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长津湖》出征海外,美国观众大量差评,评价令人发笑

文/阿拉丙,纳兰泽自媒体编辑部

在全世界都被疫情阴影笼罩,影视业迎来致命打击时,国产电影《长津湖》强势上映,单单是中国大陆票房成绩就突破了56亿。截至11月17日晚21:00,《长津湖》票房已经来到了56.54亿元,慢慢逼近《战狼2》56.94亿元的中国电影票房纪录。

不过,随着《长津湖》热度的不断降低以及疫情影响,其票房增速越来越慢,突破《战狼2》的距离越来越小,难度也越来越大。

为此,这部反映中国志愿军参加朝鲜战争的电影决定在海外也要输出自己的内容与价值观。《长津湖》在登陆香港澳门之后,宣布出口海外,并登陆北美、澳大利亚、新加坡,还已经和英国、爱尔兰和马来西亚签订了引进协议。

在《长津湖》远征海外的情况下,那些欧美的外国人是如何看待电影的呢?尤其是长津湖战役的战败方是如何看待这部电影的呢?

如今,第一波欧美媒体已经在震惊羡慕《长津湖》国内票房高企之余,阴阳怪气地指责中国民族主义抬头。

而《长津湖》能否在海外,尤其是欧美取得良好成绩,也让不少观众有些心里没底。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当下的影视艺术领域,欧美一家独大。近些年来国产电影虽然出现了不少佳作,但整体上来说,无论是优秀作品的品质和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依旧很难撼动欧美文化在电影观众心中留下的刻板印象。

《长津湖》作为中国主旋律基调的作品,想要在价值观上获得欧美观众认可恐怕会非常困难。

以《战狼2》为例,在大量留学生和华裔观看的情况下,它在美国的票房仅为272万美元。除此之外,被誉为开启“中国科幻大片元年”的《流浪地球》在北美院线也只有588万美元,连国内票房的零头都比不上。

显然,这些贯穿着中国人价值观的国产大片,骨子里也是中国人民熟悉的文化味道,欧美观众不仅会感到水土不服,还会和自己的思维方式产生极大冲突。要让他们产生转变很困难。比如,《战狼2》强烈地输出中国人的个人英雄主义,让欧美政客和媒体、观众极难接受。而《流浪地球》输出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又认为和他们的价值观不符。

有趣的是,《战狼2》在国内也遭受到了大量的非议和恶评攻击,但尽管如此,在整个海量评论基数之下,那些评论最终的边际作用会大打折扣。

但在国外,可就不一样了。尽管国内很多网友也对吴京和《长津湖》冷嘲热讽,但其澎湃宣扬并凝聚国人信心的精神气质让它在豆瓣上仍然有不低的7.6分。可面对自己耻辱的美国人就不是这样认为了,他们直接给《长津湖》给出了5.7的不及格成绩。

至于原因,也非常有意思,很多欧美网民声称《长津湖》片长不可理喻,对观众十分不友好,片中的美国演员表演呆板。此外,还有很多欧美网友认为,中国虚构了长津湖战役胜败的事实。中国为了给自己贴金,不惜编出《长津湖》电影来宣传自己。

我们且不论事实到底如何,单从他们的反馈来看,倒也十分符合他们的一贯双标标准。毕竟只有美国的超级英雄才有资格用超级片长输出美国价值观,也只有美国人才有资格用文化影响世界。

从1950年初泛滥的麦卡锡主义对美国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各个层面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左派、共产主义者、华裔乃至学术界都惨遭迫害,至今美国主流思想依旧是反中为主。讲述拥有坚定共产主义思想,尝试还原并歌颂出国征战志愿军的故事,不被疯狂DISS才是不正常。

而另一方面,国外其实也有反映长津湖战役的作品。比如,奈飞在2010年就曾拍摄了电影《长津湖》(Chosin)。奈飞版的《长津湖》就完全是另外一个视角了,他们以美军被围后的不屈求生和不断努力为主线,最终呈现出了美军在志愿军的围追堵截下成功脱离的故事。

这个故事打动了无数欧美观众,并让他们为美国军人的顽强和坚韧而喝彩,IMDB评分高达8.4分。但有意思的是,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志愿军在存在武器代差和几乎无补给下的轻步兵巅峰战斗力。

2016年,一部名为《长津湖战役》的纪录片在美国播出。该片采访了20多名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兵,算是少有的以战败视角讲述了这场史诗般的冲突,并比较真实地还原了惨烈的战场,口碑也很好。不过,尽管如此,他们毕竟是美国人,在以美国军人为主角的基本立场之上,他们还是尽力弱化了战败的影视。

因此,当欧美观众通过《长津湖》陡然看到志愿军如此表现时,不愿意相信或不敢相信纯属正常反应。

让我们回到《长津湖》电影上。诚然,《长津湖》绝对算不上完美,瑕疵不少。比如,很多国内观众就认为伍万里过于毛躁顽劣,和令行禁止的志愿军战士素养冲突过大,削弱了真实感。也有观众认为,《长津湖》的小规模战斗场面激烈,但大场景明显缺少调度能力,志愿军的军事战术和单兵素质也没能完全体现。

但不管怎么说,《长津湖》都是今年全世界范围内票房成绩最出色的电影。对于中国人来说,希望它在欧美市场上也会有好的发挥也应该是正常心态。就算表现不佳,如果去冷嘲热讽,只能让人无法理解他们到底是站在谁的立场。

毛伟人曾说过:“现在世界的形势不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是东风压倒西风。”

电影市场也是如此,既然好莱坞电影因为疫情被打压得无还手之力,《长津湖》出海上映便是宣扬中国文化的绝佳机会。纵然拿不到多少票房,积少成多之下,总会有质变的那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