说,核电站宛如一座没有厕所的大厦。这事关核电企业乃至国家的责任问题。”日本(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评论说,当核电站成为各国既有设施后,该如何解决“大厦没有厕所”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献策献力,攻克艰难。“否则,相关问题一旦暴露出来,会影响当事国乃至周边各国的环境及经济。”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观象台创作,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