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苗外之苗”之八:冷战后,美国积极干涉老挝政局,王宝崭露头角

接续前文《“苗外之苗”之七:老挝苗民,卷入与法国殖民者的合作,带来祸端》

从这一章开始就不大好写了,因为涉及越南战争与老挝秘密战争。不管站在什么立场描述,怎么评价相关事件,都会引来某些类型的读者的诟病。这段历史的解密资料很多,不是没有资料可写,而是很多历史细节不适合放在公共平台谈。我只能用粗线条描述。

说起解密资料,倒不是说这些资料全都是惊世骇俗的事件。所谓解密资料,一般是相关国家根据档案管理法对外开放若干年前的内部文件,真要是涉及当事国重要国家机密的文件,至今仍然不会开放查阅。研究人员根据解密文件可以更全面地解析当年国际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与相关国家领导的决策过程以及真实的历史事件走向。如果不用于史学分析,大多数资料是索然无味的。

这一章节就毫无趣味,请耐心阅读。很凑巧的是,你看到本章节及以后章节揭露的美国发动秘密战争的手法,可以联想到美国今天在区域战争中的做法:及早全方位渗透和布局,不择手段发动诋毁敌对方的宣传战,积极寻找和扶持区域代理人,深度干预选举或者颠覆合法民选政府,大量培训雇佣军冲锋陷阵替自己火中取粟等。

外迁老挝的苗民的雇佣军在风云激荡的冷战岁月里的命运,不过是一片受人拨弄的飘零黄叶而已。

一、 老挝为什么总是招到殖民主义者苍蝇?因为苍蝇的目标都是中国。

法国入侵东南亚的主要目的是以东南亚为跳板侵略中国南疆。法国殖民者在十九世纪中叶入侵越南和柬埔寨的同时,开始觊觎老挝。

法国先派天主教徒和商人以及伪装成探险者的特务进入老挝,了解老挝的社会经济状况,同时培养老挝人民的亲法情感。1888年到1889年,法国将军巴维率领一个探险队对老挝进行了范围最广的“探险活动”,首次绘制完整的老挝地图。

十九世纪末,法国占领柬埔寨和越南后,对统治老挝的暹罗提出老挝是越南属国,要求割让湄公河东岸,但被暹罗拒绝。法军于是在1893年春开始对老挝发起猛攻,兵分三路入侵老挝:第一路法军从柬埔寨进犯,第二路指向克马腊特,第三路直捣甘蒙。1893年8月,暹罗国王朱拉隆功不得不同意割让老挝及部分暹罗湄公河东岸领土给法国。自此琅勃拉邦王国的大部分土地被法国占有,其余部分则延至1904年全部被法国占有。

法国侵占老挝时间表

法国为什么这样执着于占有老挝呢?这是因为老挝重要的地理位置。法国一直把湄公河看成是进入中国云南和开发中国矿产资源的主要通道。

法国对老挝的影响非常深远。老挝独立后,把老挝语作为老挝国语,但是在老挝国家的官方文件及信件中,迄今还继续使用法文。

1940年5月德国入侵法国,很快占领巴黎,法国于6月22日投降。7月份,以贝当为首,法国成立了维希傀儡政府。这时,正在全面侵华的日本也打起了东南亚的主意。

1940年6月,日本同暹罗的披汶·颂堪政府在暹罗签订协议,享有了借道出兵印度支那的特权。之后,日本又逼迫印度支那法国当局,获得在印度支那地区登陆自由的权利。

二战时日本《大东亚共荣圈地图》局部,标注日本想要掠夺的资源

日本觊觎印度支那的目的是想掠夺稻米、橡胶、煤炭以及其他矿产资源,好支撑侵华战争。此时,暹罗想趁法国衰落之机,重新获得1893年北揽事件中割让给法国的湄公河西岸地区,即老挝和柬埔寨的大部分领土,于是与法国产生争执。

1941年1月,日本主动充当法暹纷争“调停者”,敦促法暹两国和谈。时任美国驻暹罗公使格兰特预测,日本为了南进,会暂时以牺牲老挝和柬埔寨的利益为诱饵,使暹罗帮助日本实现侵略目标,随后暹罗会逐渐因难以自拔而落入日本的圈套,受制于日本。事实也正如此。

