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在新加坡陪读的内蒙古单亲妈妈于玉珍要回国了,女儿为她买好了机票。
她的朋友多尼听到消息,急急忙忙赶来送行。
在机场告别时,于玉珍送给多尼一个包裹,里面有六样东西:四个李子,两个梨,两袋盖碗茶,四袋雀巢咖啡,一袋炒米,四块奶豆腐。
多尼接过包裹,心都碎了。以前于玉珍就给他说过:这是蒙古族女子遇到心爱的男子,表达自己心意的方式。
既然相爱,于玉珍为什么要选择回国?两人之间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
左起:女儿、婆婆、于玉珍、多尼
单亲妈妈,失恋女儿
于玉珍是个地地道道的蒙古女人,出生在内蒙古的科尔沁。
女儿于洋3岁时,她与丈夫离了婚。为了抚养孩子,于玉珍起早贪黑,她蹬过三轮车,卖过水果,倒卖过牛羊,最后自己开了一家饭店,当起了老板。
2005年,于洋考上北京旅游学校,与同系一个学长谈起了恋爱。于洋大三时,学长毕业了,向她提出了分手。
于洋性格内向,陷入感情太深,恋人的绝情让她伤心欲绝,她患上了忧郁症,不得不休学回家。
于玉珍为了挣钱,多年来对女儿疏于关心照顾,现在女儿如此,她既焦虑,又愧疚不已。
于洋打算到新加坡留学,一方面是因为新加坡的旅游专业是全世界公认最好的,另一方面,她想换个环境,逼自己走出情困。
于玉珍十分支持女儿的想法。2009年,她变卖家产,凑齐了150万元,把女儿送到新加坡。
为了弥补自己的愧疚,于玉珍决定放下国内的一切,到新加坡陪女儿读书。
新加坡街景
新加坡的教育和生活成本非常高,政府为了保护当地人就业,规定无新国国籍的陪读家长不能工作。
于玉珍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生活压力非常大,但在女儿面前,她还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为了让女儿尽快走出阴影,她报名做了义工。
医院义工,缘份不期而至
2010年6月,于玉珍在碧山区的圣太医院做义工。
这段时间,她的服务对象是一个78岁的老太太。
于玉珍一边帮老人按摩、修剪脚指甲,一边轻声细语地和老人交流。
一个中年男子就站在门口,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他是老人的儿子,名叫多尼,新加坡人,今年40岁。
老人名叫王阿珠,患肌肉萎缩症好多年了,多尼每天早上8点把母亲送到医院接受康复训练,晚上6点再接母亲回家。
王阿珠年轻时能干要强,老了脾气越发急躁,不好相处,每年要换好几个护工。
两个月前,护工又辞职了,多尼一时雇不到人,只得通过医院,找到做义工、会按摩的于玉珍过来照顾。
于玉珍热心周到、做事细心,很入老人的心,王阿珠慢慢接受了她。多尼想请于玉珍当母亲的护理,便主动请她吃饭。
吃饭时,多尼说明了自己的意思,他说:“我观察你很久了,你善良又心细,很适合照顾我的妈妈。”
于玉珍连忙摇头:“不行,我是来自中国的陪读妈妈,申请不到工作许可证,不能工作……”
见多尼有些失望,于玉珍微笑道:“但是请你放心,我可以当义工继续照顾王阿姨。”
于玉珍得知:多尼的母亲在他上小学时就离了婚,他和两个姐姐判给了母亲,母亲年轻时吃了不少苦。
多尼大学毕业后,喜欢上了画画,后来因为生活变故,加之母亲身体不好,他便在新加坡机场找了一份售货员的工作。
聊天中,多尼也知道:这位大自己6岁的大姐,温暖、从容的笑容背后,也有着很多艰辛与不易。
两人相聊甚欢,吃过饭后,多尼送于玉珍回家。
在于玉珍30平米的小房子里,多尼的目光定格在一幅挂在厨房里的画上面。
画面是春天的草原,各种野花点缀其间。可是,由于作者用色浅淡,整幅画给人一种阴郁感,犹如蒙上了一道迷雾。
图文无关
于玉珍告诉多尼:画是女儿画的,女儿知道自己想念家乡,就画了这幅画挂在厨房,让自己每天做饭时都能看到家乡。
两人正说着话,于洋放学回来了。于玉珍热情地把多尼介绍给女儿,多尼饶有兴趣地问于洋:为什么把草原的颜色画得那么淡?
于洋淡淡说道:“因为浓烈的东西难以长久。”
多尼心头一震:这个女孩话语里透露着与她的年龄不相称的沧桑与疲惫。
助人亦得助
那次吃过饭之后,于玉珍与多尼的距离拉近了许多。
11月的一天晚上,多尼突然接到于玉珍打来的电话,说女儿在家里哭得很伤心。
于玉珍在医院陪护一位老人输液,无法离开,她怕女儿出事,便请多尼帮她过去看看。
多尼急急忙忙赶到于玉珍的出租屋,可任他怎么敲门,于洋就是不开门。
多尼只好站在门外开导于洋,他给于洋分析了那幅草原画:虽然颜色灰暗,但草和花迎风舒展,透着生机……这就如于洋的内心,虽然有恐惧,其实充满力量!
