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特写|美国老板举债收购阿森纳,枪手的天彻底黑了?

总有些人,生活在与你我不同的世界里。

在美国和拉丁美洲,总能见到一些举止行为,比欧洲还“欧洲”的人士,贵族气十足,仿佛他们才是法统继承者。

阿森纳大股东斯坦·克伦克。

斯坦·克伦克就是这样一类人。他的绰号是“沉默的斯坦”(Silent Stan),他很少出现在公众视线,他几乎不在公众面前说话。但他会用他自己的方式,掌控着他的商业帝国。

不论这个帝国繁荣或者凋敝。在他的世界里,斯坦的掌控,不受任何侵扰。

现在最新的消息是,克伦克将全盘收购阿森纳。枪手球迷说,他们的天,黑了。

乌斯马诺夫在阿森纳持股30%,他甚至还投资阿里巴巴、京东和小米。

乌斯马诺夫的出局

克伦克出生于密苏里家族企业,十岁就能帮助父亲清理账目,和沃尔玛家族继承人之一成婚,然后进入房地产,在沃尔玛各大卖场周边兴修店铺,让克伦克这个姓氏成为美国巨富。

而克伦克收购阿森纳的背景是“家里有矿”的阿里谢尔·乌斯马诺夫、身为阿森纳第二大股东,却被克伦克整整十年杜绝在董事会门外,最终心灰意冷,放弃了这场俱乐部争夺股权对抗。

克伦克与阿森纳前任主帅温格。

比克伦克小了7岁的乌斯马诺夫,接受了5.5亿英镑的价格,出售手中30%的阿森纳股份,这当中大部分是当年前阿森纳副主席、曾经阿森纳头号大股东大卫·戴恩转卖给乌斯马诺夫的。

乌斯马诺夫的出售,让克伦克手中阿森纳股份超过90%,于是自然启动在伦敦Nex股市上的全盘收购条款——克伦克将在2018年8月26日之前,将其他小股东手中阿森纳2.86%的股份全盘收购,让阿森纳成为他私人全盘控股的机构。

这一笔交易的完成,将彻底改变阿森纳的股权结构、彻底改变阿森纳俱乐部作为一个有限责任公司的属性,从公共上市公司,变回私人企业。交易的5.5亿英镑,也让阿森纳整体估值,达到了18亿英镑。

克伦克和乌斯马诺夫。

乌斯马诺夫的退出,很有些无奈,他的声明里,包含一句“阿森纳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佳俱乐部”的言辞,与其说是冀望,不如说是对克伦克的嘲讽。

乌斯马诺夫在2007年开始与大卫·戴恩合作,接手对方手中阿森纳股份。而克伦克真正成为阿森纳控股股东,是在2011年。

由于大卫·戴恩和其他阿森纳股东关系极其糟糕,本来被其他股东排斥的克伦克,成为了这些老股东用来对抗乌斯马诺夫—戴恩联盟的工具。克伦克成功地联合了其他股东,长期将乌斯马诺夫隔绝在决策层外。

前阿森纳俱乐部副主席大卫·戴恩。

乌斯马诺夫做过各种努力,包括款待伦敦媒体,制造舆论,同时他也取得了英国的永久居留权,但这场长达十年,围绕阿森纳所有权的争斗,这位现年64岁,出生于乌斯别克斯坦的俄罗斯矿业寡头,始终无法击败有着沃尔玛家族背景的美国巨富。

在2017年,乌斯马诺夫做过最后一次努力,报价10亿英镑,希望收购克伦克控制的所有阿森纳股份,被拒绝,而克伦克当时对乌斯马诺夫所有股份,也给出过一个5.25亿英镑的报价,同样被拒绝。

克伦克掌握阿森纳期间,乌斯马诺夫始终是个尖锐的批评者,认为俱乐部对球队投入明显不够,管理架构上混乱等等,只是这些声音对克伦克形成不了任何影响。

收购完乌斯马诺夫股份后,克伦克也不会对目前俱乐部董事会做出任何调整。他的儿子小克伦克,将会继续担任独立董事,但对俱乐部的影响力肯定会继续加大,此外CEO加吉蒂斯和AC米兰之间的关联,仍然是一个疑问。

2013年,克伦克的儿子小克伦克(约什·克伦克)正式进入董事会。

又见举债收购

克伦克的收购资金募集方式,非常具备美国特色——举债收购。

支付给乌斯马诺夫的5.5亿英镑,克伦克自己只拿出4500万英镑,同时他从德意志银行借贷5.57亿英镑,这一笔借贷的手续费,就将高达557万英镑,1%的手续费。

克伦克对外的声明,是他肯定不会将额外债务转嫁到俱乐部身上。他表示说,这笔大额借贷,已经有了相关资产抵押。

然而在阿森纳完全退市的前提下,这笔收购股份的借贷资金,克伦克未来如何偿还,将会变成一个私企的私密财务话题。

克伦克是英超第三有钱的老板(2015年数据)。

以收购曼联的格雷泽家族为例,当年收购曼联的大部分资金,来自于一级市场的各种拆借,最终都被转嫁变成曼联俱乐部的债务。凭借曼联超强的盈利能力,这些债务以及相关联的高昂利息,在过去13年逐步被偿还。

