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这三十九件珍贵的文物,有三件被日本抢去当做国宝

导读

中国古代的铸造工艺一直是绝对的世界之首 ,无国能及,因此从青铜器开始,自然是要体现华夏祖先们精湛的铸造工艺。当然也就只有这些几千岁高龄的老祖宗们配得上打这头阵。

文物的饕餮盛宴

1.曾侯乙编钟 (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1978年5月22日凌晨5时,墓室积水抽干后,雄伟壮观的曾侯乙编钟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所有在场的人都被这座精美绝伦的青铜铸器惊呆了:历经二千四百多年,重达2567公斤的65个大小编钟整整齐齐地挂在木质钟架上。

是的你没看错,曾侯乙编钟出土时就是这样,安静的立在墓中………………

编钟出土后,文化部的音乐家黄翔鹏、王湘等人赶到现场,对全套编钟逐个测音。检测结果显示:曾侯乙编钟音域跨越5个半八度, 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

2.越王勾践剑(湖北省博物馆)

后母戊鼎 (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经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的庙号。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经测定,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后母戊鼎初为乡人私掘,因体积过大,为防日军抢走,将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铜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新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

“后母戊”,意思相当于: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

商 大禾方鼎

商 大禾方鼎

毛公鼎

毛公鼎(Duke Mao Tripod),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毛公鼎珍贵的内部铭文

曾侯乙尊盘 (大巫楚失蜡法)

皿方罍 湖南省博物馆

原身首异处 今重逢。

柉禁组器

流亡海外的最重大规模的的中国青铜器文物。这么完整的祭祀组器 绝无仅有。

冰鉴

北宋汝窑天青釉盏托(大英博物馆)

青瓷莲花尊

其中最好的两件分别在(国家博物馆)(南京市六朝博物馆)。

青瓷神兽尊

南博看到一件国宝实件,意态奇异、形神俱佳的西晋青瓷工艺杰作,我国最早有铭款的瓷器之一。

定窑白釉龙首莲纹净瓶(河北定州博物馆)

定窑大器本就屈指可数而且还是净瓶造型。

西晋 青釉楼阁式堆贴佛像魂瓶

1972年11月大义公社小山大队出土。通高43.5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15.2厘米。釉色青绿,器表施半釉,砂底,胎呈灰色,整器堆塑楼阁、禽鸟、力士等。魂瓶又名谷仓罐,是专为随葬而烧造的与宗教信仰有关的明器,它由东汉的五联罐发展而来,至东晋时消失。

江苏常熟博物馆

元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扬州市博物馆)

局部

唐 秘色瓷净水瓶(法门寺地宫出土)

唐 秘色瓷莲花碗(苏州博物馆)

之所以叫秘色瓷 是因为在唐朝之后的很长时间没人知道【秘色瓷】是什么,烧造技法也失传了。直到陕西西安法门寺地宫出土了秘色瓷。才真相大白。

南宋曜变天目建盏(日本静嘉堂文库)

碗中有宇宙。这个碗是日本国宝。但毕竟是国货。

故宫博物院的北宋磁州窑唐草纹梅瓶

唐 鲁山窑蓝斑黑釉大鼓 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 唐代鲁山窑执壶

日本藏鲁山窑龙形嘴执壶

黑石号藏品之一绿釉长颈龙嘴执壶。新加坡国立博物馆

黑石号 唐青花

北宋钧窑灰蓝釉小罐

长沙窑 扬州博物馆

唐甜白釉梅瓶

韩国李朝白瓷 月亮罐 十五世纪 大英博物馆&首尔国立博物馆

据说这个老人和这个罐子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高丽青瓷镶嵌青瓷梅瓶。十二世纪 韩国国宝

高丽青瓷莲花底刻花镂空香炉 十二世纪 高丽瓷器精品 首尔国立博物馆

玄武龟形水注 十二世纪 首尔国立博物馆

长沙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