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美国第七舰队:整个作战区域1.3468亿平方公里,比美国本土大14倍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是美国海军旗下的远洋舰队之一,隶属于美国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属下的太平洋舰队,成立于1943年3月15日,1949年8月19日改名为美国海军第七特遣舰队,1950年2月恢复第七舰队的名称。

第七舰队司令部设在日本的横须贺港,驻地包括日本佐世保基地、冲绳和韩国釜山、浦项、镇海基地及新加坡等地,亦经常停泊香港补给,是目前美国最大的海外前线投送部队,用于威吓敌国和盟国合作,保护海上通道、协防美国盟国以及在恐吓失效时动用武力,也经常充当美国对外进行军事行动时的机动舰队。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战斗爆发,1943年3月美国将西南太平洋的舰队改编为第七舰队。第七舰队在1944年秋的莱特湾海战中归属于麦克阿瑟将军指挥的西南太平洋方面军,当时的舰队司令是托马斯·金凯德中将。1947年1月,这支部队又被改称为西太平洋海军部队,1949年8月被称为第七特遣舰队,直到1950年2月才又正式恢复第七舰队的旧称至今,参加过1950年至1953年的朝鲜战争和1965年至1975年的越南战争,1958年的“金门炮战”中曾为台湾地区海军补给船护航,1991年参加了海湾战争。

在历史上,第七舰队也在台湾扮演重要角色。冷战时期,随着驻台美军的部署,第七舰队在台湾的分遣队也利用高雄左营海军基地作为驻点,并透过高雄港运补物提供台湾物资,直至1970年代后期台美断交为止。1996年“台海危机”时,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下令第七舰队派遣战斗舰艇前往台湾海域以威慑中国大陆。

2010年,朝鲜半岛情势紧张,爆发了天安舰事件与延坪岛炮击事件;加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朝核问题,日韩两国对北朝鲜的核生化武器感到高度恐慌,因此造成美国高度关切,经常在黄海一带进行美日韩三国联合演习,借此警告北朝鲜领导人;但美国第七舰队若开入黄海会引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强烈抗议和强硬反应,故演习规模与范围相对会受到限制。

冷战过后,第七舰队辖下区域内最有可能发生军事冲突的三个地区,分别是中国南海诸岛、朝鲜半岛以及台湾海峡。

第七舰队大约拥有50至60艘军舰、350架战机,舰队满员编制6万人,其中包括38,000名海军官兵和22,000名海军陆战队员,平时总兵力约2万人。一般由CVN-73“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组成的航空母舰战斗群为主要作战部队,辅以陆基航空兵、两栖部队。必要时可以从第三舰队或其他部队抽调舰艇补充。现辖旗舰一艘(“蓝岭”号)、核动力航母一艘(“乔治·华盛顿”号),3至4艘配备导弹的巡洋舰、18至20艘导弹驱逐舰及护卫舰、5至6艘攻击型潜艇以及5至8艘登陆舰、18艘后勤保障船和若干汽垫船、辅助船只等。现任司令威拉德海军中将。第七舰队拥有横须贺、佐世保和关岛3个军港,母港为日本的横须贺。在新加坡还有一个补给码头,所有经过马六甲海峡的美军船只都可以在此进行休整补给。

第七舰队的舰队编制采用行政编制和特遣指挥编制两种方式。

行政编制分为司令部、大队和中队3级。司令部分为水面舰艇司令部和潜艇司令部。水面舰艇司令部统管除航母以外的所有水面舰艇,下辖7~ 9个大队,各类大队下辖1~4个中队。潜艇司令部统管所有潜艇,司令部下辖3~4个潜艇大队,每个大队下辖1~ 2个中队。常规潜艇中队一般由4~6艘潜艇编成,核潜艇中队则由7~10艘潜艇编成。

第七舰队的作战区域东起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太平洋和印度洋,西至非洲东岸红海(不包括波斯湾),南达印度洋及南极,北至白令海峡。整个作战区域1.3468亿平方公里,比美国本土大14倍。这一区域内居住着全世界大约一半的人口,而这其中的80%又都居住在离海岸线800公里以内的陆地上。

第七舰队是美国海军最后一个只配备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也是最后一个装备核动力航空母舰的舰队。之所以如此配置,主要的原因是舰队主要驻扎地——日本是世界上唯一曾遭受核武器攻击的国家,日本民间普遍对于核武器以及带有核动力的军事武器带有负面的观感,为了照顾此种情绪和日本民间的感观,因此美国海军一直以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作为第七舰队的核心。然而,由于小鹰号已在2008年时除役,因此接任小鹰号除役后空缺的“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也顺势成为第一艘泊靠并驻扎于日本本土的核动力航空母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