7月23日,维希政府正式接受日本提出的有关法属印度支那问题的要求,日本通过操纵暹罗间接占领了老挝。随后,日本许多“探险队”开始进入老挝,并在这一地区进行广泛活动。同时,还有大量日本军人冒充日本“平民”涌入老挝,事实上完成了日本对老挝的占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理论上结束了对东南亚的占领,但是东南亚国家并未立即取得独立。

盟军在对日本的东南亚占领区进行接管过程中,越南、柬埔寨、老挝的民族主义爱国人士纷纷展开独立运动,并相继宣布国家独立。越南的反法西斯民族统一战线——越南独立同盟(简称“越盟”),在胡志明领导下取得了八月革命胜利,并于9月2日在河内宣布成立独立的越南民主共和国。

一心想恢复印度支那地区殖民统治的法国,不能容忍其传统势力范围内的独立国家出现,开始恢复在该地区的殖民统治行动。法国先是以战胜国身份随英国军队进入越南南部地区,在英军撤离后,法军继续驻守该地。之后,法国以滇越铁路的控制权为交换条件,迫使中国军队撤离越南,法军则以接替中国驻军的合法名义进驻越南北部地区。

当日本投降时,法国提出,根据早年签订的占领协议,老挝仍是法国的殖民地。老挝政治领袖、“老挝独立之父”佩差拉亲王拒绝接受法国的统治。他于1945年9月1日,宣布老挝独立。

佩差拉亲王派人前往他曲、沙湾拿吉、沙拉湾和占巴塞等省游说,要求各省参加老挝联邦,并获得一致赞同。这一行为使他与琅勃拉邦王宫产生了冲突。因为琅勃拉邦王宫已经答应法国人废止先前的独立声明,重新恢复受保护国地位。

1957年老挝王国发行的100基普纸币,票面人物为国王西萨旺·冯,由法国代印

琅勃拉邦国王电告佩差拉亲王,宣布解除其老挝国家副王和首相职务。新国民议会于10月20日投票通过废黜国王。在老挝新政府领导人劝说下,国王西萨旺·冯被迫与新政府合作,于1946年4月重新登基,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法国政府不能容忍老挝独立,遂挥师北进,对老挝发起全面进攻。刚刚组建的老挝防卫力量“自由老挝”(即“老挝伊沙拉”)根本无法抵挡法军的进攻。1946年4月24日,法军占领万象,5月13日占领琅勃拉邦,9月23日占领班会晒。与此同时,法军开始清除巴沙地区到北礼的老挝伊沙拉据点。

老挝独立政府(通称老挝伊沙拉)成员被迫离开老挝流亡到泰国,其中包括佩差拉亲王、梭发那·富马亲王、苏发努冯亲王等。其间,苏发努冯亲王召集老挝抵抗运动组织,即后来著名的“巴特寮”,并与越南北方胡志明领导的越盟结盟。

此时泰国已与法国缔结“友好”条约,受到法国牵制,不容许老挝伊沙拉在泰国领土上进行军事部署。因此,在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帮助下,苏发努冯逃回老挝,并在老挝北部边陲地区开展巴特寮运动,在争取老挝独立的同时,也积极配合越盟的反法斗争。

1946年12月,法国军队破坏了与越盟先前达成的协议,轰炸了河内、海防等地,胡志明领导越盟予以还击,同时宣布全国进入抵抗法国人的战争状态,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1946-1954年)由此全面展开。

随着老、越、柬三国反法斗争顺利开展,法国唯恐陷于失败下场,于是希望举行“和平谈判”,以便从印度支那脱身。美国有意接替法国继续控制印度支那,但因其深陷朝鲜战争,无力在亚洲开辟另外一个新战场。于是,这一时期,美国仅通过向法国和南越政府提供军事、经济等援助方式防止印度支那落入共产党手中。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出于遏制亚洲共产主义势力、特别是新中国力量发展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介入印支战争。在杜勒斯指挥下,美国向法国施加压力,要求将战争升级,并保证美国会为此增加军事援助。但在法国提出要求美国直接进行干预时,艾森豪威尔政权却不想使美国因此承担新的战争义务。

奠边府战役投降的法军

于是美国转向拉拢英国采取联合行动,但丘吉尔却没有理会美国的呼吁。法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于1953年退守奠边府谷地。1954年5月,奠边府战役以法国惨败而告终,法军被迫投降并撤离越南,这标志着法国势力在印度支那的最后崩溃。

