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在线12/17刊发京都大学诸富彻教授的文章,分析星巴克在英国为什么能免税14年,解读跨国企业如何躲避企业税。
文章指出,跨国公司一直以来已经很善于避税,而GAFA和其他跨国公司通过与在避税地设立的子公司进行交易,转移了超过6000亿美元的利润。这相当于全球企业税收的10%,导致其他国家的税收下降严重。本文是作者《全球税收:超越国界的征税权力》(岩波新集)的摘要版本。作者是京都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教授。
无固定市场价格的无形资产
转让定价税是用来防止跨国公司通过集团子公司之间的交易,操纵利润从高税率管辖区向低税率管辖区转移。例如,它通过假装子公司A向子公司B支付巨额成本,以换取子公司A购买价格过高的原材料,来调节利润转移。要判断是否属于利润转移,税务机关采用的是交易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信息。
换句话说,它们将货物和服务在市场上与无关第三方交易时适用的价格适用于多国集团公司之间的交易。如果通过这种交易进行暴利转移,集团公司之间的交易价格应该会严重偏离市场价格。如果通过这种方式发现利润转移,税务机关可以对其征税。然而,只有在有市场价格信息可以参考的情况下,转让定价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对知识产权、品牌等无形资产实行转让定价有一定的难度,原因如下:(1)与工业产品不同,大量的标准化产品尽管生产出来,但在市场上的交易并不广泛;(2)无形资产的内在价值,往往与拥有它的公司有密切的联系,难以在市场上进行估值。由于这些原因,对无形资产实行转让定价就有一定难度。
因此,随着经济数字化的发展,无形资产已经具备了创造利润的核心资本的功能,转让定价税制度的效力有所下降。
利用专利费避税的机制
无形资产,这里主要以是知识产权为例,到底是如何用来避税的呢?比如,有一家跨国公司总部设在日本,旗下有生产和销售产品及服务到美国市场的子公司,也有在避税地持有非实质性资产的公司。
首先,在日本总部进行的研发产生的知识产权以某种方式转移到避税地的资产管理公司。然后,资产管理公司建立了一个结构,即从其美国子公司收取专利费,以换取使用知识产权制造和销售其产品和服务的许可。这样一来,在美国市场赚取的利润就会以专利费的形式积累在避税地。
但是,这些利润在那里却并没有被征税,或者即使被征税,也是微不足道。在极端情况下,美国子公司的利润为零,只要在避税地积累的利润不以分红的形式返还给日本总部,而是继续积累在避税地的资产控股公司中,就可以避免日本政府在本国的税收。这样一来,跨国公司可以将其全球企业税负降低到几乎为零。
GAFA是避税的先驱者
这个方案有两点值得关注。首先是日本向避税地转移无形资产。第一种是将无形资产从日本转移到避税地,既然是日本总部与资产持有公司之间的合法经济交易,那么,资产持有公司就应该向日本总部支付合理的价格购买该无形资产。该资产定价的自然依据是该资产在未来产生的年收入的折现值。
但是,这并不能让资产控股公司在避税地积累财富,因为,资产控股公司从日本总公司购买的无形资产的金额,将与资产控股公司未来从美国子公司获得的专利收入总额相平衡。为此,日本总部必须无偿转让这些无形资产,或者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给资产控股公司。而这些事情也正是目前实际发生的情况。
第二个关注点,是美国子公司向资产控股公司支付的专利费水平。这里,美国子公司支付给资产持有公司的专利费水平,是否定得高于合法的经济价值,从而起到将美国的利润真正转移到避税地的作用。
之所以防止利用无形资产避税的难度极大,是因为在上述第一和第二重点中,很难制定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客观价格。究其原因,源于上述无形资产经济价值评估的难度。
自2000年以来,经济全球化和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使无形资产成为企业的核心,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在规模上更加严重。事实上,利用无形资产避税是目前跨国公司的普遍做法。GAFA(谷歌、亚马逊、脸书、苹果)等美国跨国公司,是数字公司的代表,也是利用无形资产发展巧妙避税机制的代表。
谷歌,利润达到227亿美元却能免税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谷歌和星巴克的案例。2003年,也就是在2004年8月注册为公开股票公司的前一年,谷歌将其搜索和广告技术卖给了位于爱尔兰的子公司谷歌控股,然而,这实际上是一个将无形资产卖给低税率国家的典型例子!该子公司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由位于百慕大的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控制,因此,根据爱尔兰税法被定义为百慕大公司。与这家位于避税天堂中间的资产控股公司向对应的是位于百慕大的资产管理公司。顺便说一句,百慕大的公司税率是零。
谷歌把这项技术卖给其子公司,肯定是收到了不小的代价。如果数额可观,2003年它将缴纳巨额的企业税,但是,根据证券交易委员会2004年的记录,谷歌在全球范围内只缴纳了2.41亿美元的税款。这意味着,这项后来创造了数百亿美元利润的技术,在当时的价值只有7亿美元。
事实上,仅一年时间,位于百慕大的子公司谷歌控股就实现了227亿美元的利润。这是因为该子公司已经成为谷歌最有价值的技术的合法所有者。
谷歌在爱尔兰的控股公司,已将其专利权授予谷歌在欧洲的子公司。然后,谷歌在德国和法国的子公司每年向谷歌控股支付数十亿美元的专利费,通过爱尔兰将德国和法国的收入输送到百慕大来避税。
为什么星巴克在英国几乎不交税?
