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美国研究」赵明昊:疫情背景下美国“印太战略”的进展

赵明昊:疫情背景下美国“印太战略”的进展

作者:赵明昊,男,江苏人,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

来源:云梦学刊2021年第一期;时政国关分析

微信平台编辑:周悦

摘 要: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下,特朗普政府不断深化针对中国的战略竞争。美方担心中国借助疫情进行“扩张”,特朗普政府持续推动“印太战略”的落实与升级,力图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层面不断增强对中国的压制态势。尤其是,在中印边界摩擦升温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加大了对印度的拉拢,美国战略界也进一步筹谋如何在处理对华关系方面打“印度牌”,印度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美国的支持下,印度与澳大利亚、日本等不断强化机制性的安全关系,特别是印澳关系得到显著强化。印澳日还共同推出“供应链韧性倡议”,旨在降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拜登政府上台后,“印太战略”虽然有可能更换名称,但其核心政策内容或将 延续。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拜登政府在发展美印关系方面也会继续加大投入。

关键词:美国外交;地缘政治;印太战略;美印关系

2020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下,特朗普政府不断深化针对中国的战略竞争。美方担心中国借助疫情进行“扩张”,特朗普政府持续推动“印太战略”的落实与升级,力图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层面不断增强对中国的压制态 势。尤其是,在中印边界摩擦升温的背景下,美国战略界进一步筹谋如何在处理对华关系方面打“印度牌”,印度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美国的支持下,印度与澳大利亚、 日本等不断强化机制性的安全关系,特别是印澳关系得到显著强化。在疫情背景下,印澳日三国还共同推出“供应链韧性倡议”,企图策应美国鹰派的对华经济“脱钩”图谋,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程度。特朗普政府明确表示,希望推动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向着类似北约的方向发展。拜登政府上台后,“印太战略” 虽然有可能更换名称,但其核心政策内容或将延续。美日印澳“四国机制”也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拜登政府在发展美印关系 方面也会继续加大投入。

一、疫情背景下美国深化对华战略竞争

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和中美两国带来重大冲击,并在很大程度上使美国对华战略竞争更趋深化。美国前驻印度大使、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罗伯特·布莱克威尔(Robert D. Blackwill)、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托马斯·莱特(Thomas Wright)称,疫情是世界秩序过去七十多年来面临的最大考验之一,“疫情给各国政府带来巨大压力,分化了社会,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它使多国领导人采取单边主义和民族主义做法,而不是进行协调。它展现了很多国际组织的弱点。它强化了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面对疫情冲击,特朗普政府非但没有选择与中国展开合作,反而借助疫情因素加大对华施压,从经济、技术、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进一步深化针对中国的战略竞争,甚至较前更具对抗(rivalry)色彩。美国战略界人士高度关注疫情 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以及“后疫情世界”国际格局、大国博弈等走向,如新美国安全中心专门设立“美国与后疫情世界”项目、哈德逊研究所就“疫情时代的中美竞争”问题发布报告。前助理国防部长帮办、威尔逊学者中心亚洲项目主任亚 伯拉罕·丹马克(Abraham Denmark)等人提出美 国需要研究“后疫情时期中国战略”的课题。可以说,疫情已经成为影响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重要变量,并促动美国战略界就如何应对“中国挑战”展开新一轮辩论。

首先,特朗普政府试图利用此次疫情进一步推动中国与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剥离,以构建“经济繁荣网络”(Economic Prosperity Network)为抓手加紧打造排斥中国的国际经贸阵营。疫情不仅给中国等国经济活动带来负面影响,造成工 厂停工、物流中断、产品供应不足等问题,还显著加大了各国对药品、个人防护装备等物资的需求。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高级官员和美国国会议员持续渲染所谓全球供应链过度依赖中国的问题,鼓动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远离以中国 为中心的供应链,促使在华外资企业从中国撤出。特朗普政府推动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韩国等加入“经济繁荣网络”。该机制涵盖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意欲在数字经济、能源、基础设施、贸易、金融、教育等领域推动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导的标准,奉行透明度、问责、法治和互惠性等西方价值观。特朗普政府希望借助“经济繁荣网络”加快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减少相关国家对中国的依赖,推动无法回流美国的企业向该网络成员转移。

