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大阪G20刚过,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日本比较好的开会方式

大版G20峰会在进行中甚至刚过,就有部分网友吐槽日本这个国家对待各国首脑的态度,因为会议发言席就简单蒙上一层白布,看上去就像临时拼接,会议的节奏更是紧张,一场会议结束以后立马举行下一场会议,连中间的休息时间都不允许哪怕延长一分钟。

当领导讲话时,我们最害怕听见的是“我来简单讲两句“的开场白

实际上,日本是一个严格遵守会议计划的国家。但是,如果没有对这个国家的会议习惯有一个充分了解的话,我们可能会在会议开始两分钟内失去对方的信任。这个国家没有松散的会议,也不会有人员在会场中间来回穿梭进进出出,更不要说在会议期间离开会场接听电话了。日本人能够精准掌握会议时间,在会议开始前就分发会议相关的文档,还要求你一定要熟练掌握,因为会议期间不会有人向与会者逐字解读。并且,日本的会议基本上不会超时,如果超时了,会让人觉得这场会议没有效率,与会者还会被认为效率低下,从而产生负面结果。以严格甚至死板著称的德国和奥地利也有着相同的会议习惯,与之相反的是美国,如果会议超时,会议主题会被认为是让人感兴趣的,如果德国和奥地利遇到这种情况,会被认为效率低下和浪费时间。

对日本人来讲,衡量一场会议成功的标准往往是会议能否精准控制时间

在我们中国,会议超时经常发生,每当领导做总结性发言,我们就得做好加班的准备,直到与会者鼾声大起,领导可能才会认为自己说得太多了。一场200多人的会议,只要坐在发言席上的超过5人,那么,这场会议可能会持续至少3个小时。中国的会议基本上是以通知形式召开,不会有主题探讨,更不要奢求头脑风暴。在会议上改变已经形成书面文件的精神,或者对某个话题展开辩论是不符合中国传统的“面子”文化,真实情况是,当我们坐在台下参会,得到的是一份又一份文件的解读,如果领导不小心念错字了,我们还得保持沉默。在主持人礼貌性地询问是否有疑问时,我们也得摇头。如果认为文件精神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致命的错误,也得顾全领导的面子,等待会后私下里纠正。

不仅是在中国,会议前预设一个理想结果是亚洲很多国家通常的做法,比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如果会议出现偏差甚至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只要没有到不可控制的局面,会议议程也能朝着预设的方向发展。

与之相反的是西方一些国家,他们在举行会议的时候没有太多的规矩和要求,法国和意大利甚至没有把会议太当做一回事。虽然他们知道参加会议的重要性,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参加不同的会议,在会议中甚至会心血来潮地改变自己原有的计划,让人猝不及防。在某些人阐释公司一些发展战略时,也得做好法国或意大利客户没有耐心听下去转身离开的准备,尽管他们认为可能没有受到这些客户的尊重。实际上,他们的转身离开不是没有多大的耐心,基本上是他们认为自己得去参加另一场会议了。对于法国和意大利看来,一场会议超过3个小时,就太浪费时间了。

沉默的气氛往往使会议显得尴尬

在瑞典和芬兰人看来,时间并不是衡量一场会议是否成功的标准,而是一场会议中是否有太多的废话。为了给对方留下更多的安静环境和时间用来梳理会议信息,会议基本是安静的。通常情况是,如果与这两个国家的人打交道,也会忍受对方的长时间沉默,这并不是对方觉得你的说的话是废话,而是对方在思考你给予他的信息。所以,当对方沉默给你留下尴尬的气氛,也不要聊天气这种无关紧要的话题,反而会让对方觉得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