格雷泽家族玩了一手典型的美国式举债收购金融游戏,得到了曼联完整的控制权。有这样的前科存在,不能排除克伦克父子会走上同样的道路。

小克伦克掌管NBA的丹佛掘金和NHL的科罗拉多雪崩。图为小克伦克与父亲共同观看掘金队比赛。

全盘收购使用的机构,是这个名叫“克伦克体育和娱乐”(Korenke Sport and Entertainment)的控股公司。他们的声明是,全盘收购能“让俱乐部在战略和梦想实现途径上更加迅速”。

阿森纳之外,NFL的洛杉矶公羊、NBA的丹佛掘金、NHL的科罗拉多雪崩、MLS的科罗拉多急流等克伦克家族的体育资产,都汇聚其下。只是竞技成绩上,克伦克的这些体育球队都不够成功。

“KSE的雄心,是帮助俱乐部能保持长久竞争力,能赢得英超和欧冠冠军,同时也能在女足和青少年足球领域内赢取各种奖杯。”这是克伦克投资机构的声明内容。

阿森纳球迷打出“热爱阿森纳,反对克伦克”的标语。

谁关心球迷?

毫无疑问,阿森纳球迷反应十分激烈,这是一个球迷有微量持股的俱乐部,球迷组织的基金会,Arsenal Supporters'Trust(AST)第一时间表达的担心,就是克伦克会将收购乌斯马诺夫的所有借贷和费用,变成阿森纳俱乐部债务。

同时“全盘收购和退市,意味着阿森纳球迷在俱乐部持股时代的终结,球迷捍卫的阿森纳俱乐部哲学和信条将无法保障。”

克伦克入主后,阿森纳在转会市场的花费情况。

在实际运营层面上,阿森纳不会有太多改变,克伦克早就掌控了俱乐部,生杀予夺,大权都在他手中。任免CEO、主教练,转会买卖等关键决定,都是他一言而决。全盘收购后,克伦克权限将更大,而且更不用理睬球迷的声音。

去年阿森纳年会,阿森纳主席基斯维克爵士拒绝回答问题,年会不欢而散。

阿森纳属于部分上市的公共公司,在伦敦Nex股市的存在,要求上市公司每半年要公布一次财报,并且每年都需要召开股东大会,这样股东们有直面董事的机会。

全盘的收购,每年秋天热闹的股东大会将不复存在,普通球迷,见到“沉默斯坦”的机会将更少。

阿森纳俱乐部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也会变得更加神秘,因为透明化的要求会降低。

2008-2015年,阿森纳的净金融负债从3亿多减少到500多万英镑。

2年前一个案例,就是阿森纳俱乐部要给克伦克的一家咨询公司支付300万英镑的“年度管理费”,在球迷的激烈抗议下,这笔付款被搁置。

全盘收购后,克伦克要想将现金从左口袋装到右口袋,无人能发问。因为私有化公司,不需要公布那么多财务信息,这也是一些企业主,对公共市场回避的原因。在企业经营领域里,确实有不少企业主认为,投资人往往会倾向于短期利益,而不接受经营者的长期规划。

热刺1983年在伦敦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全球第一个上市的足球俱乐部。图为2017年热刺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英超俱乐部成为公共公司的上市热潮,还是在上世纪1990年代,托特纳姆热刺是先行者,之后像利兹联、曼联等,都在股市上成为过一度的时新话题,也确实募集了不少公共资本,但公共市场的投资人,很快对足球俱乐部作为投资标的失去了兴趣,因为足球俱乐部从纯商业经营角度看,利润率低、利润起伏太大、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俱乐部利润和球队在联赛成绩表现结合太紧。

曼联2012年8月10日晚21:42分在纽交所上市。

因此足球俱乐部上市,在之后20年,都处于明显的退潮期。欧洲其他联赛的俱乐部,像多特蒙德,上市时间比英超俱乐部偏晚,在股市上也承受了巨大的打击。到目前为止,只有曼联这样经营绩效全球领先者,才能在纽约股市上保持着相对高位。

克伦克全盘收购后,阿森纳将随即退市,20家本赛季的英超俱乐部,只会有曼联一家还存在于股市上。

格雷泽和他的曼联王国。

曼联的美国模板

克伦克的全盘收购,对这家俱乐部,意味着绝对家族化的管理,和球迷之间的高墙不可突破。对英超联赛乃至欧洲足球的未来发展,可能还有着更深远的影响。

格雷泽家族在2005年以7.9亿英镑收购曼联,那是美国资本对英超俱乐部的第一次大举进攻,之后美国资本是英超联赛俱乐部资本收购中,最为积极活跃者,先后有7家英超俱乐部被美国资本全盘或者部分收购。