其次,限制中国对美国和西方国家先进技术的获取,维护后者的“技术领导地位”,是特朗普政府推动对华战略竞争的重中之重。此次疫情再次彰显了高科技对于各国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后疫情时期各国经济发展也会在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给予更大投入,国家间竞争将更加依赖先进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在此背景之下,美国更加重视技术领域的大国较量,对内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同时进一步完善限制中国获取先进技术的机制性安排,推动盟友和伙伴国家共同深化对华“技术冷战”。尤其是,美国力图强化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对华压制。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费和中国研究讲座主任白明 (Jude Blanchette)、高 级研究员乔纳森·希尔曼 (Jonathan Hillman)认 为,疫情使很多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陷入经济困境,它们将在发展数字基础设施等方面进一步寻求中国的支持,中国也会通过扩展 5G 建设等方式与美国争夺对 “全球技术制高点 的控制”。

在国际层面,特朗普政府试图借助“敏感技术多边行动 ” (Multilateral Action on Sensitive Technology)等机制,限制中国从德国、以色 列、挪威等其他国家获取先进技术,阻挠中国同这些国家之间的科技人文交流,强化对华施压的多边性,不断织密西方发达国家对华技术封堵网络。随着疫情进一步凸显技术对于大国博弈的重要性,未来一个时期美国或将从情报分享、新兴技术合作研发、关键零部件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着力,推动盟友和伙伴国协同对华展开 “技术冷 战”。新美国安全中心研究员丹尼尔·克 莱 曼 (Daniel Kliman)、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员拉姆克·塞 特 斯 洛 特 (Remco Zwetsloot)等人称,考虑到中国在技术研发方面的规模优势和对美欧日带来的巨大冲击,美国应加大与其他民主国家的深度协作,加快打造“同盟创新基础”(Alliance Innovation Base)。

第三,疫情发生以来,特朗普政府高官以及部分美方战略界人士指责中国利用疫情因素谋取地缘政治影响力。针对疫情对美中在印太地区战略竞争态势的影响,哈德逊研究所亚太项目主任帕特里克·克罗宁(Patrick Cronin)认为,疫情带来的不仅是公共卫生和全球金融危机,也会对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实力和影响力构成地缘战略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后疫情环境下,由于中国将更加倚重国有企业发展经济、加大对数字经济投入等因素,美中在印太地区的地缘经济竞争将会加剧;二是随着美国页岩油气等能源产业在未来数年遭遇更大困境,中国将借机填补印太地区能源发展的空白;三是疫情或导致中国内部矛盾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台海、南海等安全热点问题将会更趋紧张;四是疫情后,美国的印太地区盟友和伙伴面临较大经济压力,更加不愿分担美国的安全负担,也不愿承受大国冲突所带来的风险和代价,因而导致美国同盟体系内部的紧张;五是疫情促使中国进一步认识到病毒等生物武器的重要性,中国或会铤而走险,在处理地缘政治冲突方面更重视运用生物技术等手段。前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官员、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主任何瑞恩(Ryan Hass)等认为,在后疫情时期,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恢复,亚太地区国家将更不愿意得罪中国,而这会加剧美中两国在亚太地区的竞争;在这种氛围下,诸如 5G 标准等问题都会进一步被上升到美中之争的高度,各国保持中立的空间将会缩小。

此外,前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帮办、威尔逊学者中心亚洲项目主任亚伯拉罕·丹 马 克(Abraham Denmark)等人对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在台海、东海、南海问题上的相关举措包括 军事行动进行综合分析,强调美国要警惕中国在后疫情时期的“机会主义”,认为中国将利用疫情给相关国家带来的冲击加大地缘政治扩张,美国对中国的相关行动需要更加警惕,并进一步谋划 在后疫情环境下如何提高对华安全威慑能力。美国传统基金会副主席詹姆斯·卡拉法诺(James Jay Carafano)提出,下阶段美国可通过推动“四国机制 +”框架,进一步在印太地区构建制衡中国的重要伙伴关系。