但法国在这一地区留下的残局却为美国的介入提供了时机和借口,最终美国深陷印度支那的战争泥潭。

二、 美国赶走法国殖民势力,逐步介入印度支那事务,为直接出兵做了长期准备。

作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很早就已染指东南亚。以老挝为例,美国最早先派传教士进入。美国传教士在老挝民间自由传教,与当地人民信仰不同,发生了许多利益纠纷。

1884年2月9日,美国驻曼谷约翰·霍尔德曼公使向暹罗国王施压,要求在老挝北部建立专门的美国传教士驻扎地,美国人可以在此自由行动,不受限制。同年9月,暹罗政府指示老挝执政亲王尽量满足美国的要求,并同意提供美国建立公使馆所需的土地和房屋。但由于法国占领老挝后对殖民地的统治和管理相对严格,美国在该地区暂时无所作为。

二战以后日本在东南亚的占领国纷纷展开国家独立运动,法国想借机重新恢复其殖民统治,泰国也想趁乱夺回其在该地区的传统势力范围。在法国与泰国争夺老挝的过程中,美国先采取观望政策,但在法泰两国引发军事冲突后,美国意识到可以利用这一局面争取自己的最大利益,美国开始积极从中调和。

法泰两国均希望争取到美国支持,但美国都没有给予明确回答。1946年5月1日,美国代理国务卿艾奇逊在给驻泰长官约斯特的“关于如何回复泰国对美要求”的电报中指出,美国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泰国,但希望泰国借鉴新加坡模式,与法国签订关于解决领土争端的协议,美国会以非正式方式要求法国以同情泰国人民的观点解决该问题;同时强调,不能让泰国人认为美国完全赞同并支持他们的要求。

6月3日,法国驻美国大使馆致电美国国务院,称泰国违背承诺,意图占领柬埔寨和老挝地区,呼吁美国对此干预,以保证法国在该地区的殖民利益。但次日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给约斯特的电报中指出,美国对待法暹矛盾的态度是,不明确支持任何一方,而是尊重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

经过长时间博弈,美国最终还是选择支持法国殖民者。在美国积极翰旋下,法泰两国于1946年11月17日签署《解决条约》和《议定书》,规定:“该协议所主要涉及的印度支那领土将移交给法国当局,……泰国武装部队将撤出这些领土。”包括老挝在内的许多地区重新被法国殖民者占领。

但在印度支那为反对法国殖民统治而进行的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中,美国又认为老、越、柬作为独立国家存在更有利于美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和控制,最符合美国利益,于是美国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

1948年9月27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关于印度支那的政策声明:“法国从1947年起在印度支那地区投入了大量军队,但却没取得相应效果,……日本投降后法国对越南政策总体上是失败的,只是在与柬埔寨和老挝关系正常化方面有所进展。”

1950年1月,美国欧洲事务助理国务卿铂金斯表示,“美国承认这三个合法政府是必要的,与美国外交政策相一致:对非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南亚的殖民地人民是一种激励;在中国周边建立了稳定的非共产党政府;是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的友好国家的一种支持;对共产党假借本土民族主义进而最终要控制亚洲的政策表示反对。”

美国前国务卿艾奇逊

3月9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给总统的备忘录中提到:“印度支那地区的政权面临胡志明领导的共产主义反政府力量的严重威胁,所以要立即对这一地区进行军事援助。”同时给予相应的经济支持。

在这场战争中,美国选择说服法国同意印支三国在法联邦内取得自治的外交策略,并始终没有停止对老挝等印度支那地区的政治影响、经济支持和军事援助。美国当时的政策是既要遏制当地的共产主义势力,又不能使美国陷入其中。

但随着美苏在全球争霸发生冲突和冷战格局形成,美国明确了对苏遏制政策。美国认识到东南亚地区是其出口货物潜在的重要市场。因此,美国认为这一地区对于菲律宾进而对于美国国家安全关系重大,美国希望看到一个有秩序的、非革命的、向西方利益开放的东南亚。

起初,美国主要忙于占领和改造日本,同时支持蒋介石在中国建立亲美政权,无暇顾及东南亚。然而,随着新中国建立,中国全力参与抗美援朝作战并取得胜利,美国认识到亚洲共产党力量的强大,担心未来的东南亚小国成为苏联和中国的红色阵营国家,美国将要“经受政治上的大溃败,全世界的其他地区都将产生反响,特别是在中东和在那时暴露无遗的澳大利亚。”

