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防控疫情的一段插曲 | 上海法治报评论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以来,各国都利用大量资源和采取多种方法,倾力加以防控。纵观细析,有成功经验,也有值得反思的教训。新加坡在防控疫情期间就曾经有过一段插曲,不妨絮叨一二。



人口不足600万的新加坡只是世界地图上一个不起眼的小红点。它主要依靠海外劳工修建基础设施,帮助自己成长为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这个国家约有140万海外劳工,占全国劳动力的38%。其中25万海外劳工生活在43个由私人经营的大型宿舍区,劳工睡在双层床上,每间卧室通常住12个人,最多的住20人,人均居住面积为最低标准4.5平方米。新加坡约90%的新冠病例与拥挤的海外劳工宿舍有关,22334例病例几乎都是出于低收入的海外劳工交叉感染,而这些宿舍一度是政府在此次危机管理中的一个盲点。


尽管有识人士早在2月初就曾对此类宿舍拥挤且通常不够卫生的居住环境发出过警示,但政府部门并未及时采取措施严加防控。直至大规模的第二波疫情肆虐才幡然猛醒,4月初封锁了所有的海外劳工宿舍,在必要服务部门工作的1万名海外劳工被转移到较为安全的地方以减少拥挤,同时还加大了检测范围。


对人群而言,新冠病毒是不分贵贱的,生活优渥者,环境良好,医疗条件自不待言,但倘若防范不力,也会被病毒侵蚀,遑论那些温饱型的海外劳工,被感染的几率无疑要高得多。他们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却生活在无法保持社交距离的边缘环境中,倘不落实一视同仁的防控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新加坡的二波疫情,暴露出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忽视边缘群体的危机,由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好在政府及时调整了防控政策,将海外劳工宿舍暴发的疫情与当地社区的疫情分开处置,尤其对后者加大了防控力度,相关措施日益见效,从5月12日起逐步恢复了经济活动,6月1日起将解除全岛限制。


作者 | 沈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