第四,美国在意识形态层面也对中国发起新的“攻势”。疫情发生以来,特朗普以及蓬佩奥等美国政府高官、部分美国国会议员针对中国展开“叙事之战”(war of narratives),不断炒作“中国病毒”“中国责任”等负面论调,对中国政治体制 和中国共产党频加指责和诬蔑,利用疫情追责索 赔等问题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煽动对华敌意,试图削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信任感,加剧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和冲突。在特朗普政 府推动的美国对华战略竞争中,“叙事之战”或曰 “信息战”(information warfare) 已经成为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实质是挑动意识形态层面的大国博弈和“体制之争”。疫情发生以来,纳瓦罗、蓬佩奥等特朗普政府高官持续针对中国进行恶意指责。蓬佩奥在多个场合攻击中国的政治体制和中国共产党,称中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未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导致疫情全球大流行;确保中国对疫情扩散负责,是美国外交的重要任务。在蓬佩奥直接推动之下,美国国务院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针对中国的“叙事之战”。

与此同时,美国国会也出现新一轮“反华”浪潮。汤 姆·科 顿 (Tom Cotton)、 马 克·卢 比 奥 (Marc Rubio)、约什·霍利(Josh Hawley)、迈克·加 拉格、里克·斯科特(Rick Scott)等共和党议员成 为急先锋,公开叫嚣“共产党中国”已成为美国的“敌人”、中国对美构成“关乎生存的威胁”、美中之间的“新冷战”已爆发等。值得警惕的是,部分民主党议员也在向反华鹰派靠拢,如中间派民主党议员组成的“蓝狗联盟”提出要与共和党合作,推动就疫情追责、中国对美威胁等问题进行跨党派调查。卢比奥等人还纠集英国、日本等国政客,组建“跨国议会对华政策联盟”,挑动相关国家的议会和政党力量共同对华施压。

二、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新进展

在美国全面深化对华战略竞争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加紧落实“印太战略”。在外交和对外援助层面, 白宫在2021财年预算中为国务院和国际开发署提供 410 亿美元经费,其中包括15亿美元对外援助和近6亿美元外交活动经费,专门用于反制中国影响力、推进“印太战略”。此外,推进“印太战略”成为美国两党政治精英的共识,美国国会为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实施提供更大支持,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的协同程度不断提 升。2020年1月, 联邦参议院通过米特·罗姆尼 (Mitt Romney)、托德·扬(Todd Young)、凯瑟琳· 科泰兹·马斯托(Catherine Cortez Masto)等6名参议员提出《2019 年印太合作法案》。该法案要求 加强美国和欧洲等在印太地区的合作,为下一步制定应对中国威胁的“全方位战略”打下基础。

在军事方面,2020年4月,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共和党众议员马克·索恩伯里 (Mac Thornberry)等人提出有关“印太威慑倡议”的法案,要求2021财年美国政府为印太地区追加60亿美元防务开支, 用于加强导弹防御、 情报、监控、侦察、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等项目。该法案针对中国的意味很强,它实际上是比照美国针对俄罗斯推进的“欧洲威慑倡议”,其共同点就是遏制所谓中俄的“扩张”。“印太威慑倡议”的核心内容包括:美国要在关岛建立陆基综合导弹防御系统,在夏威夷建设国土防御雷达站,在印太地区建立轰炸机轮换驻扎基地,增加美军的水下作战能力;美军建立印太地区应急预置中心,提前存储弹药;美国为“印太海洋安全倡议”和“太平 洋伙伴”计划等提供更多资金支持,与地区盟友和伙伴国家加强安全合作,增强美国国民警卫队与印太地区国家的交往。加大国民警卫队力量在印太地区的部署和活动,这是美国旨在应对所谓中国构成的“灰色地带”威胁的重要举措。

