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印太战略这个词,在媒体上出现的频度开始增加起来了。特别是从中印边境局势一度紧张开始,到今天美国的航母编队跑到印度洋跟印度海军联合演习,美国方面把印太战略这个词也到处在讲,我们许多的媒体、许多的专家也在讲印太战略。实际上美国之前的战略是亚太战略,从当初的亚太战略到今天的印太战略究竟是怎么回事?它是怎么演变的?它的实质是什么呢?今天就给大家从根上来扒一扒。
美国航母战斗群与印度海军在印度洋进行演习
美国对华战略的形成和演进起始点应该是从二战后日本投降开始算起。从1945年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我们看到美国的对华战略实质上是一路后退。说好听的是后退,说白了就是一路败退。从最初的对华实质控制到后来陆上直接接触,再到我们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美国对我们在陆上已经没有直接接触了。这个时候美国开始形成了海上封锁战略,这可以说美国对华海上近程封锁战略的形成和起始点。当然这个过程美国也是一直不甘心仅仅是海上封锁,还一直试图重新建立陆上的接触,甚至对华的直接控制。这表现在越南战争和朝鲜半岛,美国始终保持军事存在和紧张的军事压迫状态。同时一定程度上鼓励蒋介石当局从台湾对大陆进行骚扰,搞所谓的反攻大陆。但是这个时候海上的近程封锁态势基本上形成了。
从地缘上看就是第一岛链,北起日本列岛,中间是台湾,南边一直延续到东南亚各国,把中国的海岸全面的封锁起来。这道封锁线的距离中国大陆不过几百公里,从大陆当时的军事能力看,到上个世纪末,我们的海空综合作战半径一直没有超出200海里的范畴。也就是说在这一段时间里,美国依托第一岛链上的基地,可以相当安全的保障自己兵力的存在,稳稳的通过海上近程封锁封堵中国大陆。并且以此为依托,进可以直接打击中国沿海地区,掐断中国沿海的海上交通,退可以居守第一岛链,我们拿他没有丝毫的办法。这种状况最初发生变化是始于越南战争结束,越战结束带来了一系列地缘态势的变化,美国开始从东南亚地区退出,包括最终他的驻菲律宾基地被扫地出门。这个变化的过程有10多年,而在这一变化发生的后期,中国大陆的军事技术能力也在发生快速的变化。从21世纪初开始,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海空综合作战半径暴涨,特别是到了201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上,中国展示了东风-21D反航母弹道导弹。其实展出这个导弹的同时,与这一武器相配套的天基侦查定位系统已经基本就位。对中国军力和军事技术的这些发展,美国人是心知肚明的。这些变化使得美国的对华近程海上封锁处于崩解状态。
东风-21D反航母弹道导弹
从地理上看除了新加坡的樟宜基地,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基地了,樟宜基地也不过是一个借驻的状态。而在此期间,中国在南沙海域填礁造岛,以改天换地的气魄改造了南海,甚至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地理状态。所以这时候美国人发现,从地缘上第一岛链的南端崩解了,而第一岛链中部的台湾岛岌岌可危随时有可能被大陆回收,实现中国的全面统一。而从军事技术和军事力量的角度看,美国在第一岛链北段的驻军和基地,在战时都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消消停停的坐等出发攻击别人,而是随时会遭到对方的毁灭性的打击。特别是美国的海上机动兵力航母战斗群,受到反航母弹道导弹技术的压迫,战时已经不敢进入靠近中国大陆1000公里甚至更远的范围了。换句话说,对中国的近程海上封锁,从实质上已经根本无法维系了。
东风-21D反航母弹道导弹
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美国提出了印太战略。亚太战略亚在前太在后,太平洋不过是一个战略纵深是个底座,真正对华发力施压的是亚。而印太战略,印在前太在后,真正对华发力施压的是在印也就是印度洋。在印度洋上虽然不能把中国的沿海的所有力量封堵在家门口之内,但却可以掐住中国的能源生命线。而且整个印度洋与中国大陆距离遥远,在此的海上兵力受到中国大陆的导弹威胁相对要弱得多,起码战时各种海上兵力包括航母战斗群,可以在这一海域比较放心的活动。所以说从军事角度上看,从亚太战略到印太战略,实际上是美国一路退缩当中,从近程海上封锁败退到了远程海上封锁。
说到这儿,还有一段话要说就是美国的印太战略真的已经成型了吗?其实并没有,现在只是他们要努力实现的一个目标。要实现印太战略,从军事角度上来说,美国要有足够的立足点。这一路上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孟加拉和中国的关系都还不错。美国唯一能够下蛆的地方就是印度,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美国在下大力气忽悠印度。那么美国的印太战略最终能不能够形成呢?别看现在他叫的很凶,其实也没那么容易就能随他所愿。首先印度不傻,想把印度彻底忽悠住,当美国的马前卒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其次,中国的力量也在持续快速的发展。从反舰弹道导弹技术上来说吧,只要掌握了相关技术,打2000公里和打6000公里有本质的区别吗?而中国海军这些年来下饺子似的发展方式,包括中国空军提出的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这些都反映出来,中国跨海甚至跨洲际作战能力正在形成和快速发展。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美国的印太战略真正要像他想的那样完全成型,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
讲这一段演变过程,我们从一个更长的视角去看待这段历史,就会发现任何一个战略从设想、形成、稳固到崩解,它是一个相对漫长的时间,不会说一两年完成整个的过程。如果一两年就完成整个过程,肯定是一个不完备的过程,也就是说大部分就是胎死腹中的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看大国之间的战略演进要有一个历史纵深感,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经常要说要有战略定力、要等等看。
中国海军“辽宁”号航母编队
另一个可以看出的是从1945年到今天,美国的对华战略一直是后退的或者说一直是败退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的战略决策层的决策没有出现大的失误。特别是近10来年,从建设核常兼备的战略打击能力,到重点发展海空远程作战兵力,造航母、填岛,所有的这些重大举措,从时间节点上看是极其具有前瞻性的。有些行为比如说像造航母、像填岛,对于打破近程海上封锁来说并不是必须的手段。但当美国抛出印太战略这样的远程海上封锁战略时,就会发现这些手段对于打破美国的印太战略是必须的、有力的手段。这样看来中国方面的战略决策是高明的,是具有足够的前瞻性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美国的印太战略想像当年的亚太战略那样成型,稳定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恐怕是极其困难,甚至是不大可能的。现在由着他闹腾,等到秋后咱们一块割麦子,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