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商韬略 吴苏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做到了,一个就是中国。
5月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后成功对接空间站。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雷剑宇介绍,“目前世界上最大运载能力超过5吨的现役货运飞船只有两型,中国的天舟就是其中之一,天舟货运飞船的运载能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但成功背后,却有着“卡脖子”的心酸史。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向美国劳拉卫星公司定购一颗卫星,并支付1.5亿美元订金。但是,美国有关方面不同意,合同至今没有兑现,“1.5亿美元也没有归还”。
进入21世纪,中国高层仍念念不忘,但这颗卫星的所有权,最终被转让给另一家美国公司。
类似困境,促使中国加速向航空航天进军,大力攻坚,结果大家都看到了,“长征”、“神舟”、“天宫”、“嫦娥”、“玉兔”、“祝融”等大国重器纷纷上天。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原主任王兆耀直呼:“可以说,中国和美国、俄罗斯在自主航天顶级俱乐部里已成为‘三足鼎立’的态势!”
中国为何要努力发展航空航天?
国家安全是关键原因,这一点,容不得被人“卡脖子”,尤其是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航空航天的发展与国运密切相关。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航空航天领域打造的诸多技术,能向民用领域开放,大大提高制造业水平。
举个例子,美国仅阿波罗计划就衍生出4000多项民用技术,小到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球鞋里的充气气垫,大到城市净水系统、重症病房里的生命检测、光伏能源等,都直接来自登月计划的技术培育。
同样,中国也坚持军民“双轨”发展,比如“天宫二号”的实验炉,能进行高温材料实验,相关技术已投入民用,高校用来展开材料研究。
而上海能成为中国经济的“箭头”,是因为其把握住承接火箭研制任务的契机,将一批传统的造纸、纺织、手工业改造成新材料、电子元器件、精密加工、仪器仪表工业,产业结构得以升级。
这方面,新加坡最典型。
这个面积刚过70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不足580万的弹丸之地,制造业增加值一直稳步上升,其GDP占比几乎未低于20%,高时甚至超过25%。要知道,美国、法国的制造业增加值仅有10%左右。
新加坡如此强悍,其中一个动力便来自航空航天。别的不说,新加坡拥有130多家航空航天企业,是全球宇航价值产业链的维护、维修和翻修以及制造基地。
航空航天的发展,同时意味着巨大的商业市场。仅以民用飞机市场为例,据中国商飞预测,未来20年,中国航空市场的价值约为1.4万亿美元。
不难看出,不管是国家安全,还是制造业转型、商业市场掘金,都要求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持续深耕,自立自强。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