需要警惕的是,特朗普政府持续炒作“中国威胁”,不断深化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同时从双边层面加大与盟友和伙伴国的协调,力图促进形成旨在抗衡中国的“印太版北约”。2020年8月27日,美国防长马克·埃斯珀(Mark Esper)在亚 太安全研究中心(Daniel K. Inouye Asia Pacific 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 成立25周年纪念仪 式上发表演讲称,美国国防部通过设立对华政策 办公室、增加国防预算、扩大对外军售、巩固盟友 关系和建设伙伴关系网络来应对中国挑战。埃斯珀强调,美国需要盟友及伙伴在政策上与其保持一致,为“印太战略”的推进做出贡献,从而维护各国的共同利益。

此前,埃斯珀还在新加坡《海峡时报》发表题为《美国与同盟站在一起,推动自由开放印太》的文章。埃斯珀在文中称,美国自2019年6月发布 《印太战略报告》 以来,“印太战略” 取得重大进展,美国将通过安全合作、信息共享与演习,继续与印太盟国和合作伙伴建立更紧密关系。埃斯珀文中特别提到中国,诬称中国的相关行动给东海和南海带来不稳定,“尽管美国及我们印太盟国和伙伴致力维护自由开放的全球体系,但中国却试图削弱和重塑它,与我们的共同价值观和利益背道而驰”。埃斯珀称,尊重主权、和平解决争端、 遵守国际规则和规范、促进自由公平的贸易和投资,是美国和世界共同的价值观,美国将与盟友站在一起,对抗正试图削弱别国主权、破坏国际规范的中国。

美国国务院则主导推动“美日印澳”四国机 制的升级,包括以“四国机制 +”的模式扩展该机制的地区影响力,强化对中国的制衡。2020 年 3 月,美日印澳与新西兰、韩国、越南举行副外长级 别的视频会议,虽然它们对外表示相关交流聚焦 疫情和经济协调问题,但这一举动是“四国机制” 向外扩展的重要一步。2020年8月31日,美国 副国务卿斯蒂芬·比根(Stephen Biegun)在美印战略伙伴关系论坛期间举行的在线会议上提出, 要将四国安全对话“正式化”,建立某种更为紧密的、近似北约的关系。比根称,“印太地区实际上缺乏强有力的多边结构”,美国的印太战略是“在几乎所有领域反击中国”,美国政府的目标是将 美、日、印、澳以及区域内的其他国家整合在一起进行合作,以形成一道能够对抗“来自中国潜在挑战”的壁垒。比根还称,四国安全对话的目的是围绕共同价值观和利益建立一个关键群体,以吸引更多印太国家, 甚至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家,并最终以一种更有条理的方式缔约结盟。2020年10月,国务卿蓬佩奥赴东京参加四国机制外长会议,并在会前与其他三个国家的外长进行了单独会晤。蓬佩奥在接受《日经亚洲评论》采访时表 示:“我们四方一起,可以开始建造一个真正的安全框架”,其它国家可以在“适当时候”成为这个架构的一部分。

除了在“四国机制”上发力,特朗普政府还进一步深化与澳大利亚等国的双边安全关系。2020年7月底,澳大利亚外交部长玛丽斯·佩 恩 (Marise Payne)、 国 防 部 长 琳 达·雷 诺 兹(Linda Reynolds)到访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以及国防部长埃斯珀举行美澳“2+2”部长级磋商。美澳双方公布的联合声明称,与中国相关的议题是磋商的重中之重,美澳致力于加强两国在军力态势等方面的安全合作。美澳双方签署了《同盟 防务合作和印太军事态势优先事项的原则声 明》,同意建立双边军力态势工作组。这一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对如何推进在印太地区的美澳军力态势合作提出建议,以促进安全而稳定的印太 并阻止强制行为和使用武力。双方还讨论了如何 在印太地区加强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包括抗衡 “灰色地带”(grey zone)战术、遏制侵略行为等。此外,美澳称将加强在南海以及印度洋地区的机制性海上合作,包括双边合作以及与“志同道合国家”共同采取行动。

