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8年了,我还拿不到一张新加坡绿卡……”

新加坡是个移民大国,每年都会有数不清的异乡人来到新加坡求学和工作。

这里干净、有序,四季如夏,社会安定、人民亲切,很难不让人产生好感。很多人在新加坡生活了数年,便有了想要长居于此的念头。但当他们走上漫漫准证申请之路时才会发现:曾经以为新加坡会是自己的家,却用最好的青春等来了梦碎。

但是,普通人觉得“留不下来”的新加坡,对那些明星富豪们似乎就友善多了。

是不是这样呢?

让我们看看那些申请者真实的故事。

01. 普通人想要留下有多难

一直以来,我们接触过许多在艰难申请准证的“坡漂”。下面记录的A君便是一个完全真实的故事,或许他已经是“坡漂”大军中,比较幸运的那个了。

8年漂泊,三次被拒,8个月等待,一家三口终“扎根”。

三十几岁的A君携家眷来新加坡8年多,国内本科设计相关职业,薪资:4k-7k。之前申请过3次PR,均被拒,前2次携太太,第三次自己一个人(中途小孩待产未加入)。2019年年底第四次通过中介递交,携太太和孩子(男)一起申请。

记得2019年中,距离A君上一次申请PR被拒已有1年时间。他偶然和朋友聊到小孩来新已快2年,朋友便建议他带小孩一起申请试试,并开玩笑“毕竟是个男孩,万一政府刚好缺兵呢”。

A君索性又开始整理那些厚厚的个人资料,准备再重复的递交一次。但当时申请流程刚刚变更:由去ICA大楼当面递交更改为网上提交,所以慎重起见,A君想先找一间专业申请公司咨询一下。如果价格合理,考虑过直接找公司来递交材料。

结果,A君就差点掉进了中介的坑。

A君没有跟我们提公司名字,只说

“你打开Google,搜索排名依然挺靠前的,“申请通过率超高”是他们的口号。”

在网上找到他们的地址后,A君走进这间公司。紧接着,就在其中一间玻璃房内,被上至总监级别,下到业务小妹,轮番“轰炸”,历时接近2个小时。

听完之后,他的感觉是:

“天啊,我来新这么多年,没有发现自己的条件这么好,如果不再申请,简直不配当地球人了,不配在地球继续存活了”。

一问价格,申请费用7000新币。听到价格让A君突然反应过来,他是来咨询提高PR申请率的,不是来被吹得天花乱坠的。于是,他提出了第一个要求,也是唯一的要求:既然有合同,太好了,如果白纸黑字写清楚100%包通过,我立即刷卡。

但是此时,业务人员就有些慌了,觉得A君不按常理出牌,她让A君先坐着喝茶休息,他们出去沟通一下。

2分钟后,业务人员回来,还带进一位业务主管模样的女士。

主管一开口就是:

“先生你这么好的条件,我们都觉得不帮你可惜”,“这样吧,看你这么好的条件我们给你一个折扣价5000”,“但不能再少了哟”。

啊?才2分钟,就降价2000,A君觉得“这也太好商量了吧”。本着对血汗钱负责的态度,A君决定再压压价,并严格保持他唯一要求:保证100%通过才付款。

一番博弈后,这位主管女士撑不住了,最终给出了3000新币的底价,并表示“要是不同意以后再来就只能是5000了”。但依然闭口不提通过率的事。

A君在去之前也做了相当多的功课,了解所谓的“申请中介”,就是一个帮你填表的,属于服务行业。原以为这家号称“通过率高”,是有什么秘诀,结果却跟其他家别无二致。

这个服务行业的价格虚高,不是A君第一个发现的,他们自己的喊价从7K降到了最后的3K,就已经说明了一切,至少说明了他们对自己价格的不自信。

之后A君还去面了几家差不多的中介公司,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帮你填表,帮你申请,但不能保证通过率。