美国方面认为,“不管采取何种方式,苏联和它的中共盟国强加给东南亚的政治制度,将是对整个自由世界的严重威胁。美国认为,不应该被动的接受这种可能性,而应该采取联合行动来加以抵制。虽然这种做法可能会带有严重的危险性,但如果我们今天不敢坚决果断的采取行动,则今后几年内我们所面临的危险会比目前的这些危险大得多。”基于以上认识,美国意欲直接控制东南亚地区。

1954年日内瓦会议最后一次全体会议

1954年7月21日,由中、苏、美、英、法、北越、南越、老挝和柬埔寨等国共同签订《日内瓦协议》,规定各国要尊重老、越、柬三国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其内政;停战后,要在上述三国分别“建立由交战双方组成的联合委员会和由中立国组成的国际监察委员会,负责执行和监督停战协定各项条款的实施。”于是,老、越、柬三国的国际监察委员会(ICC)最终建立起来,但在美国的影响和干预下,该委员会并未发挥出其应有的职能和作用。因为美国认为国际监察委员会各成员国关系相互制衡,美国很难进行操纵。美国往往绕过国际监察委员会在印度支那采取行动,最终日内瓦协议遭到完全破坏,国际监察委员会也被迫中止工作。

美国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共产党政权在老、越、柬三国取得胜利。美国决策者认为,既然法国力量已经退出了这一地区,就必须有人取而代之继续对其进行援助。于是,“美国确定了日内瓦停火协议后的印度支那政策,即,竭力保证老挝、柬埔寨和越南的领土完整和独立,使他们形成一道阻止共产党进一步入侵东南亚的坚固屏障。”为此,美国对印度支那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和军事援助措施,同时打算把法国势力完全排除出去。

1954年8月12日,美国联合作战队在给政府的建议中明确表示,他们一致赞同遏制政策,并希望取代法国。8月17日,美国总统批准不通过法国直接向印支国家提供一切援助的要求。这样,美国便绕过法国开始对印度支那地区施加影响。

8月末,法国国民议会否定了欧洲防御共同体计划,这一事件使美国更加厌恶法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加快了排挤法国的步伐。9月底,美国对访问华盛顿的法国代表团表示,美国计划在没有法国作用的情况下装备并训练越南军队,还要求法国在1956年3月以前撤退全部军队。

随着法国势力退出印度支那,美国对印度支那的干预从幕后走到前台,先是有限干预,然后是深度介入,最后是直接派兵参战,这样越南战争和老挝秘密战争就爆发了。

三、美国积极干涉老挝内政,造成上世纪60年代老挝政权动荡不已。

根据《日内瓦停战协定》规定,老挝在1955年举行全国大选,选出掌握国家权力的首相和党派。美国害怕巴特寮在选举中获胜,怕老挝共产党最终掌握政权,通过种种手段和措施不断干预老挝选举。

美国冷战外交家、中情局之父杜勒斯

1955年1月中下旬期间,美国驻老挝公使约斯特一连向美国国务院发了7封电报,分析老挝有些人希望依据《日内瓦协定》和平解决老挝王国政府与共产党力量间的矛盾冲突,如萨纳尼空;还有些人与美国的想法十分一致,即老挝国内政治不必受《日内瓦协定》约束,不能让巴特寮参与中央政府,如卡代。同时,令美国担忧的还有巴特寮的军事力量,必须让送个队伍并入老挝王国军队。美国政府应该更进一步插手老挝事务,给老挝王国政府提供支持。约斯特对老挝局势的观点,反映了当时美国多数上层决策者的想法,美国国务卿杜勒斯非常赞同,为日后美国进一步插手老挝埋下伏笔。

艾森豪威尔总统对杜勒斯有关老挝的看法十分赞同,在给老挝提供美国支持的同时,还积极向英法等国求助,希望借助英法特别是英国力量,对老挝受共产党影响的区域提供支持并实施援助。3月29日艾森豪威尔总统给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信中指出,老挝政府官员唯恐越南和中国的共产党势力进一步渗入老挝,占据老挝更多领土,在此情况下,应该试用《马尼拉条约》,共同对老挝提供帮助,否则,共产党力量将会越来越强大,最终,会像失去北越一样丢掉老挝的全部领土。

