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北溪管道被炸,我们要注意美国或将掀起东亚地区的动荡

北溪管道突然就泄露了。这事儿得有多离谱,可能很多朋友并不清楚。然后更离谱的是我写稿当日,即10月4日时,挪威罗弗敦的海底电缆发生断裂。这些事情一下子就把我的目光吸引到了东亚地区去了。可能有朋友就奇怪了,这发生在北欧的事情怎么让你往东亚看去了?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吧,看完视频,你一定会跟我一样在未来密切关注东亚局势的。

我们先来说一下北溪泄露有多离谱。

北溪管道用的是40毫米厚的无缝钢管,这个厚度是啥概念呢?大家知道炮管吧,那玩意儿足够硬了吧?北溪管道比炮管还厚。然后这么厚的管道,外边包裹着一层100毫米的钢筋混凝土,被放置在水深50到100米的海底。这个厚度,这个水深,这个水里的压力,这可不像我们在平常去炸个什么管道那么简单,一般的炸药是奈何不了这个管道的。

也就是说,这个管道能被破坏,一定是有不差的技术力和军事实力,不然想完成这个任务,是绝无可能的。而管道自身出问题,突然裂开然后泄露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了。

那么很显然,绝大概率是有人去破坏了这个管道。

至于凶手是谁,我们看个外网,推特上的投票。这个投票有1905人参与,其中,90.9%的人认为是美国破坏了北溪管道。



可能我们这边也会有人为美国喊冤,这在我们看来是见怪不怪了,每次我们骂美国就总有人要帮美国还击。那这次我们来个话糙理不糙:每次抓嫖都有你美国,怎么,这次你美国就是来学习英语的啦?

这事儿发生之后,普京也直接把矛头指向盎撒人。



这点其实非常可以理解,我们仔细看看这个爆破地点就很清楚了。出事的海域在丹麦的伯恩霍尔姆岛边上。



这地方大家看图就知道了,基本就是丹麦、瑞典的地头,还在德国和波兰的家门口,属于是波罗的海的关键通道。这个位置被一众北约国家包裹在中间,其实就是北约的后花园,不说已经被北约的军队打造成铁桶一块吧,起码也是俄罗斯禁区。



所以普京当然需要第一时间跳出来指责盎撒人,毕竟有能力破坏的,除了美国,就只剩下英国嫌疑最大,接下来就是波兰了。但不管是英国还是波兰吧,其背后又一定是美国的影子,所以不管怎么说,美国跟这个事情都脱不了干系。

而如果俄罗斯不第一时间跳出来,那么不好意思,美国一定会发动宣传机器,让全世界都知道,这管道是俄罗斯自己炸的,哪怕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掌握了阀门的俄罗斯只要把阀门一关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美国也会把全世界都当傻子一样地去哄骗。

目前到底是谁破坏的还没有定论,但怎么破坏的,丹麦和瑞士已经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一份报告,基本上可以算是一份正式的调查结果了。

这个报告直接指出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的4起泄露事件,是由相当于数百公斤的炸药,在水下引爆而产生的。



同时这两个国家都说,按照目前所有信息来看,这些爆炸都是蓄意的。



如果通过这个信息再结合普京的话,就会发现普京没有直接点出是美国,而是说了盎撒人。这个世界上盎撒人主要国家是五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那么有能力拿下北溪管道的,除了美国,怎么看都只剩下英国了。那么普京说盎撒人,可能是说美国联合英国一起做了这一出。

但不管是谁做的这个事情,如今管道被破坏已经是既定事实,所以我们可能需要把目光放在这个事情到底会带来什么影响上面了。

目前来看,如果当初这个管道还是完好无损的,那么欧洲和俄罗斯是还有着最后的机会,坐下来好好商讨如何度过冬天。可这个管道一旦被破坏,连修理都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这就意味着整个冬天,北溪管道都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那么原本可以用冬天作为双方谈判基础的局面,变得没什么意义了。因为不管谈或不谈,管道都坏了,哪怕坐下来谈好了,也不可能马上就供气。不能供气,那么欧洲如今面临的所有问题都不可能得到解决,能源危机、经济危机、人道主义危机等等依旧会持续,那与俄罗斯和谈,对欧洲来说意义何在呢?

这恐怕就是美国最大的目的了。一旦这个管道被破坏,那么欧洲仅存的最后一丝希望也被掐灭了,那么不管欧洲是否继续支持乌克兰,是否继续介入俄乌冲突,在民生、能源和经济方面,它都只能在这个冬天硬抗。

欧洲会怎么硬抗呢?之前我们这方面的视频做了不少,大家可以翻出来看一下。简单说就是欧洲只能通过两个办法,一个就是加大LNG,也就是业态天然气的进口,那么谁是最大的得利者呢?除了卡塔尔,那就是美国。美国每一船运到欧洲的LNG,就有一个亿的利润,那么一整个冬天,美国能从欧洲身上刮下多少油水呢?在欧洲已经没有退路的情况下,恐怕会让美国的资本家非常满意吧。

另一个办法就是缩减自己的能源使用。而这个限制,其实就是美国特别希望的事情。如今欧洲的能源供应已经非常紧张,且不论民生到底如何,起码欧洲的工业是顶不住的。而如果欧洲工业在能源频繁短缺的情况下,它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只能怎么办呢?很简单,如今是个全球化的时代,它们只能逃离欧洲,去到别的地方。

