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刀剑笑&叨叨姐
“中国是英国的最大长期威胁”“中国海军可能威胁英国近海”“英国要推新法案阻挡中国投资”……
这是最近几天,英国好几位重磅人物相继发出的言论,他们为什么集中对所谓“中国威胁”表态呢?这是巧合吗?他们又为什么会有这些在中国人看来莫名其妙的判断?
不少人感到纳闷:5年前,英国是第一个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大国,中英迎来“黄金时代”;1年前,约翰逊首相还说自己“非常亲中”,并说英国是欧洲对中国国家投资“最开放的经济体”。
如今风向怎么就变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1
说“中国是英国最大长期威胁”的人,是英国军情五处新任处长肯·麦卡勒姆。
14日,这位英国情报机构负责人在伦敦发表讲话,谈论英国面临的所谓多重国家安全威胁。虽然讲话涵盖宗教极端势力、右翼极端主义等多个方面,但最引人关注的,还是他对“敌对国家”的界定和批评。
麦卡勒姆的“敌国”清单,包括“俄罗斯、中国、伊朗和其他行为体”。但谁的长期威胁最大?
“答案是中国”,麦卡勒姆毫无隐晦。
麦卡勒姆45岁,出生在格拉斯哥。他今年4月上任,是军情五处历史上最年轻的掌门人。
英美一些媒体说,14日是他上任以来的首次重要讲话,一露面就把炮口对准中国,显然让这些媒体颇感“惊艳”。
媒体详细记录了麦卡勒姆对中国的攻击:
试图“窃取”英国知识产权、“破坏”英国技术和基础设施、“政治干预”英国和欧盟……
作为例证,麦卡勒姆说,军情五处“不久前瓦解了一起似乎针对欧盟的中国间谍行动”。
注意到没?
“似乎”,都被拿出来作为中国间谍活动的证据了,一个英国情报部门负责人居然还拿不准。
掌权军情五处之前,麦卡勒姆担任了长达24年的秘密特工。仅从以往履历,看不出他的对华态度。
但英国每日电讯报说,就在昨天,麦卡勒姆对于因英国立法限制而无法对中国“国家代理商”的大规模“工业间谍活动”提起诉讼,表示遗憾。他呼吁英国尽快建立外国代理人登记制度,就像美国和澳大利亚那样,“以便直接打击有别于传统间谍威胁的干预和影响”。
在罗列“中国对英威胁”后,麦卡勒姆还说,他“正计划扩展军情五处对抗中国秘密活动的行动”。
事实表明,英国的情报机构落在了一个反华政客手中。
第二个动向是,英国政府正在起草的新版“国家安全及投资法案”,已经进入最后阶段,预计本月就能完成。
不少媒体在报道麦卡勒姆的讲话时,都提到了这个重要的“政策背景”。
据说,新的法案涵盖国防和关键基础设施等领域,设定具体条款保护英国知识产权和学术合作,并且授权政府封杀外国对于英国企业的收购和投资,“以免敌对国家取得英国主要资产的控制权”。
虽然法案没说针对任何国家,但被普遍认为针对中资。
在美国游说和国内保守派势力施压下改变决定,禁止华为参与英国5G建设,以及更早时候,也就是2016年时一度叫停有中资参与的欣克利角核电项目,都让分析人士认为,一旦新法案通过,英国政府政治干预外国投资的法律依据就更多了。
何况,新法案还有“追溯力”。那意味着已经完成的商业协议和企业并购,也将在被审查之列。一旦被伦敦认定为“威胁国家安全”,就可能流产。
人们注意到,刚刚就在几天前,英国第一海务大臣、海军上将托尼·拉达金在讲话中宣称,“中国海军可能威胁英国近海”。
8日,拉达金在朴茨矛斯军港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上发表讲话,声称中国海军有能力通过北极航线进入英国北部海域。
这个北极航线,或称“北方海路”,是指跨越俄罗斯北部北冰洋海域联通欧亚的航道。
英国卫报说,气候变暖扩大了这条航道的航运便利,8到10月期间不用破冰船开路就能正常通航了。通过这个航线到达欧洲,要比从南边途径新加坡和苏伊士运河的传统航路,少用10到12天。
这个本来有利于欧亚贸易的变化,在拉达金嘴里,却变成“中国海军可能更容易进入大西洋北部”,对英国构成战略威胁。
他的原话是,北部航线把亚洲到欧洲的航行时间缩短了一半,“而我们就在这个新航线门口。”“当中国日益壮大的海军进入大西洋时,他们会从哪条路来,绕远道还是走捷径呢?”
鼓噪“中国威胁”,再明显不过了。
拉达金2019年就任英国第一海务大臣。这是由英国海军职业军官担任的最高职位,总领英国海军。有媒体说,不仅他对中国经由北极航线“实现某些经贸和军事意图”的炒作,其他一些英国海军军官也抱有类似心理。
但说实话,这些人脑洞开得真有点大了。
说中国海军大老远跑到英国家门口进行军事挑衅?……无论怎么咂摸都像是在说梦话。
想想这两年英国方面的一些表态,比如英国国防大臣说脱欧后可能在南海建设军事基地,扬言派航母巡航南海……到底是谁挑衅谁、谁想威胁谁呢?