行,既然大家的方法都八九不离十,A君决定就找一家价位合适的,不就行了?于是乎,在众多公司中,选中了一家,这家不光价格符合要求,而且一上来就直接的介绍了他们只是帮你填写表格,通过与否和自身条件有关,另外一半费用在通过后才支付,靠谱,给钱。

这么看下来,A君还是一个非常理性冷静,也有策略的消费者。

但是,有很多迫切想要申请成功的人,就可能会不假思索地上了中介的当。被申请中介骗了的申请者不在少数。

C小姐就是这样,被中介承诺的98%的成功率所迷惑,签下了3000新币的代申请服务合同。但是,最终却申请失败。回过头去才发现,合同上竟有一条“申请不成功也不退款”的霸王条款。

再想打电话给那家中介维权时,才发现当时的咨询顾问已经辞职。申诉无门,唯有打算牙齿往肚子里咽,钱也没了,PR还是没有申请下来,难免是心灰意冷。

所以A君走到这一步,找到一个靠谱的中介,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始。

前文提到过,A君一共有3次提交。第一次5个月被拒。第二次3个月被拒。第三次5个月被拒。第四次的申请之旅,从2019年10月初开始。

由于前3次申请已经被秒拒了,所以这次申请A君心态反而变得佛系,也没有频繁地查看myica app 或者邮箱、信箱。

申请期间遇到疫情,A君还收到实体信一封,他一开始以为是又被拒了,结果是ICA来信解释“由于疫情所以会延后审批速度”。

但他心里不由想:如果不拒绝,为啥要写信给我解释让我稍等呢?难道,我的条件有希望?

接着来到了申请的第六个月,A君收到了电子邮件,让他补交主申请人的资料(和税收有关的),于是他立即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中介补交了资料。

今年7月底,在补交资料后的第二个月,A君收到实体批准信。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在新加坡获得了一个可以留下了的身份。

历经8年的漂泊,四次申请,8个月的等待,他终于可以带着老婆孩子在新加坡安稳地留下了。那时他的心情可以说是感慨万千,五味杂陈。

像A君这样来新加坡多年,数次被拒才拿到永久居民身份的人不在少数。

B君是33岁的单身男青年,在NUS读 part-time master。来新6年,申请五次,终于approve了。他跟我历数了他五次的申请条件和结果:

1)2016年,半导体行业,EP basic 3300,3月秒拒

2)2017年,半导体行业,EP basic 4000,3月秒拒

3)2018年,半导体行业,EP basic 4300,3月秒拒

4)2019年,半导体行业,EP basic 5500,6月秒拒

5)2020年,半导体行业,EP basic 8000,4月16申请,8月网上查询已批。

可以看到B君从2019年到2020,薪资有了极大的飞跃,也在四次失败之后,终于拿到了PR。所以,如果你的收入不够高,新加坡可能不会要你。

上面说的这两位,尽管历经千辛万苦,但终于是成功留下来的。还有很多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D君来新7年,国内top985,本地NUS工科PhD毕业。毕业之后一直在IT行业工作,工资5k+不到6k,去年10月申请PR至今无果,他感到非常失望失落。

因为他觉得自己本来就严重underpaid,公司内部promotion因为今年疫情原因也全部停止了;申请加薪被婉拒,2个月前还被强制无薪假、减薪不到5k。

我们都知道,今年疫情下的政策,公司都是有限保护本地人就业。所以,没有PR就等于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加不了薪、升不了职、还要担心被裁;没有PR也就没有CPF医保公积金,生个病就是破产。

为了换工作,D君面试了好几家公司,听到他是EP直接秒拒,只有一家小公司给1年contract打发。在心灰意冷下,他投了国内公司,工资翻了2倍多,现打算回国,已提出辞职。

