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学者网站3月4日刊登题为《新加坡如何追踪冠状病毒的蛛丝马迹》的文章,作者是苏布拉马尼安。
2月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激增,给新加坡卫生官员出了一道难题。大多数病例来自两个与教会有关的团体。它们之间存在关联吗?
利用活动地图、跟踪数据和实验室抗体检测,该国卫生部系统地将这些个案联系起来,直到目标集中在缺失的环节上:一名28岁男子(第66号病例)参加了在美苑大道举行的一场农历新年聚会,他在那里被一对年长的夫妇(第91号、83号病例)传染,这两名患者曾去过基督教生命堂。第66号病例是“神召会恩典堂”的一名雇员,他在教堂工作人员会议期间将病毒传给他人,导致疾病在这所教堂蔓延,使这里出现新加坡最大的新冠病毒感染群。
发现这两个群体之间的联系是一项重要突破,证实了病毒是可控的,其传播途径是一系列已知事件,而不是广泛的社区传播。
没有哪个国家比新加坡在“接触追踪”方面做得更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科学家们在最近的一篇论文中指出,新加坡在这类疾病监测方面拥有优秀的成绩单,其追踪能力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
这个过程从医院开始,在那里,卫生官员与病人面谈,以便绘制一份详尽的活动地图和密切接触者名单。一名新加坡卫生部官员对记者说:“绘制地图工作十分详细,一天24小时,精确到每分钟,没有空档。”甚至有警方配合跟踪数据。
根据地图确定密切接触者,并对他们进行监测或隔离,以防止病毒传播。“密切接触者”是指与感染者在两米范围内接触或与他们共处超过30分钟的人。除了家人和朋友,这份名单上还可能包括服务员、出租车司机等服务人员。自跟踪工作开始以来,该国已隔离了3000多名密切接触者,卫生部每天都会更新现有接受观察者的人数。
妨碍接触追踪工作是严重违法行为。但是,即使是强大的接触追踪系统也可能被迅速传播的病毒甩在后面。一个早期失误发生在第91号病例身上,这名同样参加过新年活动的58岁妇女前往一家公立医院的急诊室就诊。根据公开的病例记录,“91号病例于1月26日前往新加坡盛港综合医院急诊科就诊,她出现了新冠肺炎症状”。但由于她没有去过中国,因此,医院没有对她进行检测。她的丈夫后来也感染了这种病毒,同样躲过了检测。卫生部负责医疗服务的肯尼思·马克博士说,医院随后对程序进行了微调,“提高了警戒程度”。
新加坡在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是全球卫生专家将该国模式称为“可参考模式”的一个原因。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新加坡正在“尽一切可能发现所有病例,跟踪接触者,阻止传播”。
来源:参考消息
编排: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