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纠正一个坏习惯,远难于培养一个好习惯!看看新加坡的小学怎么做

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一、二年级进入小学,孩子开始接受正规、系统的学习,这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



很多家长认为小学低年级要让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这是极其错误的。低年级孩子崇拜“权威”,无条件信任老师,服从老师和家长的指导。

此时,良好的学习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若不重视培养,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型,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到达中高年级后也很难纠正。

小学阶段:

主要培养孩子基本及拓展性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包含内容众多,在小学阶段,孩子需要培养的学习习惯主要是基本学习习惯,其次是拓展性学习习惯,个性化学习习惯没有硬性要求。

1

基本学习习惯:

指孩子为了适应学习生活而必备的、基本的学习习惯,更多偏重行为规范。例如,认真听讲、认真书写、预习和复习、独立完成作业、自主学习等习惯。

2

拓展性学习习惯:

指孩子为了适应拓展性、探究性学习而需要具备的学习习惯。例如,合作学习、查找资料等习惯。

3

个性化学习习惯:

指孩子自身带有明显个人特殊的学习习惯。例如,通过梳理知识关系、建立结构图来记忆知识等习惯。

孩子缺乏自控能力,学习习惯培养会出现反复,需要依赖成人的监督。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孩子自我监督、管理意识较差,因此在培养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会出现反复的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不厌其烦地履行监督的职责,反复提醒,当孩子出现坏习惯时需及时指出来、告诉孩子,与孩子一起巩固良好习惯、纠正不良习惯。

对每一种习惯(如写字姿势、看书姿势、按时写作业、检查作业的习惯)都提出明确、具体的内容,让孩子清楚明白习惯的具体内容。例如,不要简单的告诉孩子“好好写字”,而应该告诉孩子“按正确笔顺,一笔一划工整地写字”。

在训练孩子的行为前配以讲解和示范,并在必要时把具体动作或行为要求分解。尽量做到具体、明确、简单、容易操作,使孩子有法可循。一定要持之以恒,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

纠正一个坏习惯,

远比培养一个好习惯要“费劲”!

坏习惯一旦养成,要纠正就需花费一些时间和“力气”。因为无论是坏习惯,还是好习惯,都是孩子固有的一些行为方式。因此,从小就要开始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纠正坏习惯的需求。

在培养过程中,让孩子了解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便能很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例如孩子总是趴着看书、写作业。可以告诉孩子:“你现在的姿势是错误的,这样容易使你的视力下降,最后需要佩戴眼镜才能看清东西。”然后拿一副平光镜给孩子戴着,让孩子做跳起来、甩头等动作,感受戴眼镜给运动造成的不便……

与孩子一起商量具体的规则,解释清楚具体的规定,制定一个有吸引力、约束力的奖惩措施,并严格执行。

如需了解更多,请点击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