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世界造船哪家强?中日韩"三国杀",看中国如何力压日本,赶超韩国

欧洲亦步亦趋地跟随着美国老大哥的步伐,一起制裁俄罗斯,让本就通胀高企的欧洲,又雪上加霜,而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则彻底把欧洲推向了能源危机的深渊。

北溪管道被炸

欧洲人以为有美国大哥罩着,不至于太严重,可美国有议员甚至提出不惜跟中国撕毁签署的二十年期的天然气合约,也要把气卖给欧洲,你以为这是美国的大度?其实这只是生意人的精明。

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都说,美国卖给欧洲的天然气是美国售价的三到四倍,这不是雪中送炭,这是趁火打劫呀。

不过欧洲也不是傻子,全世界也不是就你美国有天然气,于是就开启了全球买买买的节奏,8月份,英国时隔6年的时间,第一次从澳大利亚通过海运来买LNG液化天然气,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从阿曼购买LNG。

LNG运输船

整个欧盟的各个国家自然也不想当美国待宰的羔羊,当大家都想从全世界买LNG的时候,运输天然气的LNG船却不够用了,世界LNG运输船的定价策略是,先到先得,价高者得,当欧洲那么多国家都来抢着付钱租用LNG船的时候,船费租金也是蹭蹭的往上涨,9月份的LNG船一天的租金是12万美元,可是到了10月份,这个价格居然达到了恐怖的40万美元一天,就这仍然是供不应求,可见全球对于LNG运输船的需求有多大。

不过对于炸北溪管道的人,估计不会想到,他的这个行为,却利好了远在一万公里外,东亚的两个国家,中国和韩国,因为全世界的LNG运输船都被中韩两国的船企给包圆了。

当全世界的LNG船都不够用的时候,并且预期将来也会有大量需求的时候,就想要订购更多的LNG船,但是全世界的所有船东就只能在中国和韩国的船企中选择。

在造船界里,有三种船最难造,LNG运输船,航母和豪华游轮,LNG运输船难造的程度甚至比航母都难,这是不是颠覆了你对造船的认知,为啥说这个LNG船难造呢?

大家都知道俄罗斯输送到欧洲的北溪管道天然气都是气态的,这样做可以节省成本,但是如果想从澳大利亚运送一船天然气到欧洲,天然气是气态的话,就运不了多少,所以人们就把天然气压缩625倍,使天然气转换成液态,同时需要将温度降低到零下162度,在0.1Mpa的低温罐中远距离海洋运输,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

要知道LNG本身就是易燃易爆品,有知乎大神做过一个测算,一艘LNG船的天然气就相当于一颗氢弹,他的爆炸当量相当于50颗广岛原子弹的爆炸威力,所以其对安全的苛刻程度甚至要远高于航空母舰。

其实能造这个船的,全世界也不在少数,美国,日本,中国,韩国,和少数几个欧洲国家都有建造这种船的能力,但时至今日,在产业链全球化,加之全球造船业的内卷之下,如今就只剩下中国和韩国在造这种船了。

全球的造船业也经历了一场由欧美向东亚三国中日韩的转移,而中日韩再次内卷,把日本踢出局,只剩下中韩两国。

三星重工

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呢?

咱们先来说说日本和美国,这事儿还要从二战时期的偷袭珍珠岛说起,当时的日本敢于偷袭珍珠港的一个重要的底气,就是其有着非常发达的造船工业,虽然跟美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世界上排前几名也是没啥问题的,美国当之无愧的头号造船强国,是毋庸置疑的,当时美国往欧洲运送物资的货船自由轮,平均四天就可以造出一艘,说是下饺子也不为过。

二战时期美国货船自由轮

二战结束后,政治上成了矮子的日本,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发展经济上,整个二战,日本本土的造船工业并没有遭到破坏,造不了军舰,于是就转向了造民用船只。

另外一方面,美国有一个叫做琼斯法案的法律,可以说直接拖垮了美国造船业,这个法案规定,在美国境内航行的船舶必须由美国制造,并在美国登记,船舶的所有权必须有75%是由美国人持有,且船员75%必须是美国人,可以说这就是给美国造船业下了一个紧箍咒。

美国琼斯法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种自缚手脚的做法最终毁灭了美国造船业,大量订单外流,而日本则承接了这些订单,所以日本得天独厚的一方面有技术底子,另外一方面美国在民用船舶上空出来了大量的订单,使得日本在1999年之前,一直保持着全球造船第一大国,全球每年有一半的船都是由日本造的,而欧洲国家,则只造附加值很高,还具有欧洲贵族情怀的豪华游轮。

而对于日本西边的邻居韩国,对日本向来是不服的,你半导体不是很牛吗,我韩国半导体要超越你,你汽车不是很牛吗,我汽车也要超过你,你造船业很牛,那我也要把你拉下马!