星巴克自1998年开始在英国经营,2012年10月,路透社的报道让我们震惊,其英国子公司在15年的经营中,有14年出现了亏损,而且,在英国几乎没有缴纳企业税。
事实上,在截至2011年10月2日的财政年度,该子公司的销售额约为4亿英镑,毛利润为7.854亿英镑,经营亏损为2880万英镑,税前经营亏损为3290万英镑。不过,当地子公司在英国咖啡零售市场拥有31%的市场份额,公司在给股东的报告中提出,其英国业务盈利稳健。这种差距到底该如何理解?
据路透社报道,星巴克英国子公司通过三笔集团间交易,将巨额资金转移到英国以外的集团公司。(1)向荷兰子公司支付专利费,(2)向荷兰和瑞士子公司支付一定的咖啡采购保证金,(3)向美国母公司支付贷款利息。其中,(1)和(2)只在目的地国以极低的税率征收。通过这三种途径,资金流出英国,这也是当地子公司持续亏损14年的原因。
星巴克向几乎分文不值的子公司支付巨额专利费
(1)具体是指为获得星巴克品牌和商标的使用权、使用基于环境和社会考虑而选择的最高品质的阿拉比卡咖啡、使用星巴克的门店经营、商业模式和门店设计理念而支付的专利费。并有权使用星巴克的门店经营、商业模式和门店设计理念。这些全部构成无形资产。
星巴克向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表示,其研发部门设在公司总部所在地西雅图,其海外子公司的作用仅限于其"本土化"。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荷兰子公司并没有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为什么英国子公司要向荷兰子公司而不是美国总部支付显著的专利费?这种支付的经济理由,根本无法能用企业的重要性来解释。这里有一个合理的假设,这种做法就是以避税为目的,而实施的利润转移。
这些案例与上一节的谷歌和星巴克案一样,有助于厘清避税机制,但是,另一方面,对于谁在避税、避税规模如何,很难说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量化评价。
跨国公司缴纳的税款是国内公司的一半
这是因为很难获得跨国公司内部使用的转让定价和可比正常价格的数据。然而,近年来,由于有了这些数据,对避税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出现了全面的新情况。
根据1999年法国制造业公司的公平交易价格和公司内部交易价格的详细跨部门资料估算,法国跨国公司向十个避税地转移利润造成的税收损失,约占法国公司税收总额的1%。此外,这10个避税地也是法国最大的避税地。而且,跨国公司与这10个避税地的内部交易90%以上集中在450家跨国公司。
另一项研究利用英国税务与海关所掌握的公司税申报表的非公开信息,将多国企业与国内企业进行比较,以考察其应税利润规模是否存在系统性差异。调查发现,跨国公司的外国子公司的应税利润与总资产的比率比规模相当的国内公司要低12.8%(后者报告的比率为25.2%)。如果我们假设这些差异都是由于避税造成,那么跨国公司在英国避税的应税利润就只有一半。
全球有10%的企业税流失
跨国公司与国内公司应税利润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申报的应税利润比例非常高,几乎为零,也就是说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海外子公司充分利用避税天堂的避税机会,因此申报的应税利润非常少。这意味着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其海外子公司利用避税地的避税机会,使其几乎没有应税利润可报,实际上,跨国公司子公司应税利润为零的公司比例为61.1%,而国内公司的这种情况为28.6%。
有人研究过各国利润转移规模的估计结果。大规模的利润转移发生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企业税率较高的发达国家。同样明显的是,这些转移的目的地都是"避税地"。据他们估计,2015年全年有超过6000亿美元转移到避税天堂。
更重要的是,这相当于多国利润的近40%。爱尔兰位居榜首,仅转移到那里的利润就超过1000亿美元。其次是加勒比海、新加坡、瑞士和荷兰。这种利润转移,自然会给国家税收带来沉重的损失。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欧洲国家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其中以德国为首,德国的企业税收损失了28%。另据显示,日本的企业税收损失了6%,达到约3万亿日元。据计算,整个世界的企业税收损失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