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上,过去常常把卢沟桥事变,作为中国全面抗战的开端(现在好像改成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了)。经常大家心里非常疑惑,卢沟桥在中国的北京城外,日军是如何把军队驻扎到中国的?而且就在过去的天子脚下,我们简单回味那段历史,便知端详!
在二战结束后,不少日本人感慨,如果日本专心致志的侵略中国,不去招惹美国、英国、苏联等国,也许二战的结果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不少中国人也其实暗自想过这种可能,感叹道,多亏日本的战略失误,才有了今天的大好局面。
坦白说,日本的战略失误的确存在,抗战的胜利离不开世界局势的变化,但更离不开的是中国人民的顽强不屈、殊死抵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日本的战略失误。
日本自1860年明治维新崛起之后,逐渐吞并了朝鲜、琉球等地,并通过甲午海战一举奠定了亚洲强国的地位。这一系列的胜利刺激了日本的狼子野心。1905年日俄战争的胜利,更是让日本人觉得西方列强也不过如此,从内心深处开始狂妄自大,这种性格决定了日本人敢赌、豪赌,胜则鸡犬升天,败则鸡犬不留!
甲午海战是赌,日本以弱胜强;日俄战争是赌,再次以弱胜强;九一八事变是赌,还是以弱胜强。这种历史背景下,他会以为胜利的天平一直在日本这边,所以敢赌珍珠港、打美国个措手不及;敢赌香港、新加坡,从英国人手上抢食,自以为老子天下无敌!最终,四面树敌,造成失败,日本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其实在二战中,日本是有战略高手的,曾经看过一本资料,日军的土肥圆就曾经提出战略,在日军占领东三省后,不能继续入侵华北,而是要和国民政府搞好关系,协助国民政府消灭共产党,换得国民政府对东三省的默许。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国共合作抵抗日本,暗中培养另外力量给共产党支持,让中国陷入国共内讧之中不能自拔,当日本把东三省彻底消化之后,一方面加强对苏联的防备,另一方面寻找时机,再陆续吞并中国!应该说,土肥圆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如果日本真按照他的战略,我们的抗战历史必然会延长。
但问题是,日本有远谋深虑的土肥圆,更有鼠目寸光的陆军少壮派。少壮派自以为自己已经练成葵花宝典,天下无敌,根本瞧不起土肥圆这种慢吞吞的战略,妄想一战成名,一日占领中国,自己能够名垂千古,而国民政府的拉胯表现,正好给了这些人印证自己正确的机会!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今日占一县、明日占一城,一直占领到了北京城外,国民政府的妥协,更加刺激了日本少壮派的野心,他们还想通过一场新的“九一八事变”,占领北京,占领华北,以为国民政府还会想“九一八”事变一样息事宁人!
国民政府虽然是个任人欺负的软柿子,但屡屡受到日本欺负,早就心有不甘,泥人还有三分火,因此对国民政府而言,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而且从内部环境来看,在卢沟桥事变之前,发生了“西安事变”,国共两党已经达成了一致抗日的共识,此时日本再次挑衅,就完全导致了抗战的全面爆发。
应该说抗战的全面爆发,对日本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对中国也是一个偶然事件。是日本陆军少壮派完全绑架政府的一个决定,抗战初期,国军的丢城失地,又似乎印证了陆军少壮派决策的正确性、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刺激了他们的“雄心壮志”,海军、空军看陆军如此英明,个个升职加薪,当然也不甘寂寞,最终造成了日军看似屡战屡胜,到处攻城略地,但实际上四面树敌、战线拉长、后勤不济、深陷一个大大的泥潭不能自拔,最终国力耗尽,一战而败,而这一败,实际上把明治维新以来的所有战国基本吐了个尽光!
我们回看日本二战的整个战略,发现实际上在初期是一种敌强我弱的局面,不管是从军队的战斗力、还是政府的组织协调能力,日本都强于中国。在这种局面下,中国整体上采取了诱敌深入、持久作战的战略,耗尽了日本的国力,而国际形势的变化也是慢慢的变成了有利于中国(国际形势的变化也离不开日本的神助攻,英、美、苏联等国本来是隔岸观火,但日本的挑衅,让他们慢慢变成了中国的盟国)!
我们现在说选择大于努力,实际上也是说人生的战略的;而且战术之胜掩盖不了战略的失误,甚至战术越胜,战略越败。
回到我们文章的开头,日军为何能驻军于北京城外?实际上,虽然国民政府不愿意,也不是主动作为,更是丢脸丢到家的行为!但从客观上来说,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就一再退缩,因此日军今日占一城、明日占一县,从而屯兵于北京城外!客观上造成了诱敌深入,也造成了日军的盲目自大!
国虽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