2
这些,只是英国在对华问题上出现混乱的最新表现。
再往前倒,还有:
英国议会国防委员会10月8日在没有给出任何实质证据的情况下,随随便便就抛出对华为的无端指控称,已经找到“华为与中国政府勾结的明确证据”。
9月,英国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主席、保守党政客图根哈特妄称“受到中国政府威胁”。
还是这个人,后来还把加勒比岛国巴巴多斯脱离英联邦的帽子扣到中国头上,说巴巴多斯受到了来自中国方面的“压力”。
8月,英国议会“跨党派香港问题小组”搞出个报告,声称香港警察存在“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声明”的行为,要求英国对香港一些高级官员实施“制裁”。
7月,英国政府宣布剔除华为5G设备时间表。
……
是的,英国的对华政策正在发生摇摆。
卡梅伦时期,中英关系被定义为“黄金时代”。
特蕾莎·梅时期,有的时候仍然提“黄金时代”,但有的时候伦敦在南海、华为等问题上已经有了跟着美国跑的苗头。它在香港问题上的发声也比卡梅伦政府更加活跃。
到了现在的约翰逊政府,有人说,中英关系已经从“黄金时代”跌入到了“铁器时代”。
伦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我们先来看一个时间表:
2015年,中英进入“黄金时代”。
2016年6月,英国举行全民公投,52%的投票者选择“脱欧”。
2016年12月,特朗普当选。
2018年,中英进入“黄金时代的新阶段”。
2019年7月,约翰逊走马上任。
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退出欧盟。
中英关系在这短短5年出现的变化,大体与这期间的两件大事相关:英国脱欧和特朗普上台。
先说英国的国内因素。
卡梅伦时期,首相卡梅伦和财政大臣奥斯本为首的政治精英们都重视与中国发展经贸合作,看好中国在未来世界将发挥的主导作用。
然而,脱欧之后,这些对华持正面认识的政治人物大多离开了决策圈,中英关系的不确定性增大。
尤其是,今年的疫情成了压垮中英合作派平衡政策的一根稻草。疫情本身放大了中英关系中认识上的一些问题,造成不少英国政治精英对华不认同的增加。
另外,香港等领域的事情也不断冲击着英国国内的对华政策平衡。有人说,对华持怀疑态度如今已成英国保守党、工党两大主要政党的共识。
这种判断也许有些言过其实,但不管是保守党内部还是工党要求对华强硬的声音确实在增强,这给约翰逊政府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还有经济因素。
英国经济高度依赖金融服务业。卡梅伦时期,英国财政部主导对华关系制定,伦敦金融城的影响很大。最近两年中国在更积极地融入国际金融市场,但英国一些人认为还没有达到他们的期待,他们还没有从中获得足够的甜头。
再说美国对英国对华政策的影响。
英国这两年的日子不太好过。
先是脱欧过程一波三折,国内政治纷争激烈,好不容易结束三年的“拖欧”连续剧,又遭遇新冠疫情的重创。内焦外困之下,英国朝野再起“挟美自重”之心是可以想见的。
美国呢,它在欧洲要拉拢的首要盟友就是英国。脱欧之后的英国不再受欧盟对华政策的约束,可以自己搞一套,所以现在的伦敦在一些方面成了对华政策的反面样板。比如英国是欧洲大国中第一个明确表态禁用华为的。
华盛顿对伦敦的影响还在于,相对于其他西方大国,美英的利益关联更紧密,尤其是脱欧的大背景下,英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英美特殊关系的支持,以补偿脱欧导致的国内信心流失。由此而来,伦敦在对华政策上的表现就是,跟着美国跑。
有欧洲问题专家做过一个判断有一定道理。他认为,脱欧后,英国外交的投机性和冒险性在增强。投机性反映为伦敦对外政策的摇摆,冒险性就是它为了彰显自己,挽回下滑的国际影响力,会把一些事情做得更极端,更冒头。
而中美关系和对华关系如今成为西方国家需要应对的最主要外交议题之一,英国要抢答,以显示自己的存在感。
3
现状已然如此,未来英国对华政策会进一步铆在美国身上吗?
也不见得。
英国是一个实用主义国家,它会时刻精心计算着风险和收益,并做出内外政策的调整。
随着中国深化改革释放出更多红利,包括英国在内的更多国家将会从中寻得机会。
更何况,完全成为美国的附庸并不符合伦敦想成为“全球英国”的野心,美国也未必需要一个这样的英国。
对中英关系的未来,我们不应急于悲观。
英国依然有对华的理性务实声音。比如《独立报》就曾警告英国政府,对抗中国或许并不明智。
是这个理。
伦敦明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扩大同中国的合作,这样既能赢得直接的好处,也可在其他方面做一些战略牵制。
它想巩固同华盛顿的关系,没问题啊,但琢磨别的法子吧,没必要这样割中国的利益来送投名状。
所以不少专家都认同,英国是一个老道务实的西方大国,有着外交平衡手腕的积淀,相信它在未来处理与中美等大国关系时会有足够的灵活和理智。
图片来自网络