但他也说祝愿还在努力申请的大家早日拿到PR,因为经过了7年,知道这当中有多少酸楚,也愿有缘将来在国内相见。

这些朋友的故事应他们的要求均以A、B、C、D进行化名,但他们都是来自申请者真实的故事。

当小编听完他们说的这些之后,心情很复杂。在新加坡留下来这件事,对很多人来说是破釜沉舟没有后路的。

离开国内多年,回去之后可能是更多的不适应。而将最好青春都奉献的地方,却也有可能留不下来。

02. 明星显贵却总是很容易

一边是很多普通人在申请的旅途上挣扎的故事,一边是明星富豪们一个个轻松移民新加坡的消息,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戏剧化。

新加坡一直以来就颇受华人明星和富豪们的青睐。

说起移居新加坡的中国明星不得不提功夫皇帝李连杰。他在受访谈到入籍新加坡的原因时说:

“我在美国住了很多年,后来在国内也住了几年,之前还去过澳大利亚和瑞士,但最后落户新加坡,只是想给孩子找一个学习的地方,一个他们能接受中英文文化教育的地方,一个我可以去做事又不用担心他们的地方。找来找去,找到了新加坡。”

巩俐也加入了新加坡国籍。1996年,在嫁给新加坡籍商人黄和祥后,她在新加坡德义民众俱乐部宣誓加入了新加坡籍,但不久即宣布离婚。事业上也随着走了下坡路,感觉中国观众对走红以后加入外国籍的名人很挑剔。 巩俐当年出席新加坡新公民宣誓仪式,从国会议员李美花手中接过公民权证书和粉红色身份证。

巩俐当年加入新加坡籍,被中国人大肆批评,有的怒骂她“忘本”、“数典忘祖”,“不爱国”,更有“毒舌”网民骂她是“叛国贼”。 黄和祥当时替她解释说,她很爱中国,亲人都在大陆,不管走到哪都不会改变“中国心”。巩俐本人当年接受《联合早报》专访也说:

“因为家人的关系而入籍,这是很自然的事。我觉得没什么,而且大家都是炎黄子孙。不论别人说什么,我就是华人。”

也有传,巩俐加入新加坡国籍的真正内幕,除了表现出她对婚姻的忠诚与重视,也能更方便出国,为电影在全球奔波。

成龙自从1998年起就是新加坡永久居民。他在新加坡拥有多处房产。

1998年7月,时任成龙影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自强说,成龙一直都喜欢新加坡的居住环境,数年前嘉禾电影集团副主席何冠昌替属下申请投资移民时,成龙是其中一名受惠者。他的申请早已获准,由于工作忙碌,一而再的办理延迟来新加坡领取证件的手续。同年2月,何冠昌在香港病逝,成龙认为应该完成老人家的心愿,因此决定前来领取永久居留证。 成龙后来接受访问时,针对申请移民新加坡一事说:

“我的确曾经申请移民新加坡,因为我要完成我最尊重的人——干爹何冠昌的遗愿。如果要我选择对全港市民交待,还是对干爹和干妈交待,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他也强调香港是他的家,无论如何他都不会离开香港,他自己是在香港长大的,不会舍弃香港。同时,他也指出今后他仍会尽最大的努力对外介绍香港。

说到入籍新加坡的中国富豪,就不得不提我们熟知的新晋新加坡首富,海底捞创始人张勇。

2018年5月17日,“海底捞”正式在香港递交了上市申请,这家一年净赚12亿的餐饮巨头,此时上市,被普遍认为是有意加速海外产业布局。

在上市之前,“海底捞”的老板张勇已经携全家移民了新加坡。目前,张勇的妻子和儿子定居在新加坡植物园(Botanic Gardens)附近价值2700万的别墅里,张勇则在中国和新加坡之间两头飞。

海底捞联合创始人舒萍(ShuPing)在新加坡设立了家族办公室,以协助她管理旗下总值77亿美元(约107亿新元)的财富。

中国人在重新获得迁徙自由几十年来,有过三波移民潮,前两次移民潮带着“苦大仇深”、“背井离乡”的悲壮情绪,是为了摆脱贫穷而做出艰难决定。而这一次移民潮,中国移民们带着几十年来积累的财富,不再“悲壮”,更多的是中产阶级以上、高净值人士们的从容和享受。

而新加坡对于他们的欢迎,似乎也不难理解,这些身家无数,有钱还有名气的人移民来新加坡,才是新加坡想要的,还能成为这个国家的金名片。

难道想要留在新加坡,真就如同网友总结的那句话:“‘贫贱不能移‘,有钱任性,没钱认命。这盛世,如富豪所愿”?

