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闻琵琶铮铮弹尽声,峰上幽谷月华开,亦不见樱花烂漫似云明,散泛一片居易杯。”东山琵琶峰上,白园依山而建,攀上最顶端的琵琶峰,白居易的墓看起来气派宏大,足够里面躺着的白居易打好几个滚儿,连墓碑都好几米高。周遭一圈全是来自中国、新加坡、韩国、日本各处的白氏后裔或者仰慕者树立的碑刻。
旁边一块大石头上,后人刻上了白居易那篇著名的《醉吟先生传》,“性嗜酒,耽琴,淫诗。凡酒徒、琴侣、诗客,多与之游”。
抵达白居易墓前时,正值日暮时分,隔着郁郁葱葱的树丛,遥遥望见对岸日落西山,下面是伊河的波光粼粼。想着当年白居易在这里,晨起爬山,白天嗅着桂花香,傍晚看着日落西山,晚上听伊河涛声了,真是惬意至极。
尽管后人重新修葺白池、听伊亭、乐天堂等地,但依然能感受到白居易选此处幽静之地终老的原因。山对面是碧波荡漾的伊河,西山的石窟与之遥遥相对,墓园旁边是白居易为元稹写墓志铭换来润笔费后整修的香山寺。
洛阳是老白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想想北漂生涯的租房生活,客居杭州的潇洒时光,还是在洛阳最让他感到轻松自在,故而在这里大肆修建园林,N篇论文专门研究过老白洛阳履道坊宅园布局图跟建造工艺,足见其园艺审美水准,因而除了诗歌之外,老白的园艺造诣也远播日本,影响深远。
不独白居易,唐宋时期洛阳都是文人墨客买房置业的首选。因此晚年家居洛阳的白居易,除了饱览山水风光,更有一帮文人朋友相互唱和。
“门前有流水,墙上多高树。竹径绕荷池,萦回百馀步。
波闲戏鱼鳖,风静下鸥鹭。寂无城市喧,渺有江湖趣。
吾庐在其上,偃卧朝复暮。洛下安一居,山中亦慵去。
时逢过客爱,问是谁家住。此是白家翁,闭门终老处。”
这首诗应该是白居易晚年惬意生活的最佳写照。晚年寄情山水的他,恋慕香山寺清幽,经常在这里游玩,并自号“香山居士”,七十来岁的高龄,还跟和遗老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等6人先是结成了“尚齿七老人会”,之后又加入了百岁老人李元爽、九十五岁禅师如满,自封为“香山九老”,日子过得潇洒自得。
从龙门石窟东边石窟下来,步行数百米,沿着台阶一路爬上香山寺,尽可饱览对岸石窟风光和碧波如玉的伊河风光。当时站在墙边,微风吹拂,极目远眺,太阳渐渐开始西落,正好在视野正对面,光芒如碎金洒在湖面上,翠色的树丛只想让人化作一只白鸟,在水面掠过,留下点点涟漪。往右看,阳光未及处,蓝天白云,伊河如凝碧一湾。
终于理解了白居易那首《香山寺二绝》所描绘的心境:“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年往复还,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倚靠这片湖光山色,养上两只华亭鹤,“竹木池馆,有林泉之致”,小日子也是美滋滋。因此白居易留言死了把自己葬在香山寺旁边也是可以理解了,换成我,要葬在这风光之地,饱览千古美景,我也愿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