在多尼的循循善诱下,于洋终于打开了门。
她告诉多尼:自己的英语考了全班最后一名,虽然自己非常用功,但学业两年来一直没长进。如果不是因为想到母亲的不容易,她都想放弃了,甚至想跳楼一了百了。
多尼没想到于洋年纪轻轻,心理竟如此脆弱。一个小时后,于玉珍赶了回来,她对多尼千恩万谢。
多尼郑重地告诉于玉珍:“新加坡的大学学习压力大,于洋的学业问题若是处理不好,抑郁症恐怕很难治好。”
于玉珍眼眶发红:“洋洋他们班像她这样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都请家教补习,但她知道我没钱,坚持自己学……”
多尼愣住了,沉默良久后,他对于玉珍说:“你别急,你帮我照顾了妈妈,我就帮于洋补习吧……”
帮女儿走出忧郁
那之后,多尼每个周末都会到于玉珍的小屋,帮于洋补习英语。
多尼还帮于玉珍查了有关抑郁症的资料,他告诉于玉珍:摆脱抑郁最好的办法是在现实中找到自信,既然于洋喜欢绘画,可以通过画画让她树立信心。
中国农历春节就要到了,多尼带着于玉珍母女来到牛车水街。
牛车水街
牛车水街是新加坡有名的唐人街,这里浓缩有很多中国元素。
多尼指着路两边卖年画的人对于洋说:“这么多卖年画的,唯独没有现场卖画的,什么时候我们俩也来这里卖画吧?”
于洋觉得这个提议很新鲜,痛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三个人在牛车水街碰面,多尼背着画板,还背了一个大布袋子。
多尼笑着说:“我怕今天卖的钱太多,钱包装不下,所以带了袋子来!”
于洋被逗笑了。其实,多尼是怕于洋待不住,特意买了许多于洋爱吃的零食装袋子里。
那天,在多尼和妈妈的鼓励下,于洋画了五幅中国特色的风景画,卖出了三幅,她的脸上乐开了花。
牛车水街
陪女儿来新加坡两年,从未见过女儿这么开心过,于玉珍很高兴,她打心眼里感谢多尼的帮助。
此后,于玉珍时不时就会做些家乡菜给多尼母子送过去。于洋对多尼也越来越信任,有什么问题都会向他请教。
2012年春天,在多尼的指导下,于洋参加了新加坡一个画展,获得了三等奖。
于洋很激动,她拿出卖画的钱请妈妈和多尼吃饭,并表示:以后要向多尼学习绘画,争取当一名画家。
多尼的伤心往事
时间静静流淌。2012年10月,于洋突然得到消息:她的初恋结婚了。于洋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生活,又掀起了波浪。
看着女儿常常独自一人发呆、流泪,于玉珍毫无办法,只有默默陪着垂泪。
这一幕被多尼看到了,他搬了一张椅子,坐到于洋旁边,故作轻松地说道:“叔叔也有一段伤心事呢。”
在午后的阳光里,多尼讲起了他的过往——
10年前,多尼与一个名叫刘欣的台湾女孩相恋,多尼准备给刘欣画一组海边的画,作为求婚礼物。
不幸就在此时发生,两人在海边画画时,刘欣被大浪卷走。两个小时后,警方找到了刘欣的尸体。
多尼伤心欲绝,不吃不喝。母亲怕儿子做傻事,日夜守在他的床边,等他逐渐走出悲痛,母亲的身体也被拖垮了。
故事讲完,多尼对于洋笑道:“叔叔的遭遇比你苦一百倍,照样挺过来了。你一定要坚强一些,赶快让自己好起来。”
于玉珍怔怔地看着多尼,这一瞬间,她才明白:为什么他一直未婚,一直没再画画……
想起多尼时时流露出的落寞神情,于玉珍突然对这个男人生出了一丝心疼。
于玉珍决定为多尼做点什么。一周后,她和多尼的母亲商量,一起出面请来了刘欣的父母。
刘欣的父母对多尼的深情很感动。于玉珍趁机对多尼说:“阿姨说你最喜欢画画,你重新画画吧,浪费了太可惜!”
多尼用力点头。
爱情止于世俗
此后,多尼更加频繁地出入于玉珍的家。
于玉珍做义工回家晚,多尼每天都在公交车站等她,陪她走过那段距家300多米昏暗的小道。
夜晚下的新加坡街景
路灯下多尼长长的影子,让于玉珍倍感温暖,有一刻,她心底涌起了被呵护的渴望。
2013年元旦,多尼终于决定重新开始画画,他请于玉珍当模特,于玉珍默许了。
第一当模特,于玉珍局促地端坐在多尼面前,多尼轻轻地将她手放在合适的位置,帮她调整头的角度。
屋子里很安静。于玉珍扭过头,发现多尼正痴痴地看着自己,火热的目光里透着浓浓的爱意。
多尼动情地说:“你是我见过最善良、最温柔、最坚强的女人,我跟你和孩子在一起特别有家的感觉。谢谢你解开我多年心结,让我有勇气再爱!”