03. 身份对普通人有多重要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不解:“为什么普通人移民这么艰难,可他们还在苦苦努力,尝试一次又一次?”

因为你不知道身份对一个在新加坡打拼多年的普通人有多重要;因为只有拿到PR才可以不受工作限制,不会受到工作歧视,能在新加坡自由出入和生活;因为只有拿到PR才可以享受一些政府的优待政策,让生活变得好起来。

所以如果真的想在新加坡,感受到“家”的温暖,成为新加坡的一分子,PR可能真是一个必经之路。

当你成为PR之后,能够享受的福利待遇是拿工作准证时期所不能比的。

最重要的变化,也是很多人想成为PR的原因,就是你可以在新加坡买组屋了。只有买了房,你才能在新加坡安稳地住下来,否则可能每年都要在不同的出租屋里颠沛流离。

李显龙曾提出的“居者有其屋”政策,就是专门为公民和PR服务的,这种房子也就是组屋了,组屋只能由公民和永久居民购买,外国人不可以购买。

比起同等中国超一线城市动辄上千万的房子,组屋价格可以说是相当良心。一套4房(三室一厅)130坪的组屋,根据地段价格在40-60万新币(相当于200-300万人民币)不等,新加坡PR首付3-5万新币就可以在新加坡拥有一套精装修拎包入住的房子了。而且组屋周边设施非常齐全,诊所、健身房、食阁应有尽有。

除了拥有了购买组屋的资格,买房时所需缴纳的税也大大减少。新加坡买房要缴纳的房产税,税率根据购买人身份而分成三六九等:

根据《新加坡买房税务条例2018》中的数据,外国人只能购买公寓,且首次购买需要缴纳15%的税。

操心完了房子,还有人生大事。如果你想长期留在新加坡,就可能会在这里经历结婚生子,迈入人生的新阶段。

为了将来的小孩,也必须争取到PR的福利政策。新加坡的政府中小学,学位非常紧缺,为了保障本地人的权利,政府学校优先录取公民和永久居民,而且永久居民和公民读政府学校可享受优惠的学费。

今年PR孩子的小学每月学费为218新币,外国人小孩的每月学费是763新币,后者是前者的3.5倍。

此外,外国孩子所需缴纳的中学和高中学费也是PR孩子的3.6倍左右。这样一年下来,外国父母就要多交大几千新币,几万人民币的学费。

当然,PR还在许多方面都享有福利优待,比如可以给配偶及21岁以下的未婚子女申请永久居民,能够享受新加坡公积金(CPF)计划的财务和税收优惠,无论在保险还是医疗方面都有了更强的社会保障,免去后顾之忧。

“坡漂”们,申请身份的心愿有多迫切,在被拒绝和遥遥无期的等待时就会有多痛苦。尤其是今年的疫情,似乎再一次给新加坡的移民政策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新加坡,我们年轻时奋斗的土地。希望想留在这的每个人不止是留下了汗水,也留下了希望。

也祝愿所有看到这篇文章,正在申请PR和公民的朋友们,一切好运。

资料来源:

1. SingPlus采访整理

2. 狮城论坛真实精华帖

3. 搜狐新闻:“海底捞”老板上市前全家移民新加坡,这盛世如富豪所愿

4. 时代财智:张勇妻舒萍狮城设家族办公室打理77亿美元财富

5. 新加坡红蚂蚁:赵薇不做新加坡人 这些明星抢著做

6. 知乎:那些移民新加坡的明星富豪们!

7. 知乎:移民新加坡好处多多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