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为何美国在亚洲难以“找到朋友”应对中国?

美国总统拜登履新以来,关于其建立区域性联盟,联手相关国家以图遏制中国的猜测甚嚣尘上。

2月,拜登政府朝此方向频频试探,无论是与英、德、法外交部举行的四国线上会谈,还是同有“亚洲小北约”成员之称的日、印、澳进行所谓“四方会谈”,甚至在G7以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都或轻或重提到了“团结”应对中国的议题。而“四方会谈”本身即为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中的政治遗产,主要用以应对所谓“中国影响力”。

在全世界“找朋友”的美国,目力所及自然绕不开亚洲。

“找朋友”的传统套路是,美国利用安全和经济方面的实力,诱使相关国家进入自己的阵营。其中一个典型例子即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也就是广为人知的TPP。TPP曾由美国主导,学界认为,其设立背景是美国认为世界贸易组织(WTO)制定的规则没有起到遏制中国发展的作用。于是,时任政府(奥巴马政府)试图通过用所谓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协定对规则进行升级,制定出一套新的“游戏规则”用以解决问题。从宏观的视角看,美国希望以此加重其在亚太区域的战略角色,并对中国在该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起到制衡作用。

在特朗普执政期间,与美国在区域内经济权重下降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在基于各国利益的前提下,同相关国家建立了互利共赢的经济联系。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21日援引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詹姆斯·克拉布特里(James Crabtree)的评价指出,事实上,中国在维护区域自由贸易方面做得相当出色,而这曾是美国常挂在嘴边,认为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

在此前提下,拜登政府在亚洲的“找朋友”之路实则坎坷。

坎坷的另外一层因素源于拜登关于重建美国中产阶级的承诺。

克拉布特里认为,美国国内的政治分化会令拜登试图在亚洲国家加强经济影响力的举措举步维艰,毕竟共和党中与特朗普一样对TPP没有好感的声音不在少数。“拜登承诺的经贸政策仅将服务于美国中产阶级。”克拉布特里指出,如果他真这么做,那么美国与亚洲出口大国签订经济协议的困难会加剧,而这些国家往往是美国可以用来拉拢应对中国的“摇摆国”。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截图:拜登在亚洲组建“反华联盟”之路艰辛

于是,国内与国际问题的深度缠绕,令美国传统套路“失灵”,克莱布特更是直言,如果美国意图强调在该地区的领导地位,那么拜登必须找到“富有想象力”的方法。

但倘若“富有想象力”的方法是限于美国如何遵守国际秩序中表层规则的约束,那么拜登试探的相关国家已对这种“回归”作出极为现实的回应。

慕尼黑安全会议后,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美欧之间的一些分歧仍然“复杂”。其中涉华政策即为“复杂”的一个因素。

学界认为,欧洲国家或保留一部分自己的独立性。至于涉华议题,他们大概率会选择配合美国,但由于不同国家处于不同的立场和地位,每个国家跟随美国步伐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毕竟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在中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不误,但美欧疫情尚未解决的客观现实之下,中国市场自然会成为“后疫情时代”欧洲寄予厚望的增长点。

传统盟友尚且如此,更何况彼此信任根基并不牢固的所谓亚洲“摇摆国”。

就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方多次呼吁双方进行开诚布公的沟通,开展解决问题的对话。

2月22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对话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蓝厅论坛开幕式上表示,就在中国人民辞旧迎新的除夕,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进行了首次通话。这次极为重要的通话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中美关系指明了方向,也为两国乃至世界传递了今年春天第一个令人鼓舞的好消息。

王毅指出,当前形势下,双方可由易到难,积极互动,积累善意。中国乐见美在华企业获得更大成功,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改善中国营商环境,同时希望美方尽快调整政策,放弃对中国产品加征不合理关税,放弃对中国企业和科研教育机构实施各种单边制裁,放弃对中国科技进步进行无理打压,为两国合作提供必要条件。抗击新冠疫情、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眼下国际社会最紧迫的三大任务,作为负责任大国,中方愿意在这三个领域同美国协调政策,加强合作,携手为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王毅表示,美国新一届政府正在审视评估对外政策。希望美方的政策制定者能够顺应历史潮流,看清世界大势,摒弃各种偏见,避免无端猜忌,推动对华政策回归理性,实现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苏展

编辑:苏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