美国开始对老挝进行军事渗透。为评估老挝的军事设备需求,美国于1955年底成立项目评估办公室(PEO)专口负责对老挝的援助项目,他们强调了美国军事人员参与的必要性。可是,如果直接向老挝派驻军事人员,就公然违背了《日内瓦协议》,美国会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所以,必须选择有军事背景的非军事人员驻扎老挝。因此,早年派往老挝的办公人员都是退伍军人,他们的穿着打扮都和平民一样,但受PEO的直接领导。尽管做了掩护,PEO实际上就是军事援助顾问团(MAAG),它接管了原来法国对老挝军队的训练任务,是标准的军事化组织。美国通过对老挝提供军事援助来实现其插手老挝国内事务的目的。

同时,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交的文件中,都提到以美国新闻总署计划为代表的美国对印度支那的文化和心理战略。美国通过各种媒体诋毁共产党,宣传共产党违反《日内瓦停战协定》,向人们展现在共产党统治下的北越人民的惨烈生活,歌颂南越政府安置难民的功德,突出强调美国在道德和物资方面给予的援助……老挝、越南、柬埔寨三国政府已经做了很多努力来激发更强烈的运动。老挝军队利用美国的建议和援助建立了流动军事信息小组,携带美国新闻总署的物资到达它们所不能到达的地方。老挝政府和美国新闻总署共同制作新闻片和纪录片向老挝人民进行宣传,促进老挝人民对老挝王国政府的支持,以遏制老挝共产党的发展。

为干预1955年12月的老挝全民大选,确保大选中非共产党势力获胜,到10月底,美国完成2000人武装力量集结,同时将老挝政府所需设备运往指定地点。美国调派了泰国的两架直升机协助作业,所用飞行员及相应的维护工作则由美国负责。美国协调老挝和泰国政府,促成他们军事合作,组成泰老联军,在泰国对老挝军队的技术人员进行小规模培训。

美国通过种种努力,直接干预并影响了老挝大选。美国首先迫使老挝共产党放弃参与选举,然后选出一个亲美首相卡代。但1956年初卡代无法独立组成内阁,只好辞职。最终,梭发那·富马亲王在西萨旺王子支持下,于3月21日组建新政府,梭发那任总理,卡代任副总理。

但梭发那并不积极反共,甚至想会晤中国国家主席,试图说服他哥哥老挝自由运动领袖、流亡政府领导人佩差拉亲王回国,并加入老挝新政府,利用他对巴特寮的影响力,号召该武装结束与政府对抗,政府允许巴特寮在现有势力范围即桑怒和丰沙里两省活动。

1956年8月初,梭发那与苏发努冯领导的巴特寮代表团达成一致,包括在争议地区停火、实施中立外交政策、巴特寮的政治权利等问题,即“万象协议”。梭发那的动作引起美国政府的极大恐慌,杜勒斯于8月7日就此事致电老挝大使馆,表达了其对老挝政府的极度失望,担心老挝政府超出美国掌控。

为取得中国政府支持,梭发那总理准备对北京和河内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在冲破美国的种种阻挠后,梭发那仍于8月20日至26日对北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外事访问。中国明确表示,会对老挝提供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双方于8月25日发表联合声明,称老挝不接受“东南亚条约组织”所谓的保护,因为其对老挝的保护条款是在老挝国家没有参与的情况下制定的。美国阻止老中会晤的计划没有得逞。

1956年4月6日美国驻老挝大使约斯特发给美国国务院的关于对老挝未来五年发展前景的分析文件中,提出未来美国对老挝的政策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式,或者保护或者颠覆老挝的君主政体。约斯特认为,法国力量已经逐渐撤出,老挝势必要继续依靠美国。

1956年2月7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亚瑟·雷德福德给国防部长威尔逊的备忘录中,建议增加1956财政年度对老挝的军事援助拨款,将老挝军事基地的人数从23650人增加到25000人。这其中,包括3年内组建一支721人的空军部队。4月18日,负责特殊行动的国防部长助理厄斯金在给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防部长格雷的绝密信件中急切催促,美国对于老挝的武器装备援助应尽快到位,这是美国中情局(CIA)在老挝实施行动的必要保障,不能再有耽搁,这一任务应由美国国际合作总署(ICA)负责落实。同时列出需要国防部提供的小型武器清单:30口径的卡宾枪3500支、子弹350万发;45口径的冲锋枪1500支、子弹150万发。为防止国际监察委员会(ICC)发现,这批小型枪支弹药于5月30日秘密运抵老挝。