值得警惕的是,美澳两国将在澳大利亚达尔文建立战略军事燃料储备基地。这一项目由美国出资,但将采取商业运营模式。美澳还在加强防务科技与产业方面的合作,涉及高超音速技术、电子战、太空战能力建设等。很大程度上,为加大对华战略制衡,2020年7月,澳大利亚《2020年国防战略更新》提出在未来10年投入 2700亿澳元(约合190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曾在澳大利亚外交部担任国家安全顾问 的约翰·李(John Lee)目前是美国哈德逊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他认为,澳大利亚在军事能力建设方面将重点关注远程导弹、高超音速导弹、无人装备和网络作战能力。澳大利亚这一计划的目的明显是为了对抗中国军队,“目标是让中国在考虑扩大其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影响力和存在时三思而后行”。

在“印太战略”的经济部分,特朗普政府也不断加入推进力度。正如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副总裁丹尼尔·伦德 (Daniel Runde)等人所言,印太地区对美国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疫情虽然给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 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但也给美国及其盟友与中国公司展开竞争提供了机会。美国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力图在印太地区加大私营部门的投资,支持所谓在法治、主权和自由市场原则上遵守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的伙伴国家,为它们提供高质 量、能持久的基础设施和资源类经济项目。特朗普政府关注所谓“债务陷阱”问题,称将维护有关国际发展和基础设施援助的高标准,避免使受援国背负不可持续的债务。美国在供应链调整问题上也重视发挥“印太战略”的作用。特朗普政府力 图促进供应链的多样性、持久性,尤其是在医疗 设备、药品、关键技术和关键矿产资源方面。比如,针对中国对稀土等资源的控制,美澳双方在稀土精炼方面展开合作,推动实施《美国-澳大利亚关键矿产资源行动计划》。

三、美印关系助力“印太战略”

近年来,在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框架 中,印度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尤其是,2019 年在得到印度方面的同意之后,美日印澳“四国 机制”才得以从司局级上升为部长级。虽然特朗普政府对印度的政策具有“交易主义”特征,且美印之间在关税、H-1B 签证等方面存在摩擦,但在美国将中国作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印度成为美国重点拉拢的对象。在中印边境冲突升温的背景下,美国进一步抬升印度在印太地区经济、安全和政治事务中的地位,并且支持印度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扩展协调合作,促使印度在“印太战略”中发挥“牵针引线”作用。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印度项目负责人坦维·马 丹(Tanvi Madan)称,中印在喜马拉雅山的冲突将新德里推向了华盛顿。

在经济层面,特朗普政府将经营美印关系和削弱中国经济影响力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了推动与中国经济和产业“脱钩”,特朗普政府推进“经济繁荣网络”计划,如果从中国迁出的美国企业难以回到美国本土,则可以转移至印度等“经 济繁荣网络”的成员国。此举实质上是推动其他 国家与美国一起针对中国进行“协同脱钩”,削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降低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依赖。除了美国,日本政府也斥资22亿美元推进所谓供应链的多元化, 尤其是促动日本企业从中国撤出。美日两国政府都希望帮助企业从中国转移到印度,把印度打造为美日商业界的重要投资目的地。

为此,2020年4月,美国国务院高官赴新德里进行磋商,并与在印度经营的美国企业展开交流。印度莫迪政府则予以积极响应,通过提供产业迁移补贴等方式为美日企业提供支持。印度方面还计划为迁入该国 的企业建设园区,专门辟出 40 多万公顷土地用于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6 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公开表示,印度可以与美国等国加大合作,使全球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印度。

此外,美印还共同加强了针对中国企业的审查和管制力度,双方在若干政策上的一致性、联动性越发突出。2020年4月,印度通过一项立法,要求任何来自中国实体的投资都必须通过政府批准。6月29日,印度政府宣布,出于“安全”考虑禁止包括TikTok和微信在内的59款中国应用软件,称这些应用软件会损害印度的主权、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8月26日,印度政府要求印度各大电信公司禁用华为和中兴等中国公司生产的设备。打压华为已经成为特朗普政府对华施压的重中之重,美国对中国在美投资的审查也不断收紧。2020年8月,特朗普政府宣布, 将以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等理由对 TikTok 进行封禁。显然,印度政府采取的有关举措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如出一辙,在禁止 TikTok 等软件方面印度甚至走在了美国的前面。