英格兰足球从成绩和知名度上,最为老牌的三大家:曼联、利物浦和阿森纳,现在都是美国资本控股。

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美国资本收购英超俱乐部,动机何在?当然是利益。也只有利益。

2005年5月12日,曼联球迷在老特拉福德球场前打出写有“格雷泽,地狱见”字样的横幅。

这是资本的本能,这也是让球迷怀疑乃至痛苦的动机,这是资本和足球传统文化最根本的冲突。

不得不说,从资本运营角度看,格雷泽家族收购曼联,是个职业体育资本运营的奇迹案例,13年时间,巨额举债收购曼联,到目前为止,纸面上的利润已经超过20亿英镑,福布斯对曼联的估值为31.8亿英镑。

截至到8月9日,曼联在纽约股市的股价为21.55美元每股,市值35.38亿美元。

2005-2015年,曼联十年间俱乐部市值及债务对比。

2005-2015年,曼联与其他豪门俱乐部十年间收入对比。

格雷泽家族在曼联上的成功升值,和移动互联网传播,对职业足球稀缺内容的价值推升直接相关,同时也和格雷泽家族对曼联品牌实现的全球商业化手段相关。

到目前为止曼联的赞助商数量之众广,绝对是全球之冠,再往前找找,中国品牌像爱国者,也是曼联不同级别的赞助商之一。

8月9日,曼联宣布和Chivas(芝华士)成为商业合作伙伴。

这还只是曼联“全球”级别的赞助商,地区级别的就更多了。所有的商业赞助和市场合作,都通过曼联在伦敦的一个庞大商业团队来运营管理,他们每天都飞往世界各地,和各种潜在赞助伙伴商谈合作,同时也有一个庞大的律师团队,来防止各种侵权行为。

球衣及纪念品销售上,曼联70%以上的收入来自美国市场,这是一个奇特现象,也体现了美国体育消费市场的实力。格雷泽家族尝试让曼联部分上市时,在伦敦、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都有过测试,最终发现家门口的纽约股市最符合他们家族利益,因为这里最接近美国市场。

在纽约上市的文件中,包含了格雷泽家族的一条声明:“我们能让俱乐部球票价格稳定上升,并且让包厢售价远在普通球票涨价幅度之上……”这是球迷最忌讳的内容,却也是俱乐部控股方非常得意的经营绩效。

曼联球迷通过各种活动,反对格雷泽家族。

全球豪门联赛

只是和美国职业体育相比,欧洲职业足球俱乐部,经营风险太高。

美国四大体育联盟,都属于封闭性联赛,没有升降级体制,劳资之间,关于薪资成本,总会有一个劳资协议存在,资方会对薪资成本有一个总体控制。

欧洲足球联赛则没有这些封闭性、对资方更多保护的门槛秩序。格雷泽、克伦克和亨利,都是从美国职业体育里,有过丰沛收入的既得利益者。

阿森纳球迷抗议克伦克。

格雷泽家族持有NFL坦帕湾海盗,亨利则是以改造MLB的波士顿红袜闻名,他们眼中的英超和欧洲足球,有严重的投资风险,也有着巨大的升值潜力。

英超和德甲,被认为是经营状况最健康的两个欧洲联赛,英超尤其以收入超高、购买力超强闻名,但绝大部分英超德甲俱乐部,哪怕盈利,盈利率和盈利数值,都少得可怜。

英超经营收入逐年增长,但多数俱乐部仍连年亏损。

主要原因,是英超经营收入的上升部分,被上升更迅猛的球员薪资成本吞噬。

如果将各种附加成本,例如营业税、借贷利息等核算起来,2008年到2015年,英超所有俱乐部合计,有着20亿英镑的亏损。在球场争胜的前提下,太多俱乐部会在球员人才争夺上,进行一些非理性投入,而一旦设置工资上限,又会出现大量足球人才,向更高薪资区域的流动,造成人员流失。

于是有分析认为,美国投资人心目中,最理想的职业足球构架,应该是一种“全球超级联赛”的模式,这其实是在半个世纪前,就曾经出现在《世界足球》(World Soccer)上的一种模式,也是皇马主席弗洛伦蒂诺最心仪的模式。

豪门形成联赛,占有足球产业绝大部分媒体版权、商业赞助及球票销售收入,富者愈富、强者愈强。在这个联赛里,设置薪资顶薪,然后充分消化媒体版权市场,类似脸书、谷歌和亚马逊等社交媒体或电商新来者,所能带来的新收入。

克伦克持有阿森纳不同股份时,阿森纳的股价变化情况。

这是资本大鳄心中最理想的足球盈利场景。这或许也是克伦克,以及格雷泽兄弟和亨利们,持有这些英超豪门的终极梦想。

对斯坦·克伦克来说,足球就是生意,一如他手中的NFL、NBA、NHL等球队。球迷如何想,和他无关。

而职业足球的真相,可能会很残酷。有“沉默的斯坦”,更会有沉默的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