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中美联手开采石油,为何致81人遇难?被日本坑害,中国如何反击?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国现在石油产量排世界前列,但每年仍有超过70%的石油需要从国外进口。

这几年我国也在加大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其中就包括对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并且成果喜人。

不过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我国海洋油气储量丰富,但因为勘探开发能力有限,所以进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国外。

我国还曾向日本购买过海上钻井平台,也曾和美国联合开采海洋油气资源,结果却发生了几起可怕的事故,不但钻井平台沉没海底,人员伤亡巨大,我国的石油工业也因此受到了重大的打击。

为此我国也开始走上自主研制海上钻井平台,自主勘探开发海洋油气的道路。后来我国制造出世界最大也最为先进的“蓝鲸一号”钻井平台,不但彻底扭转劣势,还让我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能稳定开采某种被公认为可取代石油能源的国家,也让世界各国都忍不住眼红。

大家好,欢迎来到认知金字塔。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中国勘探开采海洋油气的历史,包括曾发生过的那些令国人悲伤愤慨的事情,以及“蓝鲸一号”为何会让全球各国眼红。

喜欢的朋友还恳请您点赞支持,谢谢大家。

很多人都知道,我国的海洋油气资源非常的丰富,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都有着巨大的油气储量。

尤其是南海海域,更是堪称石油宝库。在2015年前,我国对南海海域的勘探面积不到20万平方公里,但发现的石油储量就超过了50亿吨。据专家估计,整个南海海域的石油储量在230——300亿吨之间,天然气储量也有20万亿立方米左右,其中一半以上的储量处于中国管辖的海域内。

这些油气资源可开发价值超过了30万亿人民币,未来20年我国只要开发其中的30%,每年就可以为我国GDP贡献1-2%的增长点。

不过,由于不像渤海等海域的油气大多位于浅海区,南海海域的油气却大多位于深海区,所以勘探开采的难度非常大。

而我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却只能制造简单的浅海石油钻井平台,这样的钻井平台用在渤海湾等浅海区域勘探开采石油还勉强能用,却无法用在南海的深海区域。

所以在过去,南海海域有超过1000座钻井平台在勘探开采石油,分属200多个油气开采企业,但其中属于中国的却是寥寥无几。

甚至于这些钻井平台有很多还处在应属中国管辖的海域内,只是当时中国自己没有能力开采深海石油,再加其它一些原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国明目张胆地攫取应该属于我们的石油。

这对于我们中国来说,也是一段耻辱的记忆。

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我国决心加大在海上勘探开发石油的力度。不过当时,我国无法自己建造深海石油钻井平台,只好寻求向国外购买。而外国看到中国的急切要求,觉得奇货可居,纷纷狮子大开口,坐地起价。

最终我国购买了由日本制造的富士号钻井平台。

然而那个时候中国的外汇储备几乎为零,不得不对外举债,才买下了富士号钻井平台,并将其改名为渤海二号,主要让它在渤海深海区域进行石油勘探开发作业,为我国以后勘探开发南海海域的石油做准备。

之后渤海二号也不负众望,在渤海湾开发了数口油田。到了1979年11月,我国决定将渤海二号迁移到新油井进行石油开采作业。

然而11月25号那天,在拖船将渤海二号拖往新油井的路上,渤海海面突然刮起8级大风。当时船上并未收到任何气象台发布的大风预警,再加上渤海湾刮大风是常有的事,所以拖航作业并没有停下来。

可到了晚上,风越刮越猛,达到了11至12级,整个大海都沸腾了。渤海二号也在巨大风浪中剧烈颠簸,虽然平台上的工作人员为维护国家财产安全都奋不顾身地投入了抢救工作,但人力终究有限,渤海二号最终沉没在大海之中。

而且,整个石油开采团队共74人,仅有2人生还。

这次事故在当时轰动了海内外,也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有72名经验丰富的石油工作人员壮烈牺牲,给国家,也给许多家庭留下了苦痛的记忆。

事故发生后,社会舆论的谴责也铺天盖地,许多人都质疑渤海二号那么先进的装备,是不是自己使用不当,所以才导致事故的发生;也有许多人批评既然我们不会用这样的装备,就不该花人民的血汗钱买它。

甚至还有不少人认为,中国应该停止发展海上石油工业,避免再出这样的事故。

在群情汹涌的舆论压力下,国务院主管石油工业的副总理和石油部长都被问责,海洋石油勘探局局长等4人被判承担刑事责任,连带着我国的石油工业也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到了1982年,我国终于将沉没在海底的渤海二号分割成十大块打捞上岸。而由多个机构联合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在经过仔细鉴定和反复验证后发现,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而在于渤海二号本身。