在外交层面,美印战略伙伴关系得到进一步强化。2020年2月24-25日,特朗普在疫情背景下对印度首次正式访问,印度总理莫迪称此访是“开创性的”(path-breaking)。访问期间,双方在经济、能源、防务等领域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尤其是价值30亿美元的防务贸易合同,印度将向美国采购军用直升机等先进装备。近年来,美印防务贸易合作不断升级,2019 年两国防务贸易额已经升至 150 亿美元。2020年10月,美印举行外长和防长“2+2”会谈,国务卿蓬佩奥和国防部 长埃斯珀赴新德里访问。蓬佩奥在印度期间,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进行恶意攻击,称美印将加强“应对所有威胁的合作”。埃斯珀表示,美国致力于与印度建立“全面和前瞻性的防务伙伴关系”,并扩大美印区域安全合作和防务贸易。

此访期间,美印签署《基本交流与合作协定》(BECA),这是美印达成《一 般 军 事 信 息安 全 协 议 》 (2002 年 )、 《后勤交流协定备忘录 》 (2016 年)、《通信兼容与安全协议》(2018 年)之后签署的第四份重要军事协议。基于《基本交流与合作 协定》,印度将可以获得美国方面提供的 GPS 数 据,这将提升印度导弹和无人机打击相关目标的 精准程度。上述四份军事协议,是美国与北约盟国之间安全关系的重要支撑,如今美印也基本达到盟友关系的“标配”。在此次访问中,蓬佩奥和埃斯珀还专门赴印度国家战争纪念馆献花圈,向在中印边境冲突中丧生的印度士兵致意,以表明美国对印度的支持姿态。

在具体军事行动层面,美国和印度的互动关系也在不断深化。2020年7月,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打击群与印度海军在印度洋安达曼 - 尼科巴群岛附近海域进行联合演习。这一航 母 打 击 群 由 “ 尼 米 兹 号 ” 核 动 力 航 母 (USS Nimitz)、“普林斯顿号”(USS Princeton) 导弹巡 洋舰、“斯特雷特号”(USS Sterett)导弹驱逐舰和 “拉尔夫·约翰逊号”(USS Ralph Johnson)导弹驱 逐舰组成。其中,“尼米兹号”航母刚结束与“里根号”航母在南海地区进行的联合演习行动,经由马六甲海峡驶入印度洋。根据美军发布的通告,美印海军展开包括防空行动在内的“高端演习”, 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训练强度和两军的互操作 性。印度海军发言人在官方推特上表示,“尼米兹 号”航母打击群经过印度洋区域,印美海军进行了“过航演习”(Passage Exercise,PASSEX)。

虽然这次军演是一次常规的“过航演习”,但它的时机非常值得注意,这是在中印关系非常紧张的背景下举行的。而且这次演习举行的地点也值得注意。安达曼 -尼科巴群岛 (Andaman and Nicobar Islands)位于孟加拉湾与缅甸海之间,在 印度洋区域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印度国防研究与分析所所长、前印度驻日大使苏扬·奇诺 伊(Sujan R. Chinoy)在其题为《是时候利用安达 曼 - 尼科巴群岛的战略潜力了》的报告中,提出印度政府可以利用安达曼 - 尼科巴群岛的战略 潜力对中国进行全面的海上封锁。在美印海军演习之后,印度方面还让美国海军一架巡逻机降 落在安达曼 - 尼科巴群岛,并且提供加油和其他 后勤服务,这一举动具有重要的战略含义。正如印度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美国研究项目主任德鲁瓦·贾伊尚卡尔(Dhruva Jaishankar)所言, 1971年印巴战争时期美国派“企业号”航母(USS Enterprise)开往印度外海,这一度给印度留下阴影,印度长期以来对美国在印度洋的海军活动有顾虑。如今,印度开始支持美国在安达曼 - 尼科巴群岛区域开展军事行动,这体现了美印安全关系的增强。