1956年11月22日,美国副国务卿胡佛致电老挝大使馆,向老挝告知美国国务院决议:如果梭发那一意孤行,一定要让巴特寮成员进入内阁,美国将停止对老挝的支持和援助。为了向美国示好,争取持续获得美国的军事援助经费,1958年1月13日至15日,老挝首相梭发那一行多人来到华盛顿对美国进行友好访问。其间,梭发那在会见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唐纳德和助理国防部长曼斯菲尔德时提出了目前老挝希望美国援助的军事项目,但是美国没有满足。

据统计,1955年美国共向老挝提供约4000万美元的经济援助,其中,1000万美元用于生活援助,3000万美元用于军事设施建设。为防御巴特寮,美国帮助老挝政府建立老挝王国自卫队和警察部队,并承担了新增的3000名警察的预算费用。

为帮助老挝反共力量争取选票,美国政府派出“美国海外代表团(USOM)”和“美国信息服务部(USIS)”成员帮助宣传,制定了“电影放映队”和“流动宣传小组”等各项计划等。为避免公开违反日内瓦条约的有关规定,美国还积极动员其在亚洲的“亲密伙伴”泰国,利用泰国的和设施训练老挝军队、利用泰国军队镇压老挝突发事件,让泰国官员对老挝官员进行指导等。

从1956年6月起,梭发那与卡代之间因修订老挝宪法等问题出现分歧,到11月时,老挝国王公开指责梭发。美国趁机不断给梭发那施加压力。在美国干预下,梭发那政府在1957年5月29日的老挝国民大会选举中败北,被迫于次日辞职。

在经历72天内阁危机后,梭发那•富马获得8月9日选举胜利重新组阁.11月份梭发那政府与巴特寮签订政治协议,将桑怒和丰沙里两省的管理权移交给老挝王国政府后,建立了包含苏发努冯等巴特寮成员在内的老挝政府机构,并共建军队。这一结果超出美国的预想,美国不得不更加关注老挝的国内形势。

老挝大使帕森斯向国务院详细分析了老挝国内的力量对比,认为能够与巴特寮相对抗的六种力量——皇家警察、特警、政治及社会活动服务部、老挝国家军队、市民行动队、情报服务局己经训练并积累了一些经验。美国必须反对支持联合的党派,美国要反对梭发那,转而支持对抗巴特寮的卡代和培•萨那尼空。

但1958年5月老挝补选,巴特寮及其他左翼代表获得了21个补充席位中的13个,加上之前在国民议会中占有8个席位,左翼代表占有老挝整个国民议会59个席位中的21个,控制约三分之一席位。

艾森豪威尔总统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对此评价,“老挝的这次补选取得了糟糕的结果”,“虽然我们己经竭尽全力去协调保守势力,但共产觉仍取得了胜利……”,“我们要为1959年即将进行的普选而担忧了。”“如果每一个国家都像老挝一样通过合法的人民选举而实现共产主义,那将是十分严重的问题。”

美国间接干涉老挝比较失败,于是准备进行更激进的干涉形式。

在美国的建议和帮助下,包括老挝右翼军官在内的反共青年团体组织成立“保卫国家利益委员会(CDNI)”,纠集全国反共势力强迫国民议会于7月推翻了梭发那联合政府,把爱国阵线党排挤出老挝政府,另外组建培•萨纳尼空政府。

1959年2月14日,萨纳尼空政府发表声明,公然宣布老挝不再受日内瓦协议约束。之后,调动几十个营的武装,包围已经成为国家军队一部分的巴特寮战斗部队,下令解除其武装,软禁苏发努冯亲王和爱国战线党的领导干部,迫害广大爱国人士。老挝人民再次投入武装自卫,在各地区展开了游击战争。