原来渤海二号的船体设计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它是日本在1968年制造的,主甲板10个通风筒基座设置得非常低,并且还没有风雨密封关闭装置,通风管道也没有水密封舱隔离阀。

这样的设计,如果在风平浪稳的时候还好说,可是一旦遇到大风大浪天气,海水就会通过通风管道大量倒灌进平台的各舱室之中。

而且我方经过调查得知,该平台在日本卖给我国之前,就曾出过事故,上面的通风筒曾被风浪损坏,但却被日方有意隐瞒了下来。

最为致命的是,日方在进行维修通风筒的时候,用的螺丝公扣和母扣型号并不一样,所以通风筒并不稳固。

打捞上来的平台残骸和两名幸存者也证实,当时全船甲板上的10个通风筒被风浪打掉了4个,海水正是通过这4个通风口大量涌入舱室,造成船体负荷太重,最终在风浪中沉没。

事故原因真相大白,终于还了我国工作人员一个清白。然而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命运多舛并未就此结束。

因为渤海二号事故,让我国意识到单纯从国外购买设备并不怎么可靠,于是我国寻求和外国一起勘探开发海洋石油。

在1982年9月,我国和美国阿科公司签订协议,合作开发中国南海莺歌海盆地部分海域的油气资源。

美国阿科公司为尽快打开局面,便租用了隶属于美国环球海运公司的,堪称海洋勘探界泰坦尼克号级别的“爪哇海”号钻井船。

爪哇海号工作水深305m,钻井深度7620m,满载排水量为11000多吨,理论上能抵御15级飓风,可以应对各种恶劣天气。来南海作业之前,它已先后在墨西哥、委内瑞拉等海域成功打出近100口油气井,可谓成就煊赫。

爪哇海号初到南海,也是表现抢眼,很快打出了大名鼎鼎的莺歌海“崖13-1”大气田,该气田的天然气年生产能力可达34亿立方米。

之后在1983年8月,修整了一段时间的爪哇海号再次来到莺歌海,开始钻探新油井。

可是“崖13-1”气田的成功让美方工作人员变得有些骄傲自满,在勘探开发作业中经常自行其是,不与中方人员配合。

在1983年10月20号,南海中沙群岛一带形成了16号台风。按照气象台的预测,16号台风会向西北方向移动,恰好经过爪哇海号所在的海域。所以,当时中央气象台也发出了台风警报。

从10月21号凌晨到10月25号下午,我国为爪哇海号提供气象服务的公司,连续向阿科公司及爪哇海号发出41次台风警报、3次附加电文和1次紧急电话。然而阿科公司和爪哇海号的负责人却都没有放在心上。

当时阿科中国有限公司的钻井总监弗莱,不信任中央气象台的预警,竟擅自预测台风行进路线应指向三亚,而不是爪哇海号正在作业的莺歌海域。

甚至于弗莱还认为,中央气象台所说的强台风是在危言耸听,觉得这次只是强风过境,对久经考验的爪哇海号形成不了致命打击,所以无需移港避险。

所以在16号台风来袭之前,无论中方怎样反复提醒爪哇海号移港,可弗莱却仍执意坚持让爪哇海号在原地固锚硬抗。

10月25日晚上,台风眼到达爪哇海号钻井平台时,风力已飙升至惊人的12级以上,台风中心的瞬间风力呈摧枯拉朽之势,扑向了几乎没有任何准备的爪哇海号。

最后爪哇海号留给基地一句讯息“作业区风力越来越大,钻井船摇摆越来越大,已要求全体人员穿上救生衣”,之后便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爪哇海号失踪的消息很快引爆了公众关注,我国海事救援组织不顾恶劣海况,迅速出动22艘舰船和6架飞机,前往爪哇海号作业海域进行全方位搜寻和营救。

11月4号,我国的潜水员终于在水下75米处,发现了沉没的爪哇海号钻井船船体。

可有些诡异的是,直到1984年1月23日,中美结束对爪哇海号事故调查,仍未发现爪哇海号共81名船员的任何踪迹,这给世界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疑团。

这次事故再次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海洋石油工业,也让中国明白,勘探开发海洋油气资源并不能太过依赖外国,我们必须自食其力。

以此为开端,我国开始走上了对深海钻井平台的自主研发之路。

然而过去我国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经验积累,要想走自主研发之路又谈何容易。所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在自主研发深海钻井平台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没有取得太大进展。