除了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区域,美印在海上方向的合作整体而言都在提升。2020 年8月6日,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希夫尚卡尔·梅 农 (Shivshankar Menon) 在阿斯彭安全论坛视频会议上表示:“对于印度来说,美国是印度转型和发展的重要伙伴。美国还是印度在海事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海事领域的竞争在整个印太地区日益激烈,中国试图成为海上强国,正在进入印度洋。南海对印度和美国都至关重要,航行自由符合印度的利益。我们越来越反感中国人。在这些方面, 美国和印度在海上安全方面的合作可以做得比 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应该说,梅农的这种观点在印度的战略界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未来一个时期,美印或会在印度洋地区进一步加强协调,在战略态势上形成更有力的相互支撑。2020年8 月,美国空军太平洋部队称,三架 B-2 型“幽 灵”隐形轰炸机从位于密苏里州惠特曼空军基地出发,部署到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岛(Diego Garcia)美国海军基地,此举表明美军有能力将远程轰炸能力提供给战区指挥官,也表明美国将 继续维护对盟友和伙伴的安全承诺。如果未来美军在迪戈加西亚岛常态化地部署战略轰炸机等先进武器,美印两军的协调或会随之增强。

在美印双方增进关系之外,印度与美国盟友之间的联动也在不断深化,这反过来会有助于美印关系的锚定,也会促进“印太战略”进一步走实。这方面最明显的进展是印澳关系的强化,而印澳之间的联系长期以来是相对薄弱的。2020年6月初,印度总理莫迪和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举行了视频峰会,双方还达成一项重要的防务协议,该协议允许两国军方使用对方的军事基地。这一举措为印澳双方在印太地区推进军事交流、开展联合演习等奠定了基础。此外,印度还正式 邀请澳大利亚参加“马拉巴尔”海上演习。“马拉巴尔” 演习最开始是在印度和美国之间进行, 2017年日本正式加入。澳大利亚曾在 2007 年参加该演习,但是遭到中国方面的反对。此次时隔 13 年,澳大利亚重返“马拉巴尔”演习,这不仅在四方安全关系层面是重大进展,也显示美日印澳“四国机制” 或会朝着一种以行动为导向的机制演进。正如印度学者布拉 马·舍 拉 尼 (Brahma Chellaney)所言,印度对于自己与美、日、澳安全关系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它们正在形成紧密的合作网络,在地区和国际问题上采取协调一致的立场,中国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四、结语

2020年11月,约瑟夫·拜登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胜出。在拜登及其核心幕僚看来,中国是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面临的“最重要的长期性 挑战”,但中国并不必然成为美国的敌人。2021年1月20日拜登政府正式上台执政后,将会继续在“大国竞争”的框架之下处理美国的对华关系。虽然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的名称可能会被 拜登政府更改,但其政策的实质内容将会延续。拜登及其顾问认为,奥巴马时期制定的“重返亚太”战略是应对中国挑战的必要之举。拜登政府将会继续推动美国军事力量向亚洲和太平洋地 区转移,进一步做大做实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并进行扩容,加大对中国的围堵和威慑,同时借助“蓝点网络计划”等制衡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地缘经济影响力。

此外,拜登政府还将大力深化美印关系,这 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大中国面临的地缘政治压力。拜登与当选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都赞同进一步发展美印关系。拜登在奥巴马政府担任副总统期间就深度参与对印事务,卡 玛拉·哈里斯则有印度血统,其本人和妹妹玛雅· 哈里斯(Maya Harris)等家族成员与印度裔美国人群体来往密切。而印度方面也对拜登时期的 印美关系充满期待。印度高级外交官尼拉姆·德 奥(Neelam Deo)在印度全球关系委员会网站刊 文称,拜登政策顾问曾在私下表示特朗普政府对 中国的很多做法是正确的,拜登上台后将保持全面压制中国的政策,作为“四国机制”成员和中国近邻的印度必将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的关键一环, 这将为印美关系的发展带来积极前景。

数字经济智库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为了更好的服务数字中国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交流、实践交流。来自中国数字经济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成立了数字经济智库,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担任名誉院长,知名青年学者黄日涵、储殷等领衔。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是数字经济智库旗下的专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