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教育:一张图让你弄懂O-Level和A-Level

新加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分流制。 分流的时间为小学四年级结束、小学六年级毕业和中学毕业,共三次分流,成绩较差的逐步流到职业教育方向,成绩好的逐步走向专业和学术教育方向。

四年级有作为第一次分流,即语言流。此次分流把学生分为三层:EM1、EM2、EM3,(后来EM1\EM2合并)逐级降低对语言学习的要求。

第二次分流时间为小学升初中,按照PSLE考试成绩分流,好的学生升入四年制的快捷班,差的读五年的普通班。

第三次分流时间为中学毕业后,成绩最好的可以进初级学院,也就是按照A-Level标准设立的为大学本科入学准备的教育。有些中学是中学-初院一体化的,学生可以直接升初院而不需要O-Level考试。

参阅下面这张详解新加坡分流教育的图

但很多中国家长无法接受这样的分流,觉得把孩子从小就分等级,约束了孩子的未来发展。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分班的目的是为了可以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得到最适合的学习效率。如果你是一个教学工作者,了解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就会很容易理解这种分流的做法。小学分流的学生还是在同一个学校里,虽然班级不同,但是由同样的老师授课,只是根据班级进度不同,老师授课的内容和课堂练习的难度也稍有区别。

2008年以后,有一些调整,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的英文、华文、数学和科学推出“普通水平”和“基础水平”两种不同程度,来取代原有的EM1、EM2合并源流以及EM3源流的分流制度。在这一新的制度下,学校按学生学习能力,分配学生在某科选读“普通水平”或“基础水平”的课程。这会增大学校教学上的压力和管理上的复杂程度,但是对偏科学生来说,是非常合适的。

在中国,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的成绩相差很少,比如一个班的平均分都有九十多分,认为考试不能分出学生的真实差距,(也就是天花板效应),但是在新加坡的情况完全不同。

新加坡的小学考试内容比国内全面很多,会有不少超大纲的内容,考试50分就算及格,中等水平的小学生考六十多分是经常的事儿。至于中学,则难度更大,即使是一些名校,也经常一场考试让全班一半的学生不及格。

还有很多中国家长会误以为新加坡和中国一样,那些名校的条件会比普通学校好很多。其实新加坡的中小学设备条件都差不多,一些新办的学校可能校园和设施反而比那些老牌名校更好,教师有轮换制,因此保证了师资力量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