后来中国也意识到,这种闭门造车式的研发之路并不可行,便决定转变观念,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思路,进行深海钻井平台的研发。

于是在2008年,我国中集集团收购了烟台来福士(新加坡)企业,其后还获得了来福士打包出售的6个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建造订单。

然而对于其中5个平台的建造,中集扮演的角色几乎只是一个“打工仔”。当时一个平台造价约5亿美元,其中设备费用占到60%,但主要设备都由船东自己采购,设计工作则主要由欧美国家承担,中集只负责进行总装工作,可以说完全没有议价能力,也根本赚不了什么钱。

不过当时我们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能不能赚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学到技术。

而在进行这5个钻井平台的总装过程中,我方逐渐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有条件深入到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前端设计,同时也有了设备造型和采购的自主权。

但在这期间,我方也为此交了许多“学费”,先后投入了高达30个亿。

到了2012年,我国首次自主设计并建造的“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南海正式开钻作业。

在我国建造该平台之前,国外深水钻井能力已经达到了3000米,我国却只有500米。而“海洋石油981”最大钻井深度达到10000米,最大作业水深也有3000米。

可以说“海洋石油981”的建成,终于让我国跻身于世界深水装备建造的第一梯队。

之后我国又自主设计建造了“兴旺号”、“海洋石油982”等深海钻井平台,进一步提高了我国海上钻井开发的能力。

到了2017年,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蓝鲸一号”半潜式钻井平台横空出世。

蓝鲸一号自重达4.2万吨,排水量超过7万吨,最大钻井深度超过15000米,最大作业深度超过3600米,钻井深度和作业深度都打破了世界记录。

为了进行深海资源的开采,蓝鲸一号还装备了各种先进科技,比如开创性地装备了两套钻井系统,两套设施可以同时进行工作,一边打井另一边接管,直接将效率提升了30%。

平台还装备了DP3动力定位系统,能够在12级大风和巨浪之下保持住自己的位置,不用停止开采作业。而且相比起使用锚链的普通船只和外国平台,这一系统的应用,使得蓝鲸一号能够像真正的鲸鱼一样,灵活地适应深水环境,抵御极端气候。

不过真正让世界各国眼红的是,蓝鲸一号还拥有稳定开采可燃冰的能力。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相同体积的可燃冰,燃烧后产生的能量可以达到煤炭的十倍以上,并且产生的污染远小于石油和煤炭。

另外可燃冰的全球储量是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二倍以上。所以综合多种原因,可燃冰也被世界公认为是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的替代者。

而我国也有着非常丰富的可燃冰,储量占世界第一。尤其南海海域,蕴藏的可燃冰可供我国使用百年以上。

可能许多人还有印象,过去有一段时间,可燃冰也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只是后来渐渐讨论变少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可燃冰大多处在深海之中,并且极易挥发,开采难度特别的大,就算是美俄等国家,到现在仍无有效的开采手段,所以现在也少有可燃冰的相关讯息。

不过在2017年,蓝鲸一号下水后不久,就正式完成了世界上首次海域可燃冰的试采。

后来蓝鲸一号还曾在试采可燃冰期间遭遇台风袭击,但依靠自身稳定的动力定位系统继续进行作业,创造了连续开采可燃冰60天的世界记录,也让我国成为世界唯一一个能够稳定开采可燃冰的国家。

也因此,蓝鲸一号才让世界各国眼红无比。

然而中国并未就此止步,2019年,我国在蓝鲸一号基础上打造了更为先进的蓝鲸二号钻井平台。

2020年3月,蓝鲸二号在南海海域顺利进行了第二轮可燃冰试采工作,创造了“产气总量86.14万立方米,日均产气量2.87万立方米”的两项世界纪录。

我国也由此实现了对可燃冰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突破。相信不久的将来,可燃冰也会像石油和天然气一样,成为我国主要能源之一。

纵观我国对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历史,虽然曾走过一些弯路,但所幸我国没有退缩,并且最终选择了自力更生的道路,才有了后来居上,到如今已站在世界领先位置,乃至在可燃冰的开采领域,已经成为世界独一份。

现如今,中国自己的钻井平台,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南海海域,过去南海上千钻井平台林立,中国钻井平台身影寥寥的景况已经一去不复返。甚至于我们中国制造的钻井平台,还远销到了世界各地,分布在波斯湾、挪威北海、西非、墨西哥湾、里海等各大海洋油气产区,中国拿到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订单也占到了全球市场份额的25%以上。

所以,相信中国会再接再厉,创造更多更大的成就。

好啦,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喜欢的朋友恳请您点赞并关注,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下期不见不散,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