1959年3月5日,美国国务院电告老挝使馆,要及时向萨纳尼空表示美国的支持,并处理好相关问题。

老挝“保卫国家利益委员会”领导人之一、右翼分子富米•诺萨万则趁国内大乱带领士兵占领老挝政府,逼迫萨纳尼空下台。

1960年5月,美国下定决心扶植富米集团,但强调,这种支持是不能公开的,以免被指责干涉老挝内政,并要求老挝使馆不能留下美国对富米作出承诺和保证的任何证据。

1960年8月9日凌晨,老挝第二伞兵营营长贡勒上尉趁富米领导集团离开万象之际,发动政变,随即占领政府,并主张“老挝应该严格遵守完全中立的政策,……特别是保持和共产党人的关系,免使老挝成为两个阵营输入战争物资支持老挝人打老挝人的战场”。贡勒邀请梭发那组建了老挝新政府。

富米集团,在美国的支持下也成立了南方反政变组织,加上北方的巴特寮势力,老挝已经处于分裂割据的内乱之中。

四、 老挝政局动荡中的苗族,王宝开始拥有自己的苗族武装。

二战中,老挝境内的苗族也是有分化的,有些人与法国人合作,有些人与日本人合作。

巴特寮斗争的主要地区

但是二战以后,苗族人民主要站在反抗法国殖民者的立场上。因为巴特寮(老挝爱国阵线)领导斗争的地区主要在桑怒省、丰沙里省和川圹省,这些地区是重要的苗族聚居区。许多受殖民主义者压迫的苗族同胞被发动起来,参加了巴特寮的运动。为巴特寮夺取国家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

可以说,在老挝动荡局势之下,各方势力此消彼长,政权不断更迭。而苗族人民的命运也随着时局动荡不断飘零。

20世纪50年代初,有4个苗寨的苗族人为躲避战争迁移来到琅勃拉邦北面,他们把新定居地方叫做“穆斯普来斯”。他们在这里除种植粮食作物外,还种植鸦片及饲养牲畜。

就在苗族移居穆斯普来斯的时候,法国在穆斯普来斯建立了一支以少数民族为主的混合部队。这支部队在一位上校统率下,由10名法国军官指挥,并在这里修了一个简易机场,直升机在这里可以频繁起降,从琅勃拉邦到这里只需几分钟的时间。法国在老挝培养的将军叫王宝,后来这里的工作由王宝将军接替,而这里的飞行员则由美国提供。

谈到苗族人迁徙到美国的历史,一般资料都会讲到王宝这个人。比较老旧的资料多谈他带领一些苗人迁移到美国,但是后面的历史语焉不详。讲述一个人要盖棺论定。怎么说呢?王宝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和美国中央情报局亲密合作的,所以他后期的历史很不方便多讲。我只能说,这个人在二战抗日斗争期间对老挝有过贡献,但他后来坚决走到了老挝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反面,并成为美国为分裂中国而树立的一个标杆,危及到中国国家安全,其行径就不值得称道了。

我认为写过多王宝的事是不大合适的,我也随大流写到王宝等苗民移民到美国为止。一定要记住,外迁苗民是外国人,我们不能把他们当做国内人民看待,和他们交往时也不能背离国家的相关涉外法律规定进行出格的交往,否则受伤害的永远是我们自己。

王宝,1929年12月8日生于老挝东北部川圹省的一个苗族农民家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入侵到印度支那,他加入法属印度支那军队,抵抗日本侵略。在对日本进行游击战时,王宝是一名士官,作战勇敢,并具有指挥才干。

二战后,法国殖民者卷土重来。王宝曾领导过两次打击渗透老挝北部的北越军队的作战行动。王宝的出色表现得到一名法国指挥官认可,便保送他参加正规的军官训练,他被送到永珍军事学院学习。这名法国指挥官还在回国前把许多武器弹药送给王宝。王宝的苗族游击队从此逐渐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和力量。

王宝从永珍军事学院毕业后,他以少尉军衔参加了奠边府战役,在这次战斗中,他率领300个苗族士兵救出76个军人。法军失败撤出印度支那后,王宝进入新独立的老挝王国军队,1960年12月他晋升为中校,1964年以少将军衔成为老挝国家军队中唯一的少数民族苗族身份的将军,他在老挝北部继续保有一支拥有15000名苗族的特种部队,宣布效忠于老挝王国。

王宝以不怕死、好色和精明的商人头脑而著称,他娶了6个老婆,并从事鸦片买卖。

2011年1月6日王宝在美国因病过世。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