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军世】如今的英国虽然很“欢实”,在各个领域都很想表现“存在感”,但是更多网友更喜欢将其称之为“二流强国”,不过在一战和二战时代,英国还是妥妥的强国,二战中也曾隔着海峡“硬钢”德国,不过,相比二战中英国海军和空军的战绩,英国陆军在欧洲的存在感确实薄弱了许多,而英军的规模也并没有想象中的大。
占世界人口的4分之1:二战英国为何兵力仅500万?
人口规模是兵力规模的基石,二战中,苏联和美国军队总规模都非常庞大,本身与其国土面积更大,人口数量众多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二战前,虽然在经济上已经被美国所超越,但英国仍是世界“头号强国”,确切地说是英国仍是“头号”殖民地强国,此时的英国加上其自治领和殖民地,1939年时,英国控制的土地占据了世界的3分之1,控制的人口也达到了世界的4分之1。
1、超级殖民强国:英国与1939年中国人口相近,但本土人口数量并不多
1939年时,英国所控制的总人口为4.84亿人,这一规模远超当时的美国(约1.3亿)和苏联(约1.7亿),与当时我国总人口规模基本相当,而且由于这些殖民地远离英国本土,分散于世界各地,使得当时的德国和意大利都难以绕过英国海军去夺取,反而是日本在远东“占了便宜”,在马来亚、新加坡等地“暴打”了此时的殖民地强国。
而在这一时期,英国本土的人口规模为4776万人,并不算大,其控制的人口中65%集中于“英属印度”,共计有3亿3780万人,另外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自治领的总人口有3000万人,在非洲控制的总人口有4683万人,在中东控制有1898万人,在亚洲其他地区控制的人口还有3461万人。
2、580余万总兵力:12.34%的人口参军作战,24.4%的男人都去参战了
1939年时,英国军队总规模为68万人,自1939年到1941年的6年中,英国兵力累计达到589万6000人,这相当于其总人口中的12.34%,而二战中,英国男性参军的比例也达到了24.4%,近4分之1的男人都参与到军队中去。
不过相比此时参战的强国中,苏、美、德的累计参军人数都超过了1500万,意大利和日本也都超过了900万,英国的兵力总规模确实不算大,因为英国本土人口规确实较小,需要保证有足够的男性劳动人口,在海军和空军足够强大的同时,更多的军队员额,就由海外自治领和殖民地来补充了。
3、英国的“小弟”们出兵最“勤”,兵力伤亡惨重
在英国的一众“小弟”们中,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非常“忠心”的,其中加拿大在二战的6年中累计参军人数达到了110万人,澳大利亚累计参军人数也达到了110万人,新西兰则累计参军人数为20.4万人。
其中澳大利亚14.25的人口都动员到了军队中,澳大利亚男性参军比例达到了28.5%,这一比例在同盟国的西方国家中是最高的,在整个同盟国中也仅次于苏联,新西兰男性参军比例为25.5%,加拿大男性参军比例也达到了19.9%。
而且英国的这些“小弟”们也确实将大量兵力派出海外随英军作战,其中新西兰军队中的83%都被派出去了,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都派出了超过一半的军队,伤亡也都很大,加拿大军伤亡9万余人,澳大利亚伤亡近7万人,新西兰军队伤亡也是最为惨重的,达到了3.1万余人,占其军队总人数的15.44%。
而澳大利亚在二战的过程中也“换了大腿”,前期主要跟随英军作战,在马来亚和阿拉曼都有澳大利亚师随英军作战,1941-1942年的非洲战场上,澳大利亚军队都是主力作战部队之一,但是,日军在远东击败英军后,面对日军的逼近,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合作变得愈发“紧密”了。
4、“出兵不均”:殖民地中的印度最“聪明”
此时,在整个英国的殖民体系中,英属印度的人口规模是最为庞大的,不过相比其他“小弟”的大量出兵,英属印度虽然累计参军兵力达到了258万人,但是,实际仅向海外派出了11%的兵力,伤亡比例也是英国的“小弟”中最低的一个。
这本身与日本在亚洲地区的扩张有很大的关系,对于人口众多的英属印度,日本明显有心无力再去挑战一个人口大国,并曾试图扶植“代理人”占领印度,但是这人的能量显然非常有限,而1944年日军也曾出动了10万人(含9000余人的印伪军)进攻印度,但是“得益”于日军的前期准备不足,和那位让日军士兵“吃草”的将军的不靠谱的作战计划,日军在中英联军的打击中不仅迅速大败而归,还损失了4分之3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