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第56例!21岁女学生英国返澳确诊;两人接种疫苗后面瘫

本澳新增一宗新冠肺炎输入个案

21岁留英女学生

19日从英国出发

经新加坡转机昨日抵澳核检呈阳

……

今日上午9时起

曾赴江苏南京禄口街道人士

入境澳门须医观14天

……

两名女子接种国药灭活疫苗后

出现面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公布,一名于21日从英国抵澳的澳门居民核酸检测呈阳性,被列为本澳第5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输入性确诊病例。

应变协调中心表示,第56例患者为21岁女性,澳门居民,在英国就读,曾在今年6月24日接种一剂莫德纳药厂生产的mRNA疫苗,否认曾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于7月18日在英国接受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7月19日乘搭新加坡航空由英国出发的SQ319航班,座位编号为42A,21日在新加坡转机乘搭酷航TR904航班来澳,座位编号为23F。





曾到南京禄口街道入澳须医观


应变协调中心宣布,因应江苏省南京市的疫情变化,卫生局根据第2/2004号法律《传染病防治法》第14条的规定,自2021年7月22日上午9时起,所有在入境前14天内曾经到过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的入境人士须按照卫生当局的要求在指定地点接受14天医学观察的措施。违反者除可能依法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外,尚可被采取强制隔离的措施。

应变协调中心提醒,具以下旅居史的人士,须按照卫生当局的要求在指定地点接受14天医学观察:


1、入境前14天内曾到过以下地区: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陇川县;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溧水区石湫街道九塘行政村;

2、所有在7月14日或之后曾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逗留并在7月21日上午6时后入境。




两女接种疫苗后面瘫




应变协调中心昨日表示,接获两例受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通报。


均打国药灭活疫苗

第一位患者为35岁女性,7月18日出现左侧面部感觉异常、嘴角歪斜,伴左眼睑闭合不全,前往镜湖医院急诊就医,7月20日经该院神经科诊断为贝尔氏麻痹症(俗称面瘫),予以对症治疗后已离院,无需住院。患者曾于6月21日接种第一剂国药灭活疫苗。

第二位患者为60岁女性,7月19日上午出现左侧面部下垂和左眼睑闭合不全,前往山顶医院急诊就医,诊断为贝尔氏麻痹症(俗称面瘫),予以对症治疗后已离院,无需住院。患者于7月15日曾出现咳嗽、疲倦等症状,曾于6月17日接种第2剂国药灭活疫苗。

由于以上两名患者曾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有关个案将交由“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评估工作小组”作分析讨论。应变协调中心强调,监测显示本澳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出现的“面瘫”发生率并没有较一般人口发生率高。

多数两周开始恢复

应变协调中心表示,贝尔氏麻痹症是由第七对脑神经(面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的一侧面部肌肉突然无力或瘫痪。此病确切病因不明,多数病人在发病两周内开始恢复面部神经,多数病人在3至6个月内可完全恢复。类固醇治疗可改善预后。贝尔氏麻痹症是较为常见的疾病,根据统计,过去5年本澳3间医院(仁伯爵综合医院、镜湖医院、科大医院)每年就诊的贝尔氏麻痹症的新发病人数占人口的比例合共为10万分之55至61,平均每月10万分之4.5至5.1。至前(20)日,本澳已接种461,931剂新冠病毒疫苗,共接获11例接种后出现贝尔氏麻痹症的报告,发生率为每10万剂2.4例,低于一般人口的每月发生率。


不良不等于副作用


应变协调中心重申,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指的是注射疫苗后,发生任何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这些事件有时序相关(接种“后”发生),但不一定存在着因果关联性。接种后不良事件,分别为由疫苗引起(例如接种疫苗后的红肿、热痛、过敏反应等)、焦虑等心理因素反应引起(与疫苗本身性质无关)、偶合事件(注射疫苗后刚巧出现其他疾病,即使不注射疫苗也会发生)、疫苗生产或使用程序错误(如疫苗制作、运输、储存过程,或接种过程失误但与疫苗本身性质无关)、不确定性或需经过专家分析寻找原因的个案。

应变协调中心强调,接种后出现不良事件不等于疫苗的副作用,两者是不一样的,在专家未能判断事件与疫苗有因果关系之前,不能贸然判断事件由疫苗引起。疫苗上市使用时会建立一个监测系统观察。世界卫生组织对此亦有一套严谨程序和标准,包括事件的一致性、相关强度、特异性、时间相关性、生物合理性等。因应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的开展,卫生局成立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评估工作小组,由多个医疗专业范畴代表组成,当有接种者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后,会分析及作出评估其因果关系,以加强澳门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监测和跟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