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传染病专家坦承 当初有点低估了冠病病毒

新加坡在经历类似封城的56天病毒阻断措施后,于6月2日和6月19日分两阶段解封。目前市民生活逐步进入新常态,各行各业正在恢复中。

国家传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今天在接受《抗疫前线》系列报道的专访时坦承,他们一开始有点低估了新冠病毒,用对SARS的认识来了解它,后来慢慢发现冠病的特征和表现跟SARS完全不一样,用同样的防范措施无法有效遏制病毒传播。

国家传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联合晚报)

其中最重要一点,是冠病患者在症状未显现之前就已具有传染力。梁玉心说,如果早知道这样,“我们一大早就会呼吁公众如何保护自己,还有如何更紧密地追踪接触者”。

《抗疫前线》是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起推出的系列报道,探讨各大领域如何各司其职对抗冠病。

梁玉心在专访中表示,SARS病毒在病患后期出现肺炎时才有比较高的传播率,但冠病在症状没有显现前,就已经有传染力。她还说,至今仍未完全摸透这个病毒,“冠病非常聪明,就算已过了三四个月,我们还没能跑在冠病前面。”

梁玉心受访(取自联合早报面簿)

中国在冠病疫情爆发初期,就发现这个病毒很狡猾,其中包括已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因此通过探测体温来监测和阻断传染源并无法有效控制病毒传播。因此中国当局才要求人人戴口罩并采取许多“极端”的防控措施。

世卫组织最初对于无症状传染没有明确立场,也不建议人人戴口罩,而是按照对飞沫传染的传统认知,主张生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但事实上,由于无症状传播的存在,很多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而且通过体温探测也无法察觉。

世卫组织和西方传染病专家直到3月底才开始确认有无症状传染的情况。美国疾控中心主任4月1日表示,美国有高达25%的冠病确诊者属于无症状感染者,他们具有传播能力。这一惊人数字促使美国CDC调整了关于戴口罩的指导原则。

新加坡也是在那之后,才开始要求市民出门必须戴口罩。如今,出门戴口罩已成为新加坡人的“新常态”。

新加坡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冠病患者在染病的首个星期传染力最强,之后开始逐步衰减。另一项本地研究显示,冠病患者在11天后一般不再具有传染力。

有分析人士指,从这次本地专家对病毒的“低估”可以看出,新加坡的医疗体系还是太过“迷信”西方了。对于中国早在2月份对抗疫情时的很多发现,以及很多显而易见且有效的措施,我们都忽略了。

直到欧洲和美国相继爆发疫情并出现失控后,在西方医疗专家开始醒悟“低估了病毒”之后,我们才跟着醒悟过来。“这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

梁玉心在节目中表示,她所带领的国家传染病中心,是新加坡在SARS疫情后,为确保能更好地应付未来可能出现的疫情而设立的。

国家传染病中心去年9月开幕,原本当局筹备在新环境和新系统下进行一次演习,不料演习还没来得及展开,冠病疫情就爆发了。

为了与病毒“赛跑”,梁玉心近半年来几乎没休息过一天,每天上午七八点钟就开始工作,晚上吃过晚餐后,还得再与世界另一端的西方专家进行视讯讨论,有时讨论至午夜12时。

她说:“病毒不需要休息,所以我们人也变得不能休息。”

梁玉心指,与SARS期间相比,今天我们的科技更发达,全球专家的联络网也更紧密,因此能相对容易联系到国外专家,与他们交换见解。这让大家能更快地取得进展。

由于冠病传染的规模与速度远超当年的SARS,新加坡的医疗资源也很快变得不足。因此,梁玉心得尝试从临床和科研角度了解病毒的同时,还得思考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来运作,以及如何寻求更多援助。

她说,“我们也要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等充足,不是今天有,明天就用完了,这样才能让前线人员安全工作。”

作者:施倗

随笔南洋撰稿人。立足新加坡,回望中国,关注天下。

敬请关注:南洋时评

南洋时评——南洋视角、深度观察、时政分析、财经盘点、历史回眸、环球热点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