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2020年底英国大学六大盘点:什么学校最难申?什么学校落差大

今天我们来盘点下英国秋季到今年年底第一轮申请各个英国大学的一些情况。


1.英国今年最难申的学校有哪些?


纵观这个申请季,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导致大部分原本申美国的学生转场,以及上一届学生的defer或gap的持续影响。导致的最终结果是,QS前100的英国大学相对门槛都有所提升。



但最难申的是以下几个学校,分别是帝国理工IC、伦敦政经LSE,UCL,爱丁堡,Warwick,曼大和KCL的大部分专业。


也就是说核心难申的还是这些靠近top50的学校,申请数量是在暴增的,给的整体拒信率是比往年要多的,而且录取的学生从绩点来看要高于往届。也有可能是大家刷分或网课分提升上去了。



至于牛津难不难?案例太少,不好分析,但根据已经录取的学生来看,依然是很难的。毕竟都是90+的各项全能大佬。ox和cam这种学校一般就不归纳进来。


2.英国今年给defer最多的学校有哪些?


对今年这届学生最不公平的可能就是Warwick了,给了大量的defer offer。无论是wmg学院还是wbs商学院,都有学生申请defer。从而瓜分掉不少offer。



帝国理工也是,商学院和工科方向都有学生申请defer,特别是rmfe、esb、im这三个专业,大家还没开始拿面试,就有学生已经提前拿到offer了,就不晓得到底还剩多少位置。


曼大的非商学院,表示,曼大前期也是给defer的,只是商学院禁止了。但非商学院也给了不少,特别是大家觉得特难申的data science对应的五个方向,号称录取率只有3%的,也延期了好些学生。但今年延期的学生也没提前发放offer,学校本身开的比较晚。似乎是想等一月再分配。



另外一个defer大户是ucl了,就去年很多学生选择defer,导致ucl部分专业直接没招满。搞得学校一直收学生收到今年九月。申请基本在11月后才开放。管院的专业更是12月后才开,就特别难受。


其他defer的学校比如Glasgow,今年也是效率极低,到现在为止都没集中下过offer雨。


3.英国今年效率最低的学校有哪些?


表示今年top100的只有爱丁堡、KCL、布里斯托、诺丁汉等学校算效率是高的。其他学校都极低。



申请季硬是被拖延了4周-8周。像上面点过名的格拉斯哥,就是其一,另外的还有杜伦,这个学校申请系统也慢,付费慢,给结果都慢。


还有谢菲尔德大学,以前的offer机,之前平均12天就能出offer的。很多学生等了6周多都没拿到结果。



除了谢大,还有leeds,利兹出了给拒信比较快,给offer可以说是极慢了。就一份份拒信下来,对有些个学生来说,感觉伤害不大,但侮辱性极大。


4.英国至今为止还没发过offer的学校有哪些?


点名批评下LSE和曼大商学院这两学校。表示LSE到目前为止都没出过正统的offer,大多都是玄学(申请系统成绩单那行沉底叫玄学),以及少量的provisional offer。后者还好点,最起码offer是稳的,只是不晓得给了自己什么条件,如果condition的分过高,或con了双学位也很难过。至于玄学,这个还不能说稳妥会给offer,根据某学生不走心统计,lse的玄学后录取几率是在95%+,嗯,就你要问这个几率怎么来的?回答不了你,就很不走心吧。



另外一个是曼大,曼大商学院今年也是很能猥琐给offer,至今都在发育,没看到给学生发出过一枚。环境发展学院感觉一轮都给了大几十个了,就他还扣扣搜搜。也就他不怕华威把他们家学生抢光了。


至于其他的,即使牛津和剑桥都有一轮offer出来了。


5.英国今年为止涨学费最多的学校有哪些?


表示英国真的是每年涨学费,良心点的只涨1%-3%,凑不要脸的哪些个直接能涨到5%。



今年最凑不要脸的估计是Bristol吧,这学费噼里啪啦的一顿暴涨。UCL也表示不能落后,Warwick今年其实还好,主要本身学费已经很贵了,再涨感觉不太合适。


另外利兹和格拉斯哥还有纽卡斯尔的学费也是有大幅调整的。感觉学校不差学生后,就是这么为所欲为。


6.英国今年落差比较大的学校有哪些?


今年来说,落差比较大的是杜伦,兰卡斯特以及巴斯,圣安德鲁斯这几个学校吧。



这些学校里面杜伦还稍微好点,依然生源量比较少,但accept度完全是被像kcl和Warwick这些学校打压的。圣安就更孤单了,其实圣安这个学校录取门槛不低,但最终选择去的学生很少。可能是觉得苏格兰的妖风太大,怕被刮到冰岛去吧。兰卡今年就很惨,就经常有些学生发择校诉求,然后沦落到和南安,诺丁汉这些个学校去比哪个好?兰卡学生估计一头黑线吧。


巴斯大学今年也没好到哪里去,仿佛这两年,这几个本土还不错的学校沦落到二三线学校去了。不要问为什么,问就是国内hr只招QS top100的学校学生。就搞的非top100的找不到好工作了一样。



就不但商科这样,很多学传媒,文创以及教育类的也这样,现在传媒像4A这种还管你是top 100毕业不成吗?就很迷惑。


还是想在这里劝一下,如果你未来就业的企业没有明显的学校要求需求的。就最好是在兼顾学校的同时,把专业兼顾了。就不要什么专业都可以读,但读完,一样难找工作,自己学的啥,能做啥都不清楚的,真的就是刷了个学位而已了。



就整理到这里,总了个结:其实大家都说今年难申,说的人多了好像的确是难申了。但我最近分析下来,难申的学校其实不多,主要还是Warwick、Manchester、Edinburgh、IC、UCL、LSE这类的学校吧。


其实KCL今年也还好,申请难度并不高,你看他们家的EF和BF,offer发的不要不要的,圣诞前还给了一批AAFM的offer。要说难申,这些学校本身之前也不好申,本身就是人气学校,毕竟伦敦地区G5之下就KCL了,你绕都绕不开的学校。肯定是大家都要去申请的。难度不会降下来,倒是他们家每年申请费挨个涨的有点蛋疼。


至于G5的几个学,特别是IC和UCL这些个很多专业要面试的,录取比都不好说,整体英国学校因为先发condition offer,所以发放的总体offer量是要大于实际你们最终看到的入学人数的。所以整体录取比可以拔高下的。


特别是UCL,喜欢多发condition,因为很多学生,学霸这种,喜欢申四五个ucl,然后可能一波申请能拿两offer,最终还一个都不去,去了ic或新加坡的都有。就UCL也很蛋疼,于是下决心申请费又涨价。学生表示,毕竟是G5,还是申,于是UCL咧开嘴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