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抗美援朝,美国对中国实行禁运,霍英东船队一个月运输千吨黑铁皮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始了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场上打得热火朝天的同时,国内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因为当时国内的经济水平很难支撑起一场现代化的军事战争。

实力悬殊的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虽然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军威,但是在那个年代,做出出兵朝鲜的决定是不容易的,因为当时中美两国的综合实力差距太大了。1950年美国GDP总量为14559亿美元,而中国当年GDP总量为1898亿美元,人均差距更大。

打仗打的是钢铁,打的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1950年,美国的钢铁产量为8772吨,中国钢产量为60万吨,还没有美国的零头多。当年美国的原油产量为2.6亿吨,中国的原油产量为20万吨,也够不着美国人的零头。当年美国的发电量为3880度,而中国的发电量为45亿度。

这还只是经济上的对比,装备上的差距就更大了。当时我国并没有能用于作战的海军和空军,而美军在朝鲜战争初期就投入了1200架飞机,包括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等飞机,地面部队每个师还有22架炮兵校正机。

在地面部队上,美军地面部队当时就已经实现了全面机械化和摩托化,每个步兵师拥有140多辆坦克,300辆装甲车,3800多辆各型汽车,而当时志愿军没有坦克,没有装甲车,每个军只有100多辆汽车执行运输任务,在火炮上的差距就更大了。相对于美国人的重型榴弹炮,志愿军连迫击炮都当成了重武器,就算是仅有的山炮,野炮,迫击炮,也经常面临炮弹不足的情况。

抗美援朝战争,对当时中国的国力消耗很大。就财政支出而言,1950年中国的国防预算费用比上一年超出了百分之四十多,高出百分之二十多的经济建设比重。近三年的战争中,中国共消耗25亿美元,相当于中国1950年一整年的财政收入,还消耗了各种物资560余万吨。

美国人的禁运政策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刻联合了45个国家参加了对中国实行禁运政策,禁运的战略物资多达300多种,其中还包括中国当时急需的橡胶,纺织品,废铁皮,药品等战略物资,给中国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美国政府还宣布对香港,澳门的出口实行全面的许可证制度,香港,澳门的物资禁止运往中国大陆。美国总统杜鲁门还叫嚣道:“凡是一个士兵可以利用的东西,一件也不允许运往中国!”从1950年12月开始,美国政府又将中国在美国的所有公私财产置于美国的管制之下,禁止所有国家在美国注册的船只前往中国。

其实,美国对新中国的制裁和禁运并不是从抗美援朝战争开始的,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前,美国政府就确定了要利用经济手段对新中国施加压力的方针。1949年2月28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向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关于美国对华贸易的政策》的报告时就说过,对华经济关系领域中,美国具有对付中国的最有效的武器。

1950年1月开始,美国对华出口总额降低到了0.33亿美元,而且主要出口商品都是没有战略意义的棉花,对华出口下降最多的就是石油制品。从1950年1月起,美国商务部停止下发大多数精炼油的出口许可证。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美国对中国实行一系列的禁运和制裁政策后,中国在外交上开始全面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请求苏联加大对中国的援助,一方面积极同当时世界上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贸往来,并积极利用香港这个自由贸易港,以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禁运政策。

全面打破禁运

为了打破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禁运政策,抗美援朝总会发出了捐献飞机大炮和推广爱国公约的通告。全国各界群众纷纷捐款捐物,为抗美援朝战争筹措资金。除了国内的群众大力捐款外,海外的华人华侨也纷纷捐款捐物,为这场战争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印尼华侨黄一飞,是苏门答腊巨港市“勿拉柔”石油工业区矿区工会副主席,被广大华工拥戴为工人领袖,人称“铁胆子”。在反封锁、反禁运斗争中,他冒着极大危险,通过荷兰渣华轮船公司,一次又一次地把石油运进中国,为抗美援朝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爱国义举,得到了海内外华人华侨的一致好评。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橡胶是我国急需的战略物资,也是美英等国重点禁运的物资。当时担任新加坡南益公司总经理的李引桐,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冒着巨大风险,历经千辛万苦,将橡胶树苗引进到国内,并在海南岛建立了第一个橡胶种植基地,填补了中国橡胶种植的空白。因此,李引桐被誉为中国的“橡胶之父”。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爱国华侨为这场战争捐款捐物,陈嘉庚先生曾率先捐款捐物,拿出50万元人民币购买冬衣支援志愿军,旅蒙侨胞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送去慰问金10万蒙币,在印度的华侨捐款27600多卢比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

还有很多的华人华侨还参加了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广大爱国华侨用各种方式支持志愿军保家卫国,为国家中朝两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霍英东从香港打开缺口

在众多爱国华侨中,霍英东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当时香港很多商人接到了国内的订单,但却无法运送到国内,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想到了霍英东。

霍英东当时在香港拥有十多条船和一间修船厂,是香港所有私人企业里拥有船只最多的老板。霍英东在接到内地的订单后,立刻昼夜不停地向内地运输货物,其中包括黑铁皮,橡胶,轮胎,药品,棉花,纱布等战略物资。从1950年到1953年三年的时间里,霍英东几乎每天晚上都开工,每次开船,霍英东都亲自指挥,亲自出海巡查情况。

很多人都说霍英东当年是为了巨额的运输费才冒险向大陆运输物资的,其实并不是,根据霍英东后来的描述,如果光是赚钱,他有很多的途径,并不一定要走这条路,而且走这条路赚的钱也并不是很多。当时霍英东向大陆运输货物,不仅要受到港英政府的盘剥,还经常受到巡弋的国民党海军的炮击,时刻有丧失性命的危险。

当时霍英东运输的很多货物确实是不挣钱的,但却是大陆所急需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解放军急需制作汽油桶用的黑铁皮,但当时国因无铁皮制桶,又没有地方购买,造成无法将汽油运到朝鲜战场的严重恐慌局面。而黑铁皮一件就有一吨重,分成数个小件也有几百斤,需要支付高额的搬运费,所以很多香港商人都不愿意去运输黑铁皮,而霍英东的船队却在短短一个月内运输了数千吨国内急需的黑铁皮。

正是由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霍英东的一些做法,导致后来被港英政府千方百计地刁难,所有港英政府的官方正式活动或者是上流社会活动,以及捐款建设医院学习等义举,霍英东都被排斥在外。改革开放初期,在很多香港商人都处于观望状态的时候,霍英东又大举投资祖国大陆,为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