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由2012年的63.69分提升到2020年的80.05分(百分制),创历史新高。2020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超过120万件,授权超过50万件,居世界首位。在《专利合作条约》(PCT)框架下国际专利申请量方面,中国同样引领全球。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专利申请数量保持领先,逐步成为全球知识产权大国。这些进步和成就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增强了外资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
“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将“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列入数字经济重点产业。
顾清扬认为,中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完善的专利制度和有效的专利保护,既促进技术创新,又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保驾护航。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大在华专利布局力度,其中在华发明专利申请为2.3万件,同比增长3.9%。
顾清扬表示,近年来,中国大力加强营商环境建设,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稳定上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增加在华专利申请,表明他们认可中国营商环境的改善和提升,对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满信心。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合作日益紧密。服务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领域。上述数据部分反映出,中国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顾清扬说。
目前,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已与“一带一路”沿线的40余个国家建立正式合作关系,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专利局、东盟、欧亚专利局等地区性组织深入开展合作,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签署加强“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政府间协议等,中国专利在更多国家得到认可。去年11月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将促进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知识产权方面加强合作。
顾清扬表示,与“一带一路”沿线伙伴加强知识产权合作,有助于完善知识产权国际治理体系,全面提升相关国家的知识产权整体保护水平,“这对于促进合作伙伴之间的科技和知识分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