当然韩国也不是没脑子,也要根据现实情况来制定发展规划,大家都知道,韩国是外向型经济的国家,半导体,汽车是其支柱产业,大量的进出口贸易,也就需要大量的商船进行运输,本身就有这种需求,但造船业不同其他行业,这是一个资金,人力,资源都非常密集的行业,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这个行业是很难生存的。

80年代,韩国政府为了拉动经济,在造船工业上投入了海量的资金,可以说是在用举国之力支持造船工业,最高峰的时期,全国有45.8%的劳动人口都跟造船业相关,政策补贴,免税,政府能用的办法都用到了,这样的支持力度,当年韩国第一艘万吨巨轮从设计到下水,只用了短短两年三个月,在这样政策的推动下,也使韩国跃居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创造了汉江奇迹。

当韩国举国之力在支持造船业的时候,已经稳坐几十年全球造船业老大的日本,却得不到政府的支持,这也是日本人觉得韩国能够超越日本的关键原因,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崛起了三大造船厂,韩国现代重工,三星重工以及大宇造船厂,于1999年超越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一大造船的国家。

韩国三大船企

韩国拼了老命才把日本拉下马,可屁股还没坐热乎,又被另一个玩家中国给赶了下来,中国的造船底子是很弱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中国所造的船还不足世界的1%,更为要命的是,以前中国的造船标准都是参考苏联的,根本满足不了欧美国家的造船标准,所以所有的东西都只能从头学起,没办法的时候,甚至把别人淘汰下来的废船买回来拆解学习,一步一步摸索,与当时日韩的工业化造船相比,当时的中国船企还是靠天吃饭的。

中国的技术人员去韩国船厂学习,不让进工厂,只让在办公室看录像,即使到现场,也是坐在车里看,不让下车,可见韩国的技术封锁有多严重,核心技术学不来的情况下,只能一点点摸索,先是研制小型的长江客轮,再到大点的海轮,一步步成长,最开始也是以技术含量不高的散货船为主,因为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及钢铁资源,使得全球的散货船价格直线下滑,但好在还有些利润,在规模效应之下,至少能支撑着中国船企继续走下去。

散货船

作为后起之秀,日韩也是看在眼里,三个国家还曾经坐在一块讨论过,不行,咱们都各让一步,全球的蛋糕咱们三家平分,但事实却是在中日韩三家船企进入到了内卷模式,日本是最先出局的,大家都知道,日本广场协议之后,一直在走下坡路,国家经济都不景气的情况下,国家下的一个行业也难逃厄运,市场份额被中韩逐渐瓜分。

而到了2010年以后,初具规模的中国造船业决定转型升级,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发展,而韩国一看,这是要抢我蛋糕啊,因为在散货船等低价船上,中国几乎处于垄断地位,韩国无力跟中国对抗,要想把中国这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在高端船舶制造上打压下去,就采取了一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降价,不计成本的降价,有时候也真的佩服韩国的自信,他是觉得,中国人没有韩国有钱,才以这种搏命的打法来打击中国?

要说韩国的这个打法有没有效果呢,有效果,可是他却忽视了中国是一个具有庞大远洋运输需求的国家,即使接不到国际大单,单单是国内的需求足以养活下中国的船厂,耗下去的结果是,世界第二大造船厂韩国大宇造船公司,被自己的策略给卷死了,虽然获得了大量的订单,但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大宇造船公司的负债率高达523%,已经严重的资不抵债,虽然也想通过跟现代重工合并来躲过一劫。

但是在中国、哈萨克斯坦,新加坡三家都同意的情况下,却被欧盟以反垄断审查不通过为由而拒绝,合并流产,剩下的就只能进行分拆了,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中国的南北船两家公司合并为了中国船舶集团,从而诞生出了一个巨无霸级别的船舶公司,此消彼长之下,中韩之间的天平已经慢慢的在向中国一方倾斜。

2021年,在被韩国凶猛的进攻之下,再次成功取得了世界造船业的船老大的称号,占据着全球新船接单量的50%,但是咱们也必须承认不足,虽然咱们是第一,但也需要谦虚,毕竟作为造船业中附加值最高的LNG船,韩国依然是占着大头,今年上半年全球LNG新船订单量有131艘,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86艘,这其中中国接了30艘,剩下的101艘全部都是韩国的,日本早已出局。

毕竟韩国的造船工业比中国先行了20年,如今中国以这样的速度反超韩国,估计很多韩国人的玻璃心又该碎了吧,中国的发展速度估计韩国人自己都瑟瑟发抖,不仅在传统船舶上,在中国的禁止出口名录上,就有一种装备叫做挖泥船,可不要小看这种海工船,那可是大国重器,两年里就在南海造出了12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说是地图编辑器,所以外国连租到租不到。

挖泥船

对于中国的造船工业您还知道哪些特殊用途的船只呢,说说您的见闻,都看完 就顺便点个赞呗,感谢关注猫眼儿的频道,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