多尼突然表白,让于玉珍不知所措。
良久,她才平静地拒绝:“我比你大,没有文化,还有孩子,没有钱,又不是新加坡人,你妈妈肯定希望你找个体面人,她不会接受我的。”
多尼笃定地说:“我妈那么喜欢你,肯定会接受,你放心吧!”
然而,结果还是被于玉珍言中了。
当多尼把自己的感情告诉妈妈时,老人愣住了:“你是我们家唯一的男孩,她只是一个会陪护的工人,你怎么可以娶她?”
气愤之下,老人给医院打了电话,取消了于玉珍对她的陪护。
于玉珍打电话想跟老人解释,老人厉声骂道:“你就是个骗子,你对我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接近我儿子,以获得你在新加坡的绿卡!”
面对老人的冤枉,于玉珍伤心地对多尼说:“能够与你相识,我就知足了,我本就不该再抱别的希望!”
于洋知道妈妈的事情后,主动找王阿珠沟通,不想,老人更是气愤难耐:“你们都是骗子!”
她一边说,一边把手上的一个茶杯扔了过去,茶杯砸在于洋头上,顿时鲜血直流。
多尼忙把于洋送到医院包扎。于玉珍闻讯赶来,得知女儿为了帮自己而受伤,她既伤心又感动,母女俩抱头痛哭。
于玉珍难过地对多尼说:“你不要怪你妈妈,是我们没有缘分!”
爱情破灭,回国疗伤
考虑到自己再有半年就毕业了,于洋不想让妈妈因为感情的问题不开心,便给妈妈买了机票,劝妈妈回国休养。
机场送别时,于玉珍将自己的心意装进一个包裹,作为礼物送给多尼。
六种东西,代表66大顺。
六种东西连起来意思就是:生活像饮茶一样,犹如青春的甘甜,沁人心脾;生活像炒米一样耐嚼;虽然离开(李子、梨)有些苦(雀巢咖啡),我们的友情却像奶豆腐一样(洁白如玉)纯洁。
多尼心碎了。回国后,于玉珍让女儿给多尼转达了一句话:“希望你能振作起来,重新找回自己,这比我们在一起更重要!”
这句话鼓舞了多尼,他辞去了机场售货员的工作,重新拿起了画笔。
多尼要么采风,要么作画,每天忙个不停,似乎要追回逝去的宝贵时光。他坚持把自己的日常事无巨细地告诉已经回国的于玉珍。
于玉珍也在家乡考察,她想到可以利用本地资源与新加坡做生意,多尼听后大加赞赏。
2013年7月,于洋从旅游学校毕业,她没有回国,而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在新加坡一家旅行社找到了一份工作。
她笑着鼓励多尼:“我就是要在新加坡等着妈妈回来,我看好你!”
图文无关
真爱跨越国界,修补人生
2014年2月,于玉珍走后一年,多尼在画界朋友们的帮助下,举办了一场个人画展。
多尼用轮椅车推着妈妈,一幅画一幅画指给老人看:
“这是牛水车街!”
“这是一个中国小女孩在牛水车街卖画!”
当看到一幅画时,老人停住了,画中是一位中国女子推着一个老人在医院的花园里散步——那是于玉珍与自己。
王阿珠被感动了:儿子的这些画,哪一幅都离不开于玉珍和她的女儿。
这些画作勾起了老人对于玉珍的点滴回忆,特别是看到于玉珍为自己修剪脚指甲、脸都快凑到她的脚时,老人忍不住落泪了!
回到家,王阿珠让儿子请于洋来家里吃饭,她要为上次砸伤她的事,向她赔礼道歉。
于洋爽快地笑道:“妈妈说,我们蒙古族孩子不论身在何方,草原要永记在心中,我们的心胸要像草原一样宽广!你是我的长辈,我不会记恨的!”
王阿珠感叹道:“有这么懂事的女儿,我对于玉珍还有什么怀疑的!”
2014年9月,多尼在于洋的陪同下,来到中国,见到了阔别一年多的于玉珍。
两人一起回到新加坡注册结婚。国庆节,于玉珍又带着多尼回到家乡,王阿珠也随同前往。
于玉珍的哥哥用蒙古族待客的最高礼遇“烤全羊”,热情款待了多尼和他的母亲。于玉珍和多尼在科尔沁又举行了蒙古婚礼。
蒙古族婚礼(图文无关)
当蒙古族的姑娘、小伙,手捧圣洁的哈达,唱着悠扬的蒙古长调,款款地向他们走来时,于玉珍和多尼的眼眶都湿了。
真爱跨越国界,修补人生,这何尝不是人生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