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部分蔬菜都仰赖进口,不过豆芽却多数由本地农场培育生产。本地目前共有六家豆芽场,每天生产供应占市场九成的食用豆芽。
坐落在林厝港的詹愈盛豆芽场,于1969年成立,历史悠久。豆芽场创办人詹愈盛当年靠着120元的储蓄白手起家,采用的是源自缅甸的乌皮绿豆,靠着准确拿捏的泡水及浇水时间,让豆芽健康生长。豆芽场目前每天可生产三吨的普通豆芽和700公斤的黄豆芽,让消费者每天都能吃到农场新鲜直送的美味豆芽。
现年76岁的詹老先生,2004年将豆芽场交给儿子詹于锋和外甥陈得展管理后,就过着退休生活,还利用豆芽壳,做起了豆壳枕头的生意。而陈得展近年来也扩大豆芽场的设备和规模,利用自动洒水和雨水回收系统,节省人力、水费等运作成本。
除此之外,拥有工程背景的陈得展,还看准了巴刹以外的超市商机,利用自己所学改良机器,研发真空包装技术;豆芽场也引进了乳酸菌技术,在培育豆芽的过程中加入乳酸菌,增加豆芽的营养价值。
尽管科技化是本土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对詹愈盛豆芽场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成本、资金、地契等,都是他们需要面对的挑战。
来源:8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