那么这些产业能跑到哪里去呢?我们上一期视频解读了兰德公司1月份做出的那份报告,里面明确点出,这个世界上,如今只有美国最符合欧洲的移民们作为目的地,其实对于这些产业来说也是一样的,美国确实是它们最佳的落脚点。

于是美国就可以一边通过LNG和美元走强等等方式不停地从欧洲身上吸血,一边还通过这次破坏北溪管道,逼迫欧洲硬抗这个冬天,通过硬抗而出现的能源短缺,把欧洲的各个产业逼出欧洲,让它们外流,最好的情况就是都外流到美国身上。

可惜的是,美国这个愿望是注定落空的,也正是因为这个愿望会落空,所以我们才说需要关注亚太了。

先说美国愿望的落空。

这个世界上除了美国,其实还有一个地方是安全港。虽然在舆论上被各方面的人共同努力,搞成了好像非常不稳定的地方,但客观来说,世界上确实除了美国,欧洲的产业和资本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安全港。目前它们已经开始了往这个安全港迁徙,之后我们应该会看到更多的合资企业和项目。

于是美国所计划的吸血,就会出现一部分空缺。原本美国就算吸干欧洲,其实也不是那么够它自身回血的,也就是说哪怕美国达到了它的计划,它自身的问题也还是需要进一步通过从世界上其它地方吸血才能继续缓解,而且还没法解决,只能拖着看看其它的对手或者盟友是不是先倒下。如今好了,居然多了一个地方把原本是美国养料的东西给吸过去了。这对美国来说就是雪上加霜,会让它在别人倒下之前内爆的几率变大。所以可以想见,这时候世界上就需要其它的地方做出牺牲,比如发生一些局部动荡,来给美国回血了。

其实这样的布局美国应该是开始了的。当然,同样是没有直接证据的,跟病毒到底是不是美国散布的、北溪管道被炸到底是不是美国干的一样,是一个很难找到实锤的事情。但我们不妨推演一下。

如今全球唯一还安稳的地方,就是亚洲。虽然日韩已经被老美逼着往前靠了,之前老妖婆也窜访了,但由于我们给大家展示了一下什么叫做正确地清理武器库存的姿势,于是日韩等国立刻冷静下来,甚至像韩国,还出现了“战略模糊”,因此还被美国臭骂了一顿,可见我们的肌肉让这些国家有多清醒了。

但东南亚可就不是这么个情况了。

如今新加坡在各路宣传中,已然成了世界上最安稳的、最适合前往的地方了吧?疫情控制得非常好,保持了足够的自由,而且对资本非常友好,于是全世界的有钱人,特别是华人,不管是我们这边的,还是老美那边的,全都跑到新加坡去了。搞得新加坡一时间是洛阳纸贵,连车牌都翻了好几倍价格。

甚至有人夸张到身边70%的有钱人和企业家都跑到了新加坡去。这个事情确实如图片上说的,真的挺可怕的。为什么可怕呢?



大家想一下,新加坡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它的实力到底如何?一个弹丸之地,聚集了大量的财富,而且还是对于美国来说非常政治正确的华人的财富。它有实力保护这些人的财富么?

这么说吧,别说美国了,就是马来西亚去打新加坡,那也是泰森殴打郭敬明的局面,那场面是非常不人道的,让人想起来都于心不忍的。

既然连起码还算是有一定实力的欧洲,美国都可以通过一步步的策划,搞到如今非常明显的是要杀猪过冬的局面,那么一个弹丸之地的新加坡,拿什么来抵挡美国的动作呢?

如今美国很明显是吃不到足够的补品了,欧洲那边流出来的血它自己不单不够吃,甚至都吃不全了,那么它要去哪儿找补品?

而且看看新加坡的位置,离澳大利亚远么?

还有,别忘了,美国是时时刻刻把我们当做最核心对手的。连盟友欧洲都被他弄成这样了,美国凭什么会放着我们,让我们安稳发展呢?之前老妖婆窜访没有起效果,然后大量富人外流,去到了一个根本不可能保护他们的弹丸之地,这其中宣传是不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论宣传,美国说第二,谁敢说第一?

所以这其中到底有没有美国的规划,我们当然没有证据,但是根据历史经验,就很难说了。

于是我们综合起来看一下,新加坡毫无自保能力,距离澳大利亚也不算远,现在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又处于亚洲地区,美国如今吸血吸不够,需要新的血包,这些条件结合起来,新加坡就非常符合美国收割、吸血、制造区域动乱的要求了。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美国真的不会让亚太地区那么安稳的,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美国到底什么时候会有动作。如今欧洲的产业在转移,美国接收这些产业是需要时间去消化的。而且如今全球产业链已经受到很大冲击,美国也需要通过承接这些产业做一定的缓冲,来提供国内的产品,这些都需要时间。

可一旦美国有了一定基础,那么当它缓过劲来之后,就一定会有新的动作。这就要看美国到底转化那些产业和欧洲的资产的速度是如何的,以及自身经济的情况了。如果很顺利,那么很可能是明年上半年,如果不顺利,那么有可能是明年下半年。

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内,我们是有必要密切关注亚太地区的动静的。特别是日韩、新加坡。

至于我这个预测到底是否靠谱,只能说,让时间和历史给出答案吧。

好了,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我们是域外编撰者,一群以笔撰商史的人,如果大家喜欢我们的视频,请长按点赞三秒,给我们一个强烈推荐